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对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激光方法——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LICVD)、激光高温烧灼法、激光加热蒸发法、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激光诱导液-固界面法、激光气相合成法、飞秒激光法、激光聚集原子沉积法和激光脉冲沉积法(PLD)——作了简要介绍,并就一些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纳米材料 制备 激光
  • 简介:片状氧化铝粉体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陶瓷、化妆品、汽车漆料等多种领域。采用熔盐法以γ-Al2O3为原料、复合硫酸盐(分析纯Na2SO4-K2SO4)为熔盐。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在1200℃×3h制得粒径为4~10μm、厚度约0.2μm的片状氧化铝粉体。

  • 标签: 片状氧化铝 制备方法 熔盐法
  • 简介: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与来自美国、日本和荷兰的同事一起阐述了将P型电池电学特性植入有机半导体薄膜的新方法,促进了高效单层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通过简单地将薄膜在室温环境快速浸入溶液,就可以获得更为廉价的材料,用以替代大多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有机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并且需要在昂贵真空设备中制造的氧化钼层。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溶液法 有机半导体薄膜 制备 佐治亚州 电学特性
  • 简介:研究的目的是讨论采用非均相碱脱乙酰法制备壳聚糖时,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壳聚糖脱乙酰度(DD)及分子质量(MW)的影响,并建立合适的反应条件,制备具有适当脱乙酰度及分子量的壳聚糖产品。甲壳素是从红虾的残渣中提取的。DD和MW分别由红外光谱及静态光散射仪测定。甲壳素的DD值及MW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1.9%、5637kDa。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DD值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DD值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DD值高。反应温度为99、140℃制备的壳聚糖的加最大值分别92.2%、95.1%。壳聚糖的DD值在反应初期增长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变慢。脱乙酰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随反应物DD值的增加而减少。壳聚糖的分子量随脱乙酰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小。反应初期壳聚糖的分解速率为43.6%/h,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值减小到20%/h,在反应后期,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

  • 标签: 脱乙酰度 壳聚糖 非均相 制备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温度
  • 简介:采用新颖的碳热还原和氮化前驱体法制备Ti(C,N)晶须,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1250℃条件下,产物主要相成分是Ti(C,N)晶须,含有少量的Ni和TiN成分,晶须直径为100~200nm,反应温度低于1250℃时,钛的氧化物还原不充分,而过高的温度也不能促进Ti(C,N)纳米晶须的形成。

  • 标签: Ti(C N)晶须 碳热还原 前驱体
  • 简介:以CuS04·5H2O和次亚磷酸钠(NaH2PO2)为原料,采用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实现了均相体系内铜纳米粒子的还原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手段对产物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70℃下反应20min可以得到的产物为粒径分布在70-150nm的球形铜纳米粒子。

  • 标签: 均相还原 铜纳米粒子 反应温度
  • 简介: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铝(Al(N03)3·9HzO)和硝酸镁(Mg(N03)2·6H2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尿素为沉淀剂,硝酸为催化剂,制备了乳白色透明的堇青石凝胶,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粉体。采用XRD、SEM、IR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硝酸镁):m(硝酸铝):m(TEOS)=1:2.93:2.03、pH=2、热处理温度为1250℃时制备出盯堇青石粉体。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堇青石 热处理
  • 简介: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可用于制造一种新型玻璃,其强度和稳定性比普通玻璃更好。一般情况下,一块玻璃突然冷却,其中分子无法自由运动,从而形成无序结构。而新工艺可让分子进行排列成有序结构。

  • 标签: 普通玻璃 气相沉积 法制 薄膜 自由运动 无序结构
  • 简介:采用多次旋涂法在玻璃衬底表面涂覆单壁碳纳米管(SWNT)悬浊液,形成均匀的SWNT薄膜,测量碳纳米管的发电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SWNT的分布情况,并用四探针电阻仪测量薄膜不同区域的方块电阻和薄膜的电流-电压(1-V)特性,结果表明,薄膜的I-V曲线线性度和重复度很高。不同浓度的氯化钠(NaCl)溶液以不同的流速流过SWNT薄膜表面,研究薄膜两端感应电势和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该变化情况,对SWNT发电机理作进一步阐释。

  • 标签: 碳纳米管 薄膜 发电
  • 简介: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非晶硅薄膜,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射频功率、气体总压、硅烷比例、沉积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因素进行了研究,对透过率和电阻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ECVD法成功制备出非晶硅薄膜。正交实验表的分析得知,气体总压对透过率影响最大;硅烷比例对电阻率影响最大。制备非晶硅薄膜的优化条件为:射频功率30W、气体总压100Pa,硅烷5%、沉积时间5min、退火温度300℃、退火时间45min。非晶硅薄膜的光透过率93.18%,电阻率为13.238kΩ·cm。

