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以海参斑软骨为原料,经过粉碎、干燥、脱脂、脱色处理。分别用水提法、碱提法、酶法辅助提取以及超声辅助提取四种方式提取多糖,再用乙醇沉淀冻干得到四种多糖(EAP-W、EAP-D、EAP-U、EAP-E)。将四种多糖进行成分分析,用Sevage法,盐酸调等电点法和三氯乙酸法进行除蛋白工艺优化,最后将除蛋白的四种多糖进行体外氧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方式提取多糖提取率分别为3.52%、4.16%、6.84%、4.85%。四种多糖总糖含量分别为52.60%、53.19%、54.81%、54.90%。Sevage法对四种多糖蛋白的去除率分别为61.40%、62.78%、65.26%、60.26%,多糖损失率为21.23%、20.18%、19.15%、26.14%。四种多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EAP-W抗氧化活性最好,当浓度为5mg/mL时,EAP-W的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0.212、83.86%、96.26%、99.01%。

  • 标签: 海参斑软骨 提取方法 脱蛋白 抗氧化
  • 简介:目的:研究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香椿叶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5个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总抗氧化力(TAC)及对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DPPH自由基(DPP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清除效果,比较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TAC较氯仿相强,石油醚相和水相的TAC较小,乙酸乙酯相对·OH、O2·-及DPPH·的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效果均好于L-抗坏血酸.结论:香椿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

  • 标签: 香椿叶 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剂
  • 简介:目的:研究东北黑蜂胶不同极性提取物的体外氧化活性,确定其活性成分所在极性范围。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黑蜂蜂胶,分别得到甲醇提取物(ME)、乙醇提取物(EE)、水提物(WE)、乙酸乙酯提取物(EA)、三氯甲烷提取物(CF)、苯提物(BE),考察其还原力、等价抗氧化能力(TEAC)、Fe^3+还原能力(FRAP)及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上述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呈显著量效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结论:东北黑蜂胶的甲醇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 标签: 东北黑蜂胶 化学组成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 简介:为了在提高大枣粗多糖得率的同时保持其抗凝血活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大枣粗多糖;设计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探讨温度、pH值、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以及料液比对大枣粗多糖体外凝血活性和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是:超声温度69℃,pH7.15,超声功率80W,料液比为1:10(g/mL),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大枣多糖既能保持良好的体外凝血活性,又具有较高的得率。

  • 标签: 大枣粗多糖 抗凝血活性 超声辅助提取 提取工艺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测定黑豆、黄豆、绿豆豆芽中异黄酮、多酚的水平,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方法分析3种豆芽异黄酮和多酚的体外氧化活性,研究异黄酮对黑腹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豆芽的异黄酮、多酚含量最高,黄豆芽次之,绿豆芽最低。4种异黄酮单体中,从黑豆芽中检出染料木苷、大豆苷和黄豆黄苷,从黄豆芽中检出染料木苷和大豆苷,从绿豆芽中只检出大豆苷。3种豆芽异黄酮、多酚提取物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在0.8957~0.9997区间,提示异黄酮、多酚质量浓度与自由基清除率之间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黑豆芽异黄酮、多酚的IC50值最低,黄豆芽次之,绿豆芽最高,表明黑豆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黄豆芽和绿豆芽。3种豆芽异黄酮的IC50值均低于多酚,说明异黄酮的体外氧化活性高于多酚。用含有0.5mg/g豆芽异黄酮的培养基饲喂果蝇,可使其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黑豆芽异黄酮提升果蝇抗氧化酶活力的效果最佳,优于黄豆芽和绿豆芽。本研究为豆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豆芽 多酚 异黄酮 抗氧化活性 黑腹果蝇 抗氧化酶
  • 简介:以生姜为主要原料,以姜辣素含量、多糖得率和水分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生姜干燥工艺。将生姜粉与山药粉复配研制生姜山药复合粉,对该粉的体外消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最优干燥条件为姜片厚度2.0mm,干燥温度67℃,干燥时间6.8h,在此条件下姜粉中姜辣素含量达12.94mg/g;60℃干燥4h所得山药粉与生姜粉的最佳混合比例m生姜粉:m山药粉=1:1.5,此时复合粉口感最佳;复合粉在模拟胃消化2.0h后,姜辣素释放量是空白对照组的1.35倍,多糖含量基本不变;模拟肠消化1.0h后。姜辣素、多糖含量开始下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省时、高效的生姜干燥工艺模型,所得产品营养成分保留较高,口感优。模拟胃消化可提高复合粉中姜辣素释放,多糖含量无显著变化。模拟肠消化可促进姜辣素及多糖等物质的消化分解。

  • 标签: 生姜 山药 复合粉 响应面 体外消化
  • 简介:以酿酒酵母为原料,采用酶解和超声辅助碱法提取,再经过浓缩除盐和喷雾干燥制得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运用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刚果红试验、分子排阻凝胶色谱及体外实验对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的理化性质和益生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是由单一的葡萄糖结构单元组成,以β-1,3糖苷键连接,具有3股螺旋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其重均分子质量为40.8ku。体外益生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胃酸和人体消化酶的水解,利于有益菌群提前进入对数生长期,且能够促进益生菌增殖,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益生元。

