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冀东新发现一处冲积地层,岩性为砂砾石层,未固结成岩或半成岩,其后期风化强烈,片麻岩、混合岩、花岗岩及闪长岩等形成的砾石均风化成砂土状、土状,仅保存了其砾石形态。其形成后经历了中更新世比较温暖阶段,上部形成相应的红土状堆积物。该地层形成明显新于新近纪而早于中更新世,时代应为更新世。

  • 标签: 地层 早更新世 冀东
  • 简介:分析了河西走廊1980~2010年一日大风持续时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一日大风平均和最长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大风日数基本一致,总体上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增多,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多。全区年大风平均持续时间在7~207min之间,平均为65min。大风一日最长持续时间是1390min。酒泉市大部、永昌、民勤和乌鞘岭年大风平均和最长持续时间偏长,其余地方偏短。各季大风平均和最长持续时间,春季最长、冬季次长、夏季最短、秋季次短。年一日大风持续时间的频率为偏态分布,在0~2h的累积频率为0.67。风速偏小站大风的持续时间基本为0~12h,风速偏大站大风的持续时间在12~24h,这说明风速越大,大风的持续时间越长。

  • 标签: 河西走廊 大风日 持续时间 气候特征
  • 简介:常规的应力敏感测试方法采用常温、低内压,通过增加上覆岩层压力来改变有效应力,不能很好地模拟地层应力的变化情况。保持岩心围压不变,改变岩心内流体压力,与气藏实际生产过程地层应力变化规律一致,测试结果更具有代表性。结合数值模拟与节点分析方法,得到考虑应力敏感的气藏合理配。研究表明:岩心渗透率及孔隙度伤害程度均不可逆;渗透率、孔隙度及岩心压缩系数与岩心所承受的应力均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同一块岩心,压缩系数受应力伤害程度最大,其次为渗透率,孔隙度受伤害程度最小。矿物成分含量是影响应力敏感的内因。图8表4参20

  • 标签: 异常高压 应力敏感 实验测试 矿物成分 合理配产
  • 简介:对于低渗透油藏非自喷井,抽汲求是主要的常规试油求方式。但抽汲求得到的试油资料有其独特之处,即由于是周期抽汲求,其井底压力变化不是连续下降,而是随着抽汲和恢复的更迭,流压呈锯齿状变化。应用连续求为条件的现代试井理论,无法对这种资料进行产能分析,造成了对抽汲井产能认识的含糊甚至不合理。应用试油抽汲求的产能资料进行开发预测,往往会造成盲目乐观的预测结果。依据不稳定产能评价理论,结合抽汲求特点,对低渗透储层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储层非自喷井,早期产能高并且下降迅速。渗透率越低,早期产能下降速度越快、幅度越大,对回收总量贡献越大,产能偏高的误差越大。抽汲周期时间越短,早期产能偏高的误差越大。

  • 标签: 低渗透试油 求产 抽汲 不稳定 IPR 产能评价
  • 简介:Gabor变换和S变换是常用的频分析工具。根据测不准原理,它们的频分解结果无法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同时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为了提高非平稳信号频分解结果的分辨率,本文提出瞬时频率分布函数(IFDF)并利用它表达非平稳信号。当非平稳信号频成分的分布满足测不准原理对信号可分辨的要求,瞬时频率分布函数的支集和短时Fourier变换的小波脊支集是同一个集合。利用IFDF的该特征,本文提出一种迭代算法(Sparse-STFT)实现了信号的稀疏频分解。该算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利用残留信号的短时Fourier变换结果的脊支集更新信号的频成分,每次迭代得到的频成分的叠加结果即为最终的稀疏频分解结果。文中的数值实验证明了Sparse-STFT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平稳信号频分解结果的分辨率。最后,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地震数据面波的压制中,取得了理想的处理结果。

  • 标签: 时频分析 稀疏时频分解 非平稳信号建模 分辨率
  • 简介:黔北务正道(务川-正安-道真)地区,二叠世沉积型铝土矿形成于黔北平原近海的一个半封闭海湾环境,冰期低海平面时期与中扬子海湾分离成为滨岸湖泊,问冰期高海平面时期与中扬子海湾连通。古地理单元可分为黔北平原、滨岸平原、滨岸湿地和半封闭海湾等单元。准同生和后期含矿岩系的暴露、淋滤是铝土矿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土状及半土状铝土矿(包括土状及半土状的碎屑和豆鲕矿石)是含矿岩系准同生和后期暴露期间淋滤而成的,而致密状矿石是没有经过淋滤或弱淋滤形成的。碎屑状铝土矿是盆地内部泥裂破碎再沉积形成的;豆鲕状矿石是盆地内部胶体凝聚而成的。务正道铝土矿的动态成矿模式表明铝土矿主要形成于两次准同生淋滤期,因此铝土矿找矿应重点选择滨岸湿地、具有明显淋滤作用发育的地区。

  • 标签: 贵州省 二叠系 铝土矿 成矿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大桥连续梁施工为例,针对连续梁施工时因钢筋布置、预应力定位不到位,造成纵向预应力张拉底板混凝土崩裂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予以解决。

  • 标签: 连续梁 底板崩裂 处理措施
  • 简介:传统的傅里叶变换因缺乏信号局域性的信息,无法对地震波等非平稳信号进行全面描述,频分析通常是分析非平稳信号较好的工具.本文利用大柴旦地震台记录到的2013年6月5日青海海西5.0级地震波形,采用赵-阿特拉斯-马克频分布(ZAM)分别研究了该地震P波、S波段的时间-频率特征.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地震波的非平稳性,较全面地展示了地震波的衰减特征.

  • 标签: 海西地震 时频分析 ZAM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