  • 标签: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光电性能
  • 简介:有机先驱体裂解工艺制备的AlN粉体因具有低氧含量和高烧结活性而被广泛关注。AlN先驱体的组成与结构对陶瓷产率及陶瓷粉体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先驱体的合成对AlN陶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不同的合成原料直接决定了先驱体的分子组成与结构。重点介绍了以三烷基铝化合物、无机铝化合物及氢化铝锂3种铝源制备AlN先驱体的工艺方法与反应机制。

  • 标签: 氮化铝 先驱体 溶胶-凝胶 裂解 除碳
  • 简介:在超音速气流粉碎条件下,以Cd(OAc)2·2H2O和Na2S·9H2O为原料,通过低温固相化学反应一步实现超细CdS粒子的公斤级合成,采用XRD、激光粒度仪、SEM和TEM等表征产物结构、粒子大小和形貌。结果表明:得到的CdS粒子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近似圆球形,但粒子间团聚现象较明显;初步探讨了该方法制备超细CdS的机理。

  • 标签: 超音速气流法 低温固相反应 超细 CDS
  • 简介:简要介绍了电解法制备铝合金的熔盐体系和电解环境的特殊性,着重分析了铝锰合金在电解时主要的反应机理和电解时能够进行的条件,分类介绍了近年来电镀铝锰合金的熔盐体系和制备工艺,最后讨论了铝锰合金镀层的非晶态结构的特性和耐蚀性,并对铝锰合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 标签: 电解 非晶态 铝锰合金 熔盐体系
  • 简介:以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微波辅助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超细铜粉,研究了微波的引入对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通过XRD、激光粒度分析和TEM表征了粉体的结晶性能、粒度度以及粉体的形貌,研究表明,微波的引入可以明显加速晶化反应的进行,在较短时间内制得的铜纳米晶发育好于传统热处理方式制得的铜纳米晶。

  • 标签: 微波 液相还原 超细铜粉
  • 简介:以二水乙酸锌为原料,乙二醇甲醚和无水乙醇为溶剂,乙醇胺为稳定剂,六水合氯化铝为掺杂剂,合成AZO前驱液,采用自制的液位沉降装置在玻璃衬底上制备AZO薄膜,用XRD、UV—Vis、AFM、四探针、台阶仪等方法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应用液位沉降法制备AZO薄膜的优化条件为:溶胶浓度为0.5mol/L、Al3+/Zn2+浓度比为4at%、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10min、预处理温度450℃、镀膜层数为20层、液位沉降速度为5cm/min、预处理时间为10min、550℃退火2h,得到薄膜透光率为88%,方块电阻为536Ω/□。

  • 标签: 液位沉降法 AZO薄膜 光电性能
  • 简介:采用高温熔融-退火法在钠硼铝硅酸盐(SiO2-B2O3-Na2O-Al2O3-ZnO-AIF3-Na2O)玻璃中生长了PbSe量子点,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光致荧光(PL)谱等研究了玻璃配料中不同ZnO含量对PbSe量子点尺寸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ZnO含量占总玻璃配料质量比约9.4%时,生成的量子点尺寸比较均匀,直径约为6.5nm,且浓度较高,PL谱强度最强,辐射峰位于1790nm,FWHM为296nm。玻璃配料中加入适量的ZnO有助于PbSe量子点的形成,减少Se元素的挥发,使玻璃中的量子点尺寸分布趋于均-化。

  • 标签: 熔融法 氧化锌(ZnO) 硒化铅(PbSe)量子点
  • 简介: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环己烷/盐水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出了纳米级不同粒径的球形氧化铝粉体,运用TG—DSC、SEM、XRD等手段对氧化铝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ω),可实现球形纳米氧化铝粉体粒径的可控操作,并且具有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和无团聚的特征。

  • 标签: 微乳液 氧化铝 CTAB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醇钛盐Ti(OR)4为前驱体、无水醇为有机溶剂,再把醇、水、酸混合液逐滴滴入溶液中,经凝胶化后的湿凝胶置于真空炉中干燥,得到松散干凝胶粉末,对干凝胶粉末进行热处理,得粒径为.20—100nmTiO2粒子。

  • 标签: 钛酸丁酯 纳米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 简介:以可溶性锆盐(ZrOCl2·8H2O)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C4H10O2)-环己烷(C6H12)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为基础、氨水作沉淀剂,在微乳区反应,经过洗涤、焙烧等工序,制备得到粒径10~40nm、形貌可控、分散性良好的ZrO2粉体。通过扫描电镜(SEM)、热分析仪(TGDSC)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粉体进行表征,得到了晶相随焙烧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激光粒度仪以及Scherrer公式计算出粉体的粒度,从而得出粉体的粒度随浓度、溶水量以及焙烧温度的变化规律。

  • 标签: 微乳液 氧化锆 粉体
  • 简介:报道了采用温控氢电弧法制备C60及C70。未须纯化,采用透射电镜可直接观察到C60及C70的微观晶体结构。虽然该法产量较低,但为制备C60及C70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C60及C70 氢电弧法 透射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