  • 标签: 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 三股螺旋结构 抗氧化 益生元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谱系选择法诱导胚胎干细胞(ES)神经分化的特点,建立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的模型。方法通过悬滴和悬浮培养、Nestin阳性筛选培养、神经样细胞增殖培养以及神经细胞分化培养的方法,建立体外诱导未分化的ES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观察各神经分化及各阶段的ES细胞形态,并通过RT-PCR以及荧光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ES细胞神经特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特点;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各阶段分化细胞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能力。结果随着分化培养阶段的延长,分化的ES细胞中可见大量神经样细胞出现,分化末期可见清晰的神经元结构(包括突触);分化早期,仅有部分神经细胞特异基因和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低,随着培养阶段延长,特异基因和蛋白均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在未分化和分化早期细胞中未检出,分化的中后期可检测出并呈现随分化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建立的体外谱系选择培养方法可诱导ES细胞分化获得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细胞,可为神经发育毒性研究提供模型。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谱系选择法 神经分化 体外试验 毒理
  • 简介:采用胃蛋白酶在37℃和pH1.2条件下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探究体外模拟消化对SPI组成及二级结构的影响。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消化程度逐渐增大,当消化反应超过2h后,蛋白质的消化速率减慢。在整个消化过程中,SPI的不同亚基受胃蛋白酶的消化或降解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7S比11S更难被胃蛋白酶消化降解,11S蛋白中B亚基较A亚基更难且更慢被消化,这与亚基的空间结构紧密度及疏水基团的暴露有关。红外光谱中酰胺Ⅰ带处具有强吸收峰,对酰胺Ⅰ带的拟合分析表明,经胃蛋白酶的消化后,SPI的二级结构发生显著改变。总体上看,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下降,而无规卷曲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且有部分平行式β-折叠结构向反平行式β-折叠结构转变。

  • 标签: 体外模拟消化 大豆蛋白 蛋白组成 二级结构
  • 简介:紫苏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中药之一,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的迷迭香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本文研究了紫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及该提取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含量为37.49±0.24%(质量比),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较抗坏血酸强,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不如抗坏血酸。

  • 标签: 活性氧自由基 紫苏提取物 能力 清除 实验研究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来源的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的体外增殖效果。方法:配制以两种低聚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对两种双歧杆菌进行体外培养,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OD值)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通过对比吸光度(OD值)反馈双歧杆菌的增殖情况,进而评价两种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结果:从双歧杆菌Ⅰ(BI-07)的生长曲线看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双歧杆菌Ⅰ(BI-07)的生长,从对数期到稳定期,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值始终高于蔗糖低聚果糖;从双歧杆菌Ⅱ(BB-12)的生长曲线看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双歧杆菌Ⅱ(BB-12)的生长,当双歧杆菌处于对数期时,初期蔗糖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高于菊粉低聚果糖,但在24h后,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逐渐高于蔗糖低聚果糖,最终是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高于蔗糖低聚果糖。结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双歧杆菌的体外增殖,但菊粉来源的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的体外促生长作用优于蔗糖来源的低聚果糖。

  • 标签: 低聚果糖 菊粉 蔗糖 双歧杆菌 增殖
  • 简介:丙烯酰胺是食品热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源性化学污染物,能引起细胞毒性。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作为一种果蔬中广泛存在的花色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目前应用花色苷进行AA细胞毒性的干预尚无系统性研究。为了筛选适用于AA细胞毒性干预的细胞模型,对体外培养的HepG2、L02、Caco-2、BHK-21及MDA-MB-231等细胞,通过不同浓度AA和Cy-3-glu培养,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的细胞存活率,最终确定AA最适的作用时间为24h,适宜作用浓度分别为2.5mmol/L和5.0mmol/L;Cy-3-glu的最适预处理时间为4h。筛选出适合Cy-3-glu干预的AA诱导的细胞模型为MDA-MB-231细胞。通过Cy-3-glu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和谷胱甘肽的降低并验证,10~100μmol/LCy-3-glu预处理表现出显著的AA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毒性干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 标签: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丙烯酰胺 细胞存活率 体外模型 筛选
  • 简介:目的研究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4种交链孢毒素对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的体外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Het-1A用不同浓度的4种交链孢毒素处理,分别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双染法、PI单染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Het-1A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4种交链孢毒素对Het-1A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54.31、43.38、121.91和141.96μmol/L,均可引起细胞凋亡,并可通过引起G_2-M期比例上升而影响细胞的周期分布。AOH和AME可通过剂量依赖增强caspase-3活性引发细胞凋亡。结论AOH、AME、TeA和TEN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诱导G_2-M周期阻滞等对Het-1A产生急性毒性。

  • 标签: 交链孢毒素 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 A 急性毒性 体外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金线莲多糖(AR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及分泌IL-2、IFN-γ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ARP单独及协同ConA、LP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含量。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AR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没有毒性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D值明显升高(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关系;ARP与ConA或LPS共同作用小鼠脾淋巴细胞时,其OD值明显高于ConA、LPS单独刺激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RP组G0/G1期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S期、G2/M期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ARP组IL-2、IFN-γ分泌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ARP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并与ConA、LPS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使小鼠脾淋巴细胞通过G1期限制点,加速G0/G1期向S期,S期向G2/M期转化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并且可能与其促进IL-2、IFN-γ的分泌有关。

  • 标签: 金线莲多糖 脾淋巴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IL-2 IFN-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