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康巴藏族的头饰何需寻?无论你在甘孜州哪个角落,都是满眼看不尽的头饰.横断山脉,冰山雪岭,千百年来孕育了康巴儿女独特的风情俗韵,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而服饰的重中之重——头饰,更是千姿百态,各显绮丽.或许是天性的使然,康巴女儿一般十五岁左右就开始蓄长发了,少女们用细黑线掺与发中,将头梳成无数小辨,从头沿披于脑后,直垂臀部.已婚妇女则将头发梳成双辨在发辨上衔接氆氇条或布条盘于头上.有了这个基础,妇女们便可在头上大作文章了.在五花八门的康巴头饰中,要数石渠牧女的传统头饰最典型.每每在节日庆典上她们喜欢让小碗口径大小的黄色琥珀骄傲地占据头顶的显赫位置,少至几颗,多至十几颗,其上不可或缺地点缀一粒蓝孔雀石;黑色毛线与乌亮的头发编成长辨披
简介:1939年秋天,抗日军政大学到各根据地办校。当时洪学智任抗大四大队副大队长,爱人张文在抗大卫生处工作。洪学智、张文和抗大的部分同志要通过敌占区到晋察冀边区去,任务十分艰巨。这时他们的女儿醒华刚出生两个月。夜幕中,张文抱着孩子紧跟着队伍快速前进。队伍一过黄河,一路小跑,气氛十分紧张。敌人弄不清这是一支什么队伍,就前堵后截,缠着不放。队伍过了汾河,穿过同蒲铁路线,气氛就更加紧张了。突然,憨睡中的小醒华哇哇地哭了起来,由于一直在跑动中,孩子裹不住奶,哭个不停,这会影响到整个队伍的安全。下了一个山坡,只见前面一间草房里露出微微的灯光。洪学智夫妇急促敲门后,见房里夫妇是淳朴憨厚的庄稼人,就把孩子委托给了他们。情况紧急,这里是什么地方?农家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他们都来不及打听。时光荏苒,日月如梭,12年过去了。1951年洪学智随志愿军入朝,张文留在志愿军留守处工作,这时她才抽出时间寻找牵挂多年的女儿。热情的山西省委同志打开地图,查找当年抗大干部教员过汾河、过同蒲路时的位置。把她介绍到阳曲县。阳曲县委派一位年轻的侦察员带领她寻找爱女。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孩子仍杳无音信。焦急中,年轻的侦察员建议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