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65例)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期间患者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发生组(32例)、未发生组(133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65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19.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置管天数≥30d、透析时间≥1年、置管部位为股静脉、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贫血、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占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Hb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组(均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置换液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按照单双透析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受试者在接受透析滤过时,为其开展常规化干预。观察组受试者针对于不同置换液血液透析滤过护理要点,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自护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F-36、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在开展不同置换液量透析滤过治疗过程中,为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其整体疗效,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药物降压、饮食控制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HAMD、PQSI评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SA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患者残余肾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86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接受常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残余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指标值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更明显,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磷变异程度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为临床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血液透析患者中预后不良的发生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磷浓度、血磷变异程度,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预后不良19例(23.75%),预后良好61例(76.25%);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磷浓度增加、血磷变异程度高为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其中血磷变异程度高是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血磷的变化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提出加强血液磷稳定性的管理对提高透析充分性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预后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患者资料,并纳入发生组,将同期60例甲状旁腺切除术后未发生低钙血症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查阅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并填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甲状旁腺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甲状旁腺损伤、双侧气管食管沟清扫、精细被膜解剖技术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旁腺损伤、双侧气管食管沟清扫、未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技术可能是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受多种因素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后存在低钙血症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低钙血症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慢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应用相关护理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方法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70例在我院行慢性血液透析于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对所有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干预,组别以B组和A组区分,干预方法以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区分。并在研究期间重点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概率、生活质量改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对比结果显示无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后焦虑(28.41±4.42)分、抑郁情绪(21.38±4.19)分、生理功能(75.43±6.14)分、躯体功能(59.38±18.42)分、社会功能(55.43±16.67)分、物质生活状态(44.45±10.23)分、血管栓塞4例占比8%、内瘘狭窄5例占比10%与B组护理后焦虑(25.56±2.57)分、抑郁情绪(20.04±2.45)分、生理功能(80.38±6.59)分、躯体功能(75.43±18.70)分、社会功能(70.18±18.29)分、物质生活状态(58.85±11.48)分、血管栓塞1例占比2%、内瘘狭窄2例占比4%对比结果显示P<0.05,有可比性。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管条件差、穿刺不当或反复穿刺等,临床需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能保证血液透析内瘘的通畅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运用于重症急性肾衰竭中的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方案,给予观察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方式的血液透析方案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观察组中,SCr以及BUN值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心率水平,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对导管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91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留置深静脉导管,规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46例,予以综合护理。观察2组深静脉置管期间导管内感染与置管口感染发生情况,评价2组感染控制效果。结果随访期间,试验组导管内感染0例(0%),置管口感染2例(4.35%),总感染发生率4.35%(2/46);对照组导管内感染2例(2.67%),置管口感染7例(13.33%),总感染发生率20.0%(9/45),组间总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液透析中,由于大量的药物会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须采用特殊的纯净水,以降低其副作用。方法:对国内常用的净水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对比,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日常监控与保养。方法:在日常的血液透析中,由于大量的药物会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纯净水来降低其副作用。对国内常用的净水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对比,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日常监控与保养。结果:在原水再次停水或水箱满水时,该装置能自动发出警报,不会对患者的实际应用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实现了改进。结论:采用预警技术改善了目前我国血液透析用水管理体系中的缺陷,确保了其正常、平稳的供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锐针绳梯穿刺法和钝针扣眼穿刺法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保障,选择出合理的内痿穿刺法。方法:随机选取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动静脉内痿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钝针扣眼组和锐针绳梯组各60例,钝针扣眼组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锐针绳梯组选择锐针绳梯穿刺法。钝针扣眼组选用钝针扣眼穿刺并组建隧道,锐针绳梯组是锐针对其实施绳梯穿刺,试验90d后对比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渗血率以及疼痛评级和感染率。结果:锐针绳梯穿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钝针扣眼组的应用效果,其渗血率和疼痛评级表现为锐针绳梯穿组明显高于钝针扣眼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内痿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机体炎性状况,同时提升动静脉内瘘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患有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使用延续性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护理,进而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2例,为了更好的对观察研究结果,将采用对比的方式对其展开研究。先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其中的3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X组,使用常规的方式对该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剩余的3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Y组,病人的治疗主要采用延续性的治疗方法。在两组病人的护理中,需要对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并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程度。结果:通过使用不同的方式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现,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虽然有一定的提升,但在患者出院后,该护理内容得不到相应的延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就会出现下降的现象。而使用延续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从最终的评分结果上来看,该种护理方式也更适合该类患者。且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采用持续护理方法,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液透析患者不同回血方法的临床效果。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我院7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为目标。对照组注射500毫升生理盐水作为肺血复苏方法,观察组注射封闭双向血复苏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下船后血压和心率的波动范围、输血期间患者的焦虑指标、持续输血的次数、输血后透析线剩余体积血容量中的红细胞数和血管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从平面登陆后立即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范围小于对照组,患者回血焦虑指标低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连续输血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在透析管路残余液量(p > 0.05)中红细胞数和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结论正常生理盐水一次输血的临床效果比正常生理盐水患者用正常生理盐水封闭输血的临床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