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着重介绍了锌氧压浸出和焙烧浸出工艺原理、工艺方法及工艺流程,对锌氧压浸出中应用较多的一段锌氧压浸出工艺和二段逆流锌氧压浸出工艺作了详细分析,说明了一段锌氧压浸出除了对富含镓锗稀贵金属特殊矿的处理不具优势外,其他均优于二段锌氧压浸出;通过对一段锌氧压浸出和焙烧浸出工艺流程及技术指标的详细比较和分析,得出一段锌氧压浸出流程短捷,工序少;锌浸出率明显高于焙烧浸出工艺;总体投资比焙烧浸出工艺要减少6%以上,设备装机容量比焙烧浸出工艺要低20%~25%,总体耗电量低。阐明了锌氧压浸出工艺具有综合回收好,生产成本低,环境保护好,渣处理简便的优势,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清洁生产工艺,可以解决国内企业面临的环保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简介:以Cu为基体,加入Co,Fe,Cr,Sn粉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混合,经模压成形与热压,制备S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6%的2种超薄cu基金刚石切锯片胎体材料,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0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该胎体材料的显微硬度、组织和成分,研究混粉工艺对胎体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采用所有原料粉末进行混合球磨的混粉工艺时,所得胎体材料含有更多的铜锡固溶体,胎体平均硬度(HV0.1)比未经球磨混粉的分别提高186.20MPa(含4%Sn)和215.30MPa(含6%Sn);与之相比,采用将Cu粉和sn粉混合球磨后再加入其他粉末的混粉工艺制备的胎体,平均硬度略有提高;球磨后sn粉附着在Cu粉上,更易形成铜锡固溶体,并且金属粉末大量变形,发生严重的加工硬化,从而影响冷压成形率;随胎体中sn含量从4%增加到6%,铜锡固溶体增加,胎体的平均硬度(HV0.1)分别从709.91、884.25和896.1lMPa提高到883.18、986.22和1098.48MPa。
简介:用搅拌铸造法制备原位合成硼化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针对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制备过程中综合采用B4C粉末沉降分级和B4C/Li-Mg预合金挤压-重熔的工艺,研究该工艺对预合金和硼化物/Mg-Li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B4C粉末进行沉降分级能明显除去粉末中的微细颗粒,减少粉末间的团聚,并降低粉末氧含量。组合使用粉末沉降分级和预合金挤压-重熔工艺能显著提高预合金的密度和伸长率,改善B4C粉末在预合金中的分散性;用该预合金制备的硼化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性能最佳,与未采用上述分散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增强相分布的均匀性明显改善,在保持良好抗拉强度的情况下伸长率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124.47%和7.51%。
简介:对南钢生产的40mm厚800MPa级N800CF高强度水电钢进行了冷裂纹敏感性测试,并采用SMAW、GMAW和SAW三种方法对N800CF钢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结果表明。南钢生产的N800CF水电钢预热80℃时可避免冷裂纹的产生,焊接接头综合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