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如何扩大规模,提升国际化水平已经成为我国不同类型展览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欧洲不同类型样本展览会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发现:(1)专业展和综合展的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差异不显著;(2)除了观众数较大外,社会观众型展览会的其他规模指标和国际化水平偏低;(3)间隔期为1年的展览会观众数较多,国际化水平偏低;(4)展期主要影响展览会的规模,对国际化水平影响不明显;(5)展览会的举办季节对国外观众比和国外展商租用面积比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管理建议:(1)不宜通过举办综合展来扩大展览会的规模和提高国际化水平;(2)延长展期可以扩大展览会规模;(3)延长间隔期,提高专业观众的比例,选择适当的举办时间提高展览会的国际化水平。
简介:现有文献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却忽视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效应。利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测算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并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性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的资本与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均小于1,技术进步大体上表现为相对劳动增进形态。中性技术进步通过直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影响产业增加值,进而改变产业结构;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则通过影响要素报酬,诱使要素重新流动的方式改变产业结构。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更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对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作用更加显著;非农业部门呈现相对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更加有利于推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和服务化。
简介: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中国企业贸易行为的前沿问题,且所得结论不完全一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试图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从对比不同贸易状态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累积分布曲线和线性实证模型两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线性模型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不存在“生产率悖论”;从累积分布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生产率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且受企业规模、外部融资约束度、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从实证中发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问题,不应一概而论。
简介:抵押约束机制对于房地产乃至宏观经济均具有显著影响。构建包含房地产与商业银行的NK-DSGE模型,考察一期抵押约束(IAC)机制与多期抵押约束(GKS)机制下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出于稳定实际房价还是出于经济增长的考虑,限购等引起负向房地产偏好冲击的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增加公积金贷款数量的短期LTV政策,在GKS机制下均具有比IAC机制下更好的效果;基于脉冲响应比较研究发现,在IAC机制下调整首付比例具有更明显的政策效果;无论在IAC机制下还是在GKS机制下,房地产市场均是货币政策应当盯住的目标,监管当局应推行具有反周期性特征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实现房地产市场和物价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