简介:摘要本文采用滤纸片法分别测定了桂花水提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1种指示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桂花水提液对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结芽胞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简介:由于体外胚胎的法律属性定性不明,造成与此相关的权利归属和权利行使纠纷增多。关于体外胚胎的法律属性有主体说、客体说、中介说三种观点。首先,中间体不可能存在,因为人和物是民法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只要整个社会没有发生巨变,这二者作为民法的基本范畴和逻辑体系仍然适用。其次,体外胚胎没有神经和大脑,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满足作为主体的生物属性要求;不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就不能成为义务的承担者,不能满足作为主体的法律属性要求。所以体外胚胎只能作为权利客体,但由于其有发展为人的潜能,是一种特殊的物,在未来民法典的编撰中,应将体外胚胎放于"物"章节,并规定若胚胎在母体中成功着床发育成胎儿,那么对胎儿的保护就应溯及到受精时。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高浓度补钾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在我院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8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手术后进行高浓度补钾,并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血清钾的浓度、发生低钾血症发生的例数。结果通过给患者进行补钾后,其血钾、血气电解质等均能迅速的恢复正常,仅3例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且无1例并发症发生。在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后,患者的不安的情绪都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针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的病人进行高浓度补钾,能够快速提高体内血钾浓度,同时加上综合性的护理,有效的缓解了病人不安的情绪,加快了患者康复的时间。
简介:摘要低钾血症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肌无力、反射迟钝甚至出现反射消失,严重者可引起松弛性瘫痪等严重病情变化。人体中,正常的血钾浓度在3.5~5.5mmol/L,低钾血症的诊断标准为血钾浓度<3.5mmol/L,且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的临床症状。当人体的血钾<3.0mmol/L时,患者的心肌兴奋性出现明显增高,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严重情况下可发展至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的45例体外循环术后出现低钾血症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内容分析总结如下。
简介:目的:考察二至丸水蜜丸和配方颗粒中5种药效活性成分的溶出情况,比较这些成分在2种剂型中的体外溶出特点。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法,采用第二法桨法,转速75r·min-1,测试不同溶出介质(水,30%乙醇,0.1mol·L-1盐酸和pH4.5,6.8的磷酸盐缓冲液)。利用UPLC测定2种剂型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木犀草素和齐墩果酸5种药效成分的体外溶出度,比较2种制剂的溶出行为。结果:在各个溶出介质中,二至丸2种不同制剂中各活性成分的溶出行为差别很大,配方颗粒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在各个介质里都能快速溶出且溶出量高(〉85%);而水蜜丸中木犀草素和齐墩果酸只能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出很少的量(〈30%)。从差异因子和相似因子分析,2种制剂中相同成分的溶出曲线无相似性。结论:和水蜜丸相比,配方颗粒中活性成分的累积溶出量更高,且在同一种溶出介质中,能溶出更多的药效成分。说明在体外溶出方面,配方颗粒这种新型的中药形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建立的溶出度方法可以应用于二至丸制剂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部脓肿的具体CT表现,将脑脓肿影像学诊断水平加以提升。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5年2月浦北县人民医院收住院脑脓肿54例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发生脓肿位置、数目、规格形态等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脑脓肿CT呈大片状低密度区者46例,占总数的85.19%;增强扫描35例出现了强化现象,占总数的64.81%,其中有8例为多发性脓肿。小规格脑脓肿的CT表现有8例病患出现了手指状或者片状阴影。其中5例为颅骨内板紧贴。对其进行CT增强可见,2例出现了团块样强化现象,3例为圆形强化,有着较为明显的占位效应。结论脑脓肿的多分布区域在皮髓交界处,囊壁形状规则。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一起110kVSF6断路器内部故障,分别通过带电测试中的红外测温方法、SF6分解产物组分分析、传统高压试验中的回路电阻测试,结合断路器分合闸操作等检修试验,对断路器内部存在的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以带电测试为指导,采取多种试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断路器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对运行中的断路器故障诊断起到一定的现场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电复律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电复律成功后的心电图表现将所有患者分为AMI组和非AMI组。观察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体外电复律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新造标记物以及肌钙蛋白I的测量结果。结果经过体外电复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I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体外电复律前后的肌钙蛋白I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复律后12h时CK-MB、cTnI阳性率,非AMI组与AMI组之间的差异与电复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电复律能够够使得患者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但是其升高的程度并不影响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