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畜产品是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饲草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维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饲草加工及存储过程的不断延长,各种安全隐患不可小视。分析我国饲草安全隐患的成因及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一是饲草生长受季节性影响,难以保证均衡供应,安全供给仍是重点;二是饲草贮藏不当,降等降级,贸易纠纷频发,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发贮藏技术,确保饲草质量安全;三是真菌污染率高,污染情况复杂,检出率逐年增加。准确及时地掌控饲草安全潜在隐患是确保我国饲草安全、畜产品安全和人们生活健康的有效举措。

  • 标签: 饲草 供给安全 质量安全 卫生安全 隐患
  • 简介:截至到2013年8月底,青海在全省禁牧草场1633.33×104hm2,对1526.67×104hm2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牧区、半牧区人工种草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对牧户实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完成减畜456万羊单位;落实牧草良种补贴面积14×104hm2;落实畜牧良种补贴2.1万头只;落实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7.2万户;录入牧民信息76.06万户.

  • 标签: 青海省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 简介:2013年是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三年,为了及时掌握实施补奖机制区域内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调查组以牧户基础设施、收入支出、养畜状况、生产经营方式等基本情况开展调查,分析评价实施补奖政策对民生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牧户 调查 报告
  • 简介: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同时对牧区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前后,草原生态及衣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实施
  • 简介:为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市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海北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补奖机制实施后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补奖机制 后续产业 调研
  • 简介:鄂尔多斯市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草原 补助奖励机制 效益 建议
  • 简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形成的重要档案。它记载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政策信息和科技认识的主要载体,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认识宝库。管理和应用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信息资源,为草原生态保护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推动有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和管理草原,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发展。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档案管理 对策建议 黄南州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自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以明显恢复,牧民收入明显提高,同时也加快推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不断的调研与思考,为下一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调查 思考
  • 简介:为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动态管理,切实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补奖政策落到实处。内蒙古农牧业厅于2015年12月9—11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信息系统培训班”,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机制 呼和浩特 信息系统 内蒙古 培训班
  • 简介:草原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亲历了草原最华美的风光,领悟到草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是不可取代的.草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力,是北方各民族发展的文化摇篮,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北国疆土的生态瑰宝.国务院近年发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草原地区在今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首先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生态安全地带.二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区情实际,遵照中央确定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北方草原地带的景观生态多样性与资源禀赋,使草原生态-产业-文化复合系统可以发挥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社会的耦合效应及多项功能.但是,长期以来“草原-畜牧”成为简单的思维定式,单纯地把草原视为天然牧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缺乏完整的理解,特别是草原的巨大环境效益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因此,一定要总结历史经验,发扬草原文化的精髓,走向草原发展的科学创新之路.要因地制宜地治理草原退化,实行休牧与轮牧,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也要进行草原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开发适宜的土地,建设节水的人工草地与饲料地.还要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建立草原保育及生态补助的激励机制.总之,要发挥系统耦合效应,构建草原新型农牧产业体系.我们认为,完善对草原生态建设投资的优化管理体制,切实依靠科学技术,严格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草原地区实行“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休牧轮牧,建设草地,夏牧冬饲,异地育肥,增加投入,集约经营,改善管理,确保安全,系统开放,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发展农牧产业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的同时,保护好草原生态安全

  • 标签: 北方草原 生态安全 资源与环境 草原文化 草地农业
  • 简介:青海省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据调查报道全省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0.72%。目前,退化草地面积达3131×104hm2,严重危及三江源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为此,青海省政府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等,积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 标签: 草地资源 三江源 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