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日常的检测实际,分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检产品应用于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时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风险来源及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以期提高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的效果。
简介:2012年夏季(8月)利用QNC6—1型挖泥斗采样,监测山东滨州浅海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zn、cr、cd、cu、Pb、Hg和As7种重金属的含量,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沉积物中zn、cr、cd、cu、Ph、№和A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9.80—63.70mg/kg、27.90-38.70mg/kg、0.138~0.192mg/kg、23.10~29.50mg/kg、8.75~17.20mg/kg、O.0221-O.0384mg/kg,和8.29~10.70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2.15±12.03)rag/ks、(32.83±3.14)mg/kg、(0.16±O.02)mg/kg、(26.50±2.11)rag/ks、(13.94±2.87)mg/k卧(0.03±0.01)mg,kg和(8.90±0.66)mg/kg;沉积物中主要潜在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d和cu,重金属影响因子的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Pb〉zn〉As〉cr〉Hg;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表明,该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以低污染为主;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As〉Cu〉Hg〉Pb〉Cr〉Zn,Cd为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57.36±4.14),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表明目前滨州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
简介:为了积累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数据,以利于有效调控池塘藻相,2013年春季研究了3口不同富营养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氮、磷营养盐:室外池I、室外池II以及大棚池。结果表明,根据氮、磷营养盐水平,室外池I和大棚池均属超富营养水体,而室外池II属于富营养水体。室外池I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多,优势种类是绿藻门和硅藻门,蓝藻门种类和数量均很少,比较适合养殖。而室外池II只有蓝藻门,且种类非常少,仅2种,以蓝藻门隐球藻属(Aphanocapsa)占绝对优势,已经明显形成了隐球藻属水华。大棚池藻类种类比室外池II多,但是也以蓝藻门的隐球藻属为优势。室外池II和大棚池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评价等级均为I级,多样性差,而室外池I为II级,多样性一般。本研究表明,春季不同富营养程度的池塘出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富营养池塘在低温的春季可以形成蓝藻门优势;建立氮磷营养水平与池塘藻相之间的可靠关系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料支撑。
简介:硬头鳟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三种红血细胞核类型,圆形的幼体核(L核,在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椭圆形的成体核(A核,在椭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和近椭圆形的未成熟的成体核(ImA核,在近椭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L核从胚胎早期发生(眼点期前后)至卵黄吸收完毕后(受精后65日,孵出后33日)消失,其间核直径逐渐减少,减幅达29.7%。A核从胚胎孵出时开始出现,至卵黄吸收完毕后,A核基本取代其它类型核,其间核长短径持续发生变化。长径逐渐增加,短径逐渐减少,这种变化直至受精后99日才稳定下来,此时A核长径增幅为43.1%,短径减幅为22.3%,长短径比率由1.11增至2.04。ImA核在胚胎孵出时开始出现,但比例很少,尺寸变化不大,在卵黄吸收完毕稍后(受精后74日,孵出后42日,)可忽略大计(基本上转变为A核)。在胚胎孵出前,红血细胞核全为L核;在卵黄吸收期间,L,A和ImA3种混合存在,核大小及形状发生急剧变化,核类型迅速发生转换,最终全为A核所取代,这种变化和Ichiro(1974)所描述的虹鳟红血细胞的变化基本一致。在卵黄吸收完毕后(受精后74日),A核尺度相对稳定。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着色深,核形状清晰,便于测量。所以,硬头鳟(虹鳟)早期发育中,这一阶段用红血细胞测量鉴别其倍性的合适取样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