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园林意境,指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名师巨匠们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表达意境.在意境的变化中,要以最佳状态而又有一定出现频率的情景为意境主题.最佳状态的出现是短暂的,但又是不朽的,即中所谓"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等.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气候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最佳状态的感染力.其意境表达,从时间来说虽然短暂,然而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受到千秋赞赏.

  • 标签: 园林意境 起源 特征 创作 表达 规划布局
  • 简介:文章对地域性的外延进行了拓展,分析了人们亲水性的地域特征表达,以时间和空间的纵横跨度为轴线深入分析了亲水设计与地域特性的关系,并提出了体现地域特色的亲水规划设计方法。

  • 标签: 地域特征 亲水性 设计方法 特征表达 地域特色 地域性
  • 简介:色彩是景观建筑设计当中重要的表达内容。该文从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材质、形体和光影等方面来分析色彩。在材质与色彩的关系中重点论述色彩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在形体和色彩的关系中阐述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和生理感知;在光影和色彩的关系中则描述人们感受光影与色彩的互动,并说明色彩对人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阐述了设计师在景观建筑设计当中通过对色彩的理解和表达色彩的方式,使对色彩的理解成为设计思路得以拓展的一种途径。

  • 标签: 景观建筑设计 色彩 物质性 非物质性 形体 光影
  • 简介:从借鉴建筑细部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对比研究,对家具设计中的家具细部概念及家具细部的重要特征做了较为详尽的解析,指出家具细部包括功能性、依附性、独立性、相对性及文化性等几大设计特征,并提出重视家具细部设计特征是提升家具创新设计水平及提升家具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家具设计 细部 设计特征
  • 简介:采用剖面法研究了槟榔根系的养分结构。结果表明:槟榔为浅根系植物,其根系集中在0—40cm,80cm以下根量很少。槟榔根系为团网状,10年生树根系的水平伸展半径为0.85cm,分布深度0.95m。槟榔根系在各土层深度分布均匀,其中,以〈3mm根所占比例最大,没有明显的主根。槟榔根中N素含量平均为0.0532%,其中20-30cm处的根N含量最高为0.063%.根中P、K含量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槟榔根系的含水量随土壤深度没有较明显的变化,靠近地表层部分因蒸发作用含水量较低,但也达78.3%,槟榔粗壮的根系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其具有较强的耐旱性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槟榔 根系 分布
  • 简介:主题是景观设计的灵魂,表达了绿地景观的独特意义。通过研究各景观要素在绿地中的展现、设计手法的表达以及景观媒介的支撑,最终完成对景观主题的实现。在主题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景观艺术和技术的各种方法,因地制宜地使主题的意义得以生动地实现,即为主题寻找准确、合适的表达方式。

  • 标签: 主题 景观要素 设计手法 媒介 表达
  • 简介:湘西地区竹林资源丰富,竹产品种类繁多。湘西地区的竹产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地域性、实用性、独特性和文化性的设计特点。湘西地区的竹产品是湘西多民族互相融合、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和物质载体,是湘西文化传播的重要物象媒介。

  • 标签: 湘西 民俗 竹家具 特征
  • 简介:峨眉山寺庙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浸润在厚重的佛教历史文化氛围中,并在当地特殊的山地环境条件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征。文章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峨眉山寺庙园林的空间组成,着重对报国寺、伏虎寺、善觉寺、洪春坪、雷音寺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寺庙园林进行了现场调查与测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其空间艺术特征,认为峨眉山寺庙园林具备主轴明确但灵活自由、前导空间丰富、院落式的空间组合、巧妙利用山地地形及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等特征

  • 标签: 寺庙园林 空间特征 峨眉山
  • 简介:文章对比分析了珠海市传统型和现代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特征,以及引起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珠海传统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种类有30种,现代型乡村为42种,现代型较传统型增加了12种,但庭院植物数量呈减少趋势;2)乡村庭院植物的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由院内向院外、由中心向角落"的变化趋势;3)珠海传统乡村庭院植物主要以果树为主,经济食用功能植物占81.8%,而现代乡村庭院在传承原有植物功能的基础上,对植物观赏性有了更多的关注,观赏功能植物占45.5%,而经济食用型植物降低至36.3%;4)传统型乡村的庭院生态空间率、平均绿化覆盖率、绿斑数量和平均绿斑面积分别为12.24%、10.26%、142.2个和8.81m2,而现代型乡村则分别为4.08%、4.97%、92.4个和5.98m2,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植物体量上也趋向于小型化;5)文化驱动影响下,追求居住空间最大化和效仿绿化模式城市化是乡村庭院植物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基于分析结果对珠海乡村庭院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乡村庭院植物特征 植物功能 空间布局 植物绿量
  • 简介:通过对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秃杉混交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以及福建柏纯林的地上部分持水量和土壤持水量测定,结果表明,福建柏与木荷、秃杉混交可以增强林分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

