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售大米及其制品镉污染现状,为开展食品中镉暴露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9年9月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采集市售大米及干米粉共840份,其中大米420份,干米粉420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镉含量测定,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9年广东省市售大米及干米粉镉含量均值为73μg/kg,超标率为5.5%。将广东省分为粤北、珠三角北、珠三角西南、珠三角东南、粤西、粤西南、粤东(客家地区)、粤东南(潮汕地区)8个区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粤北地区市售大米及干米粉镉含量较高,均值为122μg/kg,超标率为12.5%。结论广东省8个区域市售大米及米制品镉含量有一定超标情况,其中粤北地区超标较明显,建议进一步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分析其来源及程度,为进一步开展镉暴露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分析2004—2005年深圳市19类食品的卫生状况,建立“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方法对豆制品、糖果蜜饯、水产品、凉菜类、熟肉制品、调味品、乳及乳制品等共19类食品开展359个项次的检测,并对各类食品两年的合格情况,以及各类食品的主要不合格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标化合格率为80.87%,2005年标化合格率为87.84%,经统计学分析,两年食品污染物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4年的主要不合格食品种类为禽肉、糖果蜜饯、调味品、豆制品、凉菜类、熟肉制品;2005年主要不合格食品种类为豆制品、凉菜类。结论食品卫生状况堪忧,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简介:孕期乳母期妇女是重要的特殊人群,其机体对营养素需求量显著增加。常规膳食容易引起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将直接影响母体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产后婴儿生长发育。本文综述了国内孕期乳母期妇女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现状。与推荐摄人量相比,VA、VB1、VB2、VC、钙、铁和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营养供给不均衡。为预防和解决孕产妇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及卫生部门长期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营养素缺乏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素补充剂来平衡营养。现今孕产妇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选用营养素补充剂的比例相对较高。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营养素补充产品,简要总结了保健食品类,OTC(非处方药)类以及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剂型的普通食品类营养素补充产品和它们的异同点。
简介:目的掌握浙江省淡、海水鱼中香港海鸥型菌污染状况,为防止食源性香港海鸥型菌痛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改良头孢哌酮麦康凯琼脂分离,API20NE鉴定香港海鸥型菌。K-B纸片扩散法作耐药性测定。通用引物扩增16SrDNA并与香港海鸥型菌HKU1株开展同源性比较。结果369份样品检出香港海鸥型菌18株。阳性率为4.88%,其中,鲤鱼检出率为25.00%,草鱼的阳性率为10.26%,海水鱼以及鲫鱼、鲢鱼、扁鱼等淡水鱼中未分离出。分离的香港海鸥型菌16SrDNA序列与HKU1株仅相差1~2个碱基,同源性在99.6%~100.0%之间;18株菌对头孢拉定、万古霉素、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哌酮完全耐药,对红霉素、亚胺培南、克拉霉素、氨曲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三甲氧苄氨嘧啶、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完全敏感,对头孢噻吩、胺苄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性分别为83.33%、61.11%和5,56%。结论浙江省存在香港海鸥型菌污染源,建议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大这类产品的管理力度。防止香港海鸥型菌病在我省的发生和传播。
简介: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马鞍山市部分餐饮店、超市及零售市场中的12类食品(包括畜肉、禽肉、鱼虾、动物内脏、熟食制品、蔬菜、米面制品、豆制品、禽蛋、果汁、乳制品、冷饮)进行随机抽样,共采集2372份样品进行李斯特菌分离检测,并对检出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了毒力基因检测。结果2372份样品中332份存在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4.00%,其中畜肉检出率为25.15%(82/326),禽肉为23.98%(82/342),鱼虾为16.20%(104/642),动物内脏为11.66%(26/223),熟食为8.49%(31/365),蔬菜为2.88%(4/139),米面制品为2.20%(2/91),豆制品为1.33%(1/75),各类食品李斯特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4,P〈0.05),禽蛋、果汁、乳制品、冷饮中未检出李斯特菌。2009年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23.97%,70/292),其次分别为2011年(15.62%,67/429),2012年(15.36%,49/319),2014年(11.65%,48/412),2013年(11.11%,47/423),2010年(10.26%,51/497),各年度食品中李斯特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0,P〈0.05)。对检出的48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6个毒力基因(hly、prfA、plcB、inlA、actA和iap)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分离菌株均具有6个毒力基因。结论马鞍山市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李斯特菌污染,具有食源性李斯特菌感染疾病暴发的潜在风险,应加强监督监测,预防李斯特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发生。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2010年产谷物及其制品中多组分真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2010年在安徽、云南、福建、甘肃、广西、海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和上海12个省(市/自治区)采集玉米及其制品、小麦粉、大米和花生共计650份样品,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14种真菌毒素。结果玉米制品和小麦粉样品中污染的真菌毒素主要是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和玉米赤霉烯酮(ZEN)。215份玉米样品中有84.65%检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其中7份样品中的DON污染水平超过我国规定的1000μg/kg限量标准,超标1.08~2.51倍(平均1.77倍);69.30%(149/215)的玉米样品ZEN阳性,其中23份样品中的ZEN水平超过我国规定的60μg/kg限量标准,超标1.06~19.19倍,平均4.32倍。53.02%的玉米样品还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中有12份样品中AFB1含量超过了我国规定的20μg/kg限量标准,尤以云南、广西样品受污染较重。125份小麦粉样品中,仅有1份来自湖北的样品其DON污染水平(1016.80μg/kg)超过我国规定的1000μg/kg限量标准。40.41%的花生样品不同程度地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中有5份样品中的AFB1水平超过20μg/kg的国家限量标准;大米受真菌毒素的污染较轻。结论我国玉米制品和小麦粉受多种真菌毒素污染,且以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和ZEN为主;玉米和花生不同程度地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简介:目的通过对南京城北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和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南京城北1家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病例信息和粪便标本,对标本中肠道病毒、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进行检验,对监测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583份标本中,病毒检出率为31.73%(185/583),其中诺如病毒110份;病原菌检出率为2.57%(15/58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8份;不同季度之间的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44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为发病高峰期;可疑食物中肉与肉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南京城北地区食源性疾病感染的主要病毒为诺如病毒,其次为轮状病毒;病原菌感染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应加强健康宣教和卫生管理,完善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制度,提高监测水平,增强食源性疾病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