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仿瓷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迁移情况以及两者迁移是否存在关联,为以后进行危险性评估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模拟物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迁移实验条件为90℃,30min,模拟溶剂为3%乙酸。结果41个样品中,有28个样品检出三聚氰胺,其中最大值为0.85mg/dm2,最大迁移量约为欧盟限量标准的17.0%,所有样品的三聚氰胺迁移量均未超过欧盟的限量值;41个样品中,全部检出甲醛,其中最大迁移量为270.56mg/dm2,约为欧盟限量标准的108.2倍,有22个样品超过欧盟的特定迁移量规定,超标率达53.66%;41个样品中有27个样品甲醛与三聚氰胺的迁移量的比值大于6,最大比值为10033.0,是文献中所提供最大比值6的2090.2倍。结论仿瓷餐具中甲醛的迁移值异常高而三聚氰胺的迁移量为未检出时,其不为三聚氰胺-甲醛(密胺)餐具的可能性极大。目前市售的仿瓷餐具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的关注。
简介: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糖苷水解酶,作为天然生物防腐剂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日化用品等领域。但是,天然溶菌酶为非广谱抗菌剂,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在于能够水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很少,且被一层较厚的脂多糖类物质所覆盖,所以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几乎没有作用。一些学者通过改性研究以实现天然溶菌酶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杀灭或抑制作用。文中概述了国内外对溶菌酶的化学改性、生物改性以及物理法超高压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的效果、优点与不足,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拓宽天然溶菌酶的抗菌谱和使用范围,对天然溶菌酶改性研究和作为广谱抗菌剂的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简介:为改善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性能,拓宽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本研究以乙酸酐为乙酰化试剂,采用无溶剂介质的方法,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乙酰化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乙酸酐加入量对乙酰化改性大豆磷脂酰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反应条件,最终确定了大豆浓缩磷脂乙酰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0min,乙酸酐加入髓为3%时,改性后的大豆磷脂的酰化率为68.92%。同时,对改性前后大豆磷脂的乳化性能和钙皂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经乙酰化改性后的磷脂,其乳化性能和钙皂分散性能较原料大豆浓缩磷脂而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酰化率越高的乙酰化改性磷脂,其钙皂分散性能越强。
简介: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生物活性,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溶解性和稳定性差以及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姜黄素的应用。新剂型和新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为姜黄素的改性奠定了基础,高分子材料在改善姜黄素水溶性和稳定性,调节释放速率,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类、聚乙烯吡咯烷酮类、聚氧乙烯类聚乳酸类、卡波姆、聚氰基丙烯酸酯、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淀粉以及蛋白质类高分子材料在姜黄素改性中的应用,不同高分子材料在改善姜黄素性能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对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加入改善了姜黄素的性能,拓宽了姜黄素的应用领域。
简介:韭菜籽为我国常见食用蔬菜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tuberosumRottl.干燥成熟的种子,韭菜籽作为壮阳补肾用入药在我国民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药食两用的韭菜籽的性质、特性,综述了韭菜籽提取物的研究、应用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韭菜籽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通过对中药韭菜籽常规化学成分分析,韭菜籽是一种营养价值颇高的药食两用植物种子,韭菜籽含有相当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赖氨酸、烟酸和锌、钙和铁等矿物质元素,另外发现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含量也十分丰富。还综述了分离纯化出的皂甙、生物碱等化合物情况,就目前针对韭菜籽及其配料成分的药理研究、在我国的研究开发等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简介:目的探讨国标法GB/T5009.48异烟酸-吡唑啉酮测定酒中氰化物产生浑浊的原因及其干扰因素,并对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在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氯胺T将氰化物氧化生成氯化氰,然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作增溶剂,在胶束条件下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反应生成蓝色染料.结果方法产生浑浊的原因主要是酒中乳酸乙酯成分所致.在2.5g/LSIS胶束条件下,成功地消除了浑浊及基质成分乙醇的影响,并对方法产生增溶、增敏、增稳作用.CN-的线性范围为0~0.3mg/L,相关系数r=0.9995,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达1.26×105L/(mol·cm).回收率为82.0%~104.0%,RSD为0.5%~4.9%,与吡啶-巴比妥酸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改进后的国标法用于酒中氰化物的测定,抗干扰力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物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物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物中,52.6%(70/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物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物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物名单。
简介:目的建立不同水源中GⅡ型诺如病毒(NoVGⅡ)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10份疑似引起诺如病毒中毒的水样进行NoVGⅡ检测。方法以瓶装水、河水和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纤维素膜-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富集病毒,对取样体积、病毒洗脱条件、PEG终浓度及PEG沉淀条件等进行了优化,提取病毒RNA、建立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通过外加MS2计算方法的回收率,评价所建方法对水样中诺如病毒的回收效果。结果建立的方法对瓶装水、河水和生活污水中NoVG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0.1±8.0)%、(22.0±6.5)%和(35.7±8.1)%,10份送检水样中3份检出NoVGⅡ。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适用于瓶装水、河水和生活污水中NoVGⅡ的检测,饮用水被NoVGⅡ是引发某市人员中毒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