  • 标签: 福建柏 混交林 涵养水源 持水量
  • 简介:以浙江省奉化市覆盖栽培的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位研究方法揭示在相似气候和土壤质地条件下,不同覆盖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土壤钾素的养分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年限的林地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存在显著差异。试验林地全钾含量变幅是12.5~34.24g/kg,速效钾是37.55~492.34mg/kg,速效钾的变异十分显著而全钾相对较小。全钾含量在覆盖栽培10年之前逐步递增,速效钾含量在覆盖3次或超过6年后增加尤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全钾含量在10年后又趋下降,速效钾含量在覆盖栽培8年后开始下降,全钾含量变化幅度小于速效钾主要是由于二者养分来源和利用状态不同所致,矿物态的难溶性和缓效性钾是全钾主体,相对稳定,覆盖物料的残留分解释放引起速效钾养分增加显著。因而,从土壤肥力因子钾素养分来说,覆盖年限不宜超过10年,连续覆盖的次数或频率应少于3或4次,以稳定或提高雷竹林土壤钾素养分状况。

  • 标签: 雷竹林 土壤钾素 变化特征 覆盖栽培
  • 简介:文章利用生态学和地理区系成分的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古树资源进行资源特征研究,武汉市现有的古树名木共1130株,隶属26科46属59种,其中刺柏的树龄最大有1200年,而朴树的数量最多,占22.39%;植被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偏重于温带性质;本文还对古树资源应用及其保护提出建议。

  • 标签: 古树资源 资源特征 中心城区 武汉市 应用 温带性质
  • 简介:生态农业观光园既具有丰富的景观观赏和游憩活动内容,又有特殊的生产特性。分析了其与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传统农业观光园等的关系,结合观光农业的本质深入研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本质,并总结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征

  • 标签: 生态农业观光园 观光农业 本质 特征
  • 简介:设计活动的灵魂正是文化性,园林景观中的植物设计也是如此。作为古今中外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植物配置水平对园林景观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园林设计师不仅需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还需依据特定的文化环境来合理设置植物,以充分体现整体环境的文化氛围。

  • 标签: 植物文化性 园林景观 美学 人文
  • 简介:盐害是限制作物和树木分布和生产的重要因素。盐分过多导致细胞内水分缺失并影响许多重要的细胞代谢活动。本文利用火炬松作为模式植物建立了一套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以火炬松合子胚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山犁醇脱氢酶和甘露醇脱氢酶基因转入火炬松。然后再生转化的愈伤组织和转基因植株。经DNA杂交证实的转基因植株被用于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转基因的植株的耐盐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一技术对针叶树的遗传工程育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图3表2参26。

  • 标签: 火炬松 农杆菌转化 耐盐性 遗传工程 转基因植株 山梨醇脱氢酶
  • 简介:足迹学作为痕迹检验的一门专门学科,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侦查破案中。目前对足迹检验技术的研究,处于空前繁荣的局面。但在足迹检验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足迹检验中所能依据的足迹特征不够丰富,足迹基础理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过度依赖于个人的经验,缺乏检验;公安实践中对不完整足迹的检验认定缺乏足够客观依据。笔者通过几年来对赤足足迹的研究与实践,试析赤足足迹的新特征以及赤足足迹足型特征的一般规律,以期为丰富、完善足迹检验科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微薄之力。

  • 标签: 特征 痕迹检验 应用 基础理论 检验技术
  • 简介:为全面掌握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设置了3个100m×100m样地,对其中的6个30m×30m样方,进行群落和林分调查。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中树种种类多,优势树种为小叶白辛树和锐齿槲栎,林分树种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林分株数密度平均为1511株/hm2,林分样地间差异不明显。胸径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树高主要集中在4-9m的树高级,分布则呈偏左的正态分布。林分结构总体上具有多树种复层异龄的基本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作用。

  • 标签: 落叶阔叶林 林分结构 龙王山
  • 简介:对三亚铁炉港红榄李(Lumnitzeralittorea)天然林进行群落调查,设置6个10m×10m调查样方。对样地内的红树植物进行测量,记录红树种类、胸径、株高等指标,并进行重要性、径级等级分析,探讨该红树林林分植被的演替变化。结果表明,在600m2样方中共记录了6种红树林树种,隶属4科5属,这些树种均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该红榄李群落呈密灌丛状,群落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其重要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红榄李>正红树>海莲>榄李>木果楝>海漆。径级等级分析结果显示,榄李的径级等级分布较为均匀,木果楝和正红树分布于第IV级和第V级,海漆、海莲和红榄李均分布在第V级。该红榄李群落为衰退型,正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 标签: 天然红树林 红榄李 重要值 结构特征
  • 简介:对景观红竹林2007-2009年立竹的胸径、枝夹角、枝分角、冠长、冠幅、枝盘数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立竹冠长、冠幅、枝盘数与立竹胸径分别呈3次、2次多项式和线性关系;当立竹密度45023株/hm2以下时,不同年龄立竹不同竹冠部位的枝夹角无显著差异,立竹密度为26713株/hm2时,立竹不同竹冠部位的枝分角差异极显著;试验林立竹密度范围内,立竹密度对枝夹角、相对竹冠长无显著影响,对枝分角、相对冠幅、相对枝盘数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竹冠上部枝分角显著下降,竹冠中部、下部枝分角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对冠幅、相对枝盘数呈下降趋势。当立竹密度为60030株/hm2时,枝分角、相对冠幅、相对枝盘数显著下降,对竹林的更新生长已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红竹 景观林 立竹胸径 冠形结构
  • 简介:现代生态科学富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哲学的整体转换意蕴,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交叉、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吸纳融合、协调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特殊使命、生态学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内在契合等学科特质.对现代生态科学的成果进行哲学概括,可以为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的诸多重大环境问题提供新观念和新方法,推动一种以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标志的人类新文明的建立.

  • 标签: 生态科学 思维方式 生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