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结合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揭示了发表在高质量英文期刊上的有关跨国并购研究的知识基础,同时反映了跨国并购研究前沿的演变历程。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跨国并购研究知识基础主要包括并购的价值创造、决定因素以及文化对并购的影响,其中文化差异则经历了"被重视一被忽略一重新被重视"的演变过程。而从研究前沿看,价值创造一直以来都是跨国并购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进一步,本文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业实施的跨国并购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是近些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实施的跨国并购也逐步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一些重要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揭示了以往相关研究主题的重要结论、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对学者了解过去有关跨国并购的研究和把握未来跨国并购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贡献。
简介:吸收损失法是2008年欧盟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提出的一种区分权益工具与债务工具的方法。通过规范研究方法,论述了吸收损失法的由来、损失的定义与分类、吸收损失法的应用以及吸收损失法与义务法的区别。研究发现,该方法以金融工具是否吸收损失作为区分标准,将主体发生损失时就要分担损失的工具划分为权益工具,不分担损失的工具划分为债务工具。权益工具是剩余权益的工具,被看作是有条件的,而债务工具是法律所有权的工具,被看作是无条件的;主体发生损失时会影响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但不会降低其持续经营主体的要求权。这种区分法虽然能解决简单金融工具的划分问题,具有易于理解与容易操作的特征,但在一些复杂工具如存在或有结算条款的工具中会出现分类上的障碍,且不能合理解释发行自身权益工具的义务为什么要确认为负债。并且,吸收损失法模糊了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其他会计准则之间不具有一致性。
简介: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一个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巴林银行事件、环球电讯事件、中航油事件、长虹事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公司对市场预期差距大、企业高层不重视财务报告;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重大经营风险事项的内部控制。此后风险管理登上了电网公司治理的舞台,不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中新的核心。2008年、2010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的标志。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响应国资委对国家重要基础工业的相关要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公司对风险的量化评估和预警体系将具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