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后现代视域中的"自我"(self)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构成。在解构现代自我,罢黜现在自我的中心地位和实体地位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发挥了摧枯拉朽的作用。然而在现代自我退场后,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观来代替现代自我观?时代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观?这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鲜有建树,留下的仅仅是个"破碎的自我"。时代呼唤一种新的建设性的自我观。建设性后现代的"有机自我"或曰"过程自我"就是对这样一种新自我观的探索,所反映的是后现代主义在自我研究问题上的最新进展。与现代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实体自我不同,"有机自我"是一种开放的生成中的过程自我、一种关系自我和创造性的自我。这是一种有根的自我、一种为了共同福祉的自我。它与中国人对"自我"的理解存在着深度契合,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简介:"大数据时代"被命名、追逐和普及的关键点,就在于它催生出一种与传统社会迥异的新型存在关系。正是在这一语境、元素、关系及结构的塑造下,传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判断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数据个体、数据社会、数据关系的综合"伦理反应"。所有这些伦理关系的变革无不最终落实到作为现代文明逻辑支点的"自我"身上,并通过"自我伦理"的方式展现开来。问题的最终反思路向在于,"自我伦理"的彻底迸发和积累,究竟具有一种怎样的现代属性,以及这种属性是否具备超越"大我"的伦理可能?我们认为:"自我伦理"更新的实践诉求和根本出路就在于,大数据开启了全球共建个体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贯通、彼此呼应的现实可能性,由此决定了相关伦理实践的个体化和共同体化的双重逻辑诉求。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自我革命观,科学阐发了党的历史进程中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科学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价值,科学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科学阐扬了践行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历史、现实、未来的三重维度,深入探讨习近平新时代自我革命观形成的历史背景,洞察其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不仅有助于以全新的视野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而且有助于以坚定的意志,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维度看,自我革命观的形成是基于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抉择;从现实维度看,自我革命观的形成是基于党内突出问题作出的内在抉择;从未来维度看,自我革命观的形成是基于党的长期执政作出的必然抉择.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两组中国青少年中检验赫胥(Hirsehi)重构的自我控制理论的效力。该研究还结合了格拉斯米克(Grasmick)等人完善的态度量表,来检验在比较组中两种自我控制量表之间的解释能力是否存在差异(N=2048)。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自我控制构成的基本理论结构以及不同样本间量表的稳健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格拉斯米克的态度量表比赫胥修正后的量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可以预测中国青少年犯罪。与学生样本相比,这两种量表在罪犯样本中具有很好的模型拟舍度。与赫胥的修正量表相比,我们的实证检验为格拉斯米克的态度量表作为一个中国青少年犯罪的预测指标提供了比较确凿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