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劳动力商品”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商品,否则,就会动摇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甚至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笔者认为,这种观念不克服,就会成为培育劳动力市场乃至建立和发展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思想障碍。
简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商品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劳动力商品化带来的劳动就业问题,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八亿劳动力,正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国来说,劳动就业问题比其他国家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利润最大化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厂商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重要微观因素,本文对这一因素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作一些分析。
简介:
简介:至去年底,中国有劳动力逾8.4亿。这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日前在1997年劳动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发布的。据统计,1997年底,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为8.457亿人,全国从业人员为6.96亿人,比上年增
简介:为推动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三化建设试点工作,劳动保障部先后于5月22~26日、7月3~7日,在江苏省、上海市,以及湖北省组织了两次观摩交流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沿海及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省(自治区)和试点城市共200多人分别参加了观摩交流活动。活动期间交流了江苏及有关城市,湖北及有关城市,上海、广州、温州、大连、鞍山在劳动力市场建设、就业管理和服务以及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方面的经验,并就做好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讨论。
简介:劳动力的整体情况东盟各国的劳动力人口等情况如表1所示。失业是新加坡除外的其他四个东盟国家的重大问题。比如印度尼西亚,表面上似乎失业率很低,但在就业人数当中包括了许多不充分就业者。在东盟五国当中,已步入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新加坡正苦于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该国正通过迅速的经济复苏来扩大就业机会,但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却趋于下降,又逢工资上涨,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优势便减弱了。新加坡政府也在向国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向马来亚西亚转移。据预测,其他东盟四国暂时还不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但
简介:<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简介:招工、求职找市场渐成时尚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级劳动部门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主体双向选择,市场调节供给,社会提供服务"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省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调节功能不断增强。
简介:<正>一、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区域差异是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中国地域辽阔,市场化程度迥异,发展起点也各不相同,区域差异更是明显。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分为较发达、次发达和欠发达三个层次,也就是通常所称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从统计指标看,九十年代以来,东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中西部高3—5个百分点,有时会更大,东部的二三产业比例比中西部高,农业比例则比中西部低。尽管东部人口密度大,中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东部的一半,西部约为中部的2/3。
简介: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张宗斌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中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把建立和开放劳动力市场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用"劳务市场"、"劳动市场"这些含糊不清的名称来避讳劳动力...
简介:试论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形成许经勇在社会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不外有两种方式,即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计划方式是按照行政指令、指标的分解,统一调拨,由政府来配置。而市场方式则是按照市场供求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变动来实现的。价格涨了,有利可图,资源就往那里流;这时生...
简介:外来劳动力灯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当它的数量与质量同城市的建设发展相适应时,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它的数量超过了城市的合理容量,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则给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生活供应造成压力,从而给城市建设与生活;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简介: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多元分割状态,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主次分割、区域分割和产业分割。这种分割使劳动力市场信号失灵,对中国就业影响颇大。因此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简介: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理想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数景增长,还表现为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取决于知识优势,还取决于人才优势;人力资源优化不仅有待高级人才数量的增加,还有待一般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升。
简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理由是:1、马克思所分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成立。①我们的劳动者是自由的,而且这是一种崭新的自由;②马克思所讲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二个条件实际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与分离关系,这在我国的实际生活中也是存在的。2、社会主义条件
简介: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需要从解决阻碍非农化的观念入手,着眼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入手,加速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简介:两德统一之后,德国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失业成为德国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德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在对造成失业的多种原因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阐述之后,指出,失业主要是劳动力日益增长与市场竞争全球化的结果,劳动法领域的立法措施对减少失业作用甚微,只有劳资协定双方当事人从现实角度出发确定其各自的劳资政策,才能有助于失生问题的解决。
简介:<正>一、各省、自治区劳动力市场建设情况省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监测中心。全国已建立13个省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监测中心,吉林、江苏、湖北、广西4省区预计在2000年6月建咸,贵州、青海等省预计在2000年底建成。省级试点。在劳动保障部确定的百家试点城市外,江苏、湖北等14个省区又确定了58个省级试点城市。预计到2000年底,百家试点城市中有31家达标困难较大,需重点指导和帮助。
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才能培育劳动力市场
利润最大化对当前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试论发展劳动力市场
中国劳动力知多少
湖北工业劳动力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记劳动力市场观摩交流活动
东盟各国的劳动力问题
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
劳动力市场:明日竞风流——对发展我省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和思考
区域经济与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租赁"产生的问题不少
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
试论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形成
城市要合理利用外来劳动力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就业
从我国产业结构转换看劳动力素质与结构的提升
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几个问题
推进农业劳动力非农化探析
论德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