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集约化程度、规模化水平、农机装备水准、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尤其是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独树一帜,“播种论粒”、“浇水论滴”、“施肥论克”等精准农业技术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大面积单产水平在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2006年兵团植棉47.13万hm^2(707万亩),总产达到108万t左右,占全国棉花总产650万t的1/6,兵团人均产棉420kg;皮棉单产突破140kg,较全国533.33万hm^2(8000万亩)棉花单产78.5kg高出61.5kg。对兵团而言,加快推进机采棉,确保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棉花丰产丰收、效益增加。
简介: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科研院所改革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总社领导李成玉、李舂生、顾国新、于培顺、李树萍出席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出席。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摆上了该项工作的的议事日程。由于我国几十年来棉花流通体制一直执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一谈到改革,好多人都简单的认为,改革就是使棉花流通完成市场化,或者说就是完全放开,不进行任何管理,全部由市场来调节。然而,从我省近两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的实际来看,此种认识是片面的,它使问题从一个极端跳向了另一极端,忽视了问题特殊性。对此,笔者个人认为,总的态度应是既要积极,更应慎重。在具体实施上,必须看到行业特点,从该项工作的实际出发,要从强化棉花市场的秩序管理入手,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该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否则,搞的不好,就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直接利益,给少数不法分子钻空子。而那样的改革将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进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看到棉花生产、流通上具有下列四个方面的特点。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已逐渐占主导地位,各涉棉主体已经具备了承担改革风险和成本的能力;最近几年国内棉花市场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为改革提供了宽松的市场环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理论探讨已涉及实质性内容的改革;90年代以来,国家已建立了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如棉花储备制度、市场风险调节基金等。这些都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内棉花市场将同国际棉花市场逐步接轨。而近几年,国际棉花市场棉花价格要低于国内棉花价格。随着棉花价格放开,国内外市场价格将趋于一致,我们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来有效地调节棉花进出口,使国内棉花供求处于较为宽松的态势,为制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