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对少穗竹的胸径、竹高、枝下高、节间长等秆形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立竹胸径与竹高具有显著相关性,最佳拟合方程为H=0.1373D+2.1639(R=0.976),H=0.4401D^0.7726(R=0.979);立竹胸径与枝下高相关性系数不高;尖削度最佳拟合方程为Y=0.0011X^3-0.0246X^2+0.0399X+1.0266(R=0.997);节间长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节间长出现在第9~11节处,节长与节间的最佳拟合方程为Y=0.006X^3-0.3997X^2+6.7965X+9.1536(R=0.984)。
简介:以雅长林场12a生光皮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光皮桦的生物量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光皮桦人工林平均单株总生物量为115.45kg/株,其中树干占有的生物量最大,比重达到56.54%,细根占的比重最小,仅占0.24%。不同器官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树干(65.28kg)〉树枝(14.95kg)〉树皮(12.90kg)〉根蔸(11.76kg)〉粗根(5.37kg)〉树叶(4.23kg)〉中根(0.71kg)〉细根(0.28kg)。(2)光皮桦乔木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3.52%,其生物量为122.38t·hm^2。林下植被生物量含量较少,仅8.48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6.48%。不同结构层次生物量大小排序为乔木层(122.38t)〉枯落物层(4.26t)〉灌木层(2.35t)〉草本层(1.87t)。
简介:对喜马拉雅长叶松种子进行24小时GA3和H2O2浸泡预处理和15d的2-3℃低温预处理后,研究了在20℃,25℃和30℃萌发条件下,21个不同种源的喜马拉雅长叶松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H2O2(1%v/v)和GA3(10mg/L)浸泡预处理,种子萌发率分别是82.39%和78.19%,而未经预处理的种子平均萌发率为70.79%。GA3和H2O2浸泡预处理分别使种子萌发时间缩短了8d和10d。在超过21天的20℃萌发条件下,湿冷处理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和缩短了萌发时间而在25℃和30℃萌发条件下,总的萌发率未受到影响。喜马拉雅长叶松种子因缺少休眠而表现出很好的萌发,但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造林项目需要大量的种子,播种预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有助于满足种子需求。
简介:本文对印度喜马拉雅中部地区的5种竹类的碳汇潜力进行了评估,这5种竹分别为:牡竹(又称印度实竹)(Dendrocalamusstrictus)龙头竹(Bambusavulgaris),孝顺竹(B.multiplex),印度筋竹(B.bambos)和紫竹(Phyllostachysnigra),并利用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了这5种竹类的地上生物量。在这个线性回归模型中,采用了3个独立变量:秆高、秆1m和1.5m处的周长。在鲜重和干重的基础上对地上生物量进行了估算,5个竹种中,基于鲜重基础的生物量最高的为牡竹(Dendrocalamusstrictus),为106.49t/hm2,但基于干重,紫竹(Phyllostachysnigra)生物量最高,为89.76t/hm2。基于单株茎秆,印度筋竹(B.bambos)的生物量最高,但其植株密度在喜马拉雅中部地区较低。本研究认为,5种竹类中紫竹(Pnigra)的碳汇潜力最大(44.88t/hm2)。
简介:该文研究分布在我国东喜马拉雅地区(云南和西藏)及四川的高山栎类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和遗传距离.在自然条件下,这些栎类的生长形态随纬度的增加和降水的减少从高大的乔木变成矮小的灌木.该地区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为高山栎类提供了各种形态、生长和遗传变异的可能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随生境条件、山地地形和主风方向的变化明显,但与水平距离关系不大.西藏地区以地势险峻和气候多变为特色,云南地区以高山峡谷为特色,二地区高山栎的种群遗传距离分别为0396和036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5%),但却都高于四川地区的高山栎种群遗传距离,并达到极显著水平(P<1%).环境的异质性越高,高山栎类的变异越大,种群变异和物种进化与气候、生境、地形地貌和土壤等环境的异质性密切相关.尽管东喜马拉雅地区是以大陆性季风为主气候特征,但高山栎类的叶片、直径和根系对环境异质性的适应变异与分布在地中海地区的、冬雨夏旱气候条件下的冬青栎类(Q.ilex)十分相似.不同地区的环境异质性必然导致物种进化和种群变异的差异,然而,高山栎类种群在两个截然不同气候区内的高度相似性恰恰说明了它们可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或从同一个地区演化而来,所以它们才有相同的适应策略
简介:在印度Askot野生动物保护区Gooriganga流域的3个分水岭(Charigad,Dogarhigad和upperGosigad)内,沿着海拔高度900-2600m设置5条曲线调查样带(样带A,B,C,D和E),调查了粗木质残体的分布格局和状况。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设置一块1hm2的样地。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粗木质残体百分比贡献率按降低顺序排列依次是:枯立木一相位Ⅰ>相位Ⅱ>相位IⅣ>相位Ⅲ;而原木--相位Ⅲ>相位Ⅱ>相位Ⅳ。调查样带A内喜马拉雅长叶松(Pinusroxburghii)林内枯立木密度在1500m处较高,调查样带B通麦栋(QuercuslanataJ林的枯立木密度在2300米处较高(10个/hm2)。喜马拉雅长叶松林的枯立木和原木总获得量为13.9t.其中枯立木和原木分别占41%和59%;而通麦栋林枯立木和原木总量仅为5.6t,枯立木和原木分别占60%和40%。此外,粗木质残体的存在,有利于为当地生长的兰花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喜马拉雅长叶松林中等高度区域内,高密度的枯立木和原木导致该区内物种丰富度较低,地被物密度也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光线充足、土壤水分含量低,只有优势种才能占领这样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