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就麦草浆漂白的性能进行了探讨,以期改善纸浆白度.H2O2漂白剂因漂白损失小、漂后白度稳定性好,从而常用于纸浆漂白,特别是高得率浆的漂白.为寻找H2O2的漂白规律,本文对H2O2漂白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漂白剂H2O2在水中电离生成OOH-作为漂白的有效成分,其浓度的提高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增加H2O2用量将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H2O2在碱pH缓冲剂存在的环境中电离,将产生一个较稳定的OOH-浓度,使漂白反应稳定.但是过高的pH值会导致H2O2分解,同时碱与浆中木素的反应生成新的发色基因,使纸浆白度下降.适当的温度会促使H2O2的电离,使漂白反应顺利进行.但温度过高则使H2O2分解,失去漂白作用.为消除重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加入了螯合剂.根据MonicaLundquist的研究模型,本文对麦草爆破浆的H2O2漂白进行了研究,白度值可表示为dWdt=k[H2O2]0.2340[NaOH]1.2619W-1.8176.公式表明:较高的H2O2浓度、NaOH浓度及较少的发色因素对白度提高有利.从公式中还可看出在保证必需的H2O2用量的情况下,pH值的控制对白度的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漂白反应?
简介:以园林中常见的12种观赏竹种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竹种在不同月份的净光合速率、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各竹种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6月〉5月〉4月;净光合速率值最大的是阔叶箬竹,最小的是唐竹。同一竹种不同月份的固碳释氧量存在显著差异,12种观赏竹不同月份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的变化趋势均为7月〉8月〉6月〉5月〉4月;同一月份不同观赏竹的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效应均差异显著,阔叶箬竹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唐竹最低;青丝黄竹的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黄槽竹最低。聚类分析将12个竹种的固碳释氧能力分为3类,可为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简介:城市园林树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一个贮存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绿化水平的提高,北京园林绿化覆盖率与树木数量得到了迅速增加。为了解其在减缓大气碳积累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变化趋势,结合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普查资料与样地分析,对5个特定年份的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储量与固碳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010年北京园林树木碳储量约为138万吨,比1990年增加了104万吨;(2)从1990到2010年,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不大,2010年单位面积的碳储量约为22.45t/hm2,略低于1990的23.16t/hm2,与森林相比,城市园林树木单位面积碳储量较低;(3)2010年北京园林树木固碳量约为1.08万吨,比1990年增加了0.82万吨。根据北京的长期规划,预计北京城市园林树木数量还会有一定的增长,固碳潜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简介: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有效展开需要观念与知识两个层次的必要基础。观念层面的基础有二:一是来自美学领域的自然美与肯定美学观念;二是来自环境伦理学的自然内在价值与环境美德观念。自然美乃是自然对象与环境自然之真与自然之善的感性呈现,自然审美乃是人类主体对自然对象、环境自身之真与之善的感知、理解与体验,在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中区别真、善、美并无必要。当代环境哲学中自然内在价值观念与生态学整体主义观念为肯定美学立场奠定了坚实基础。环境美德乃是一种全范围、无捡择地同情式肯认自然的伦理意识,具体地由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与敬畏和感恩自然三项具体德性构成。知识层面的基础亦有二:一是由描述、分析与评估三要素构成的自然审美批评理论模型;二是来自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特别是地质学、生物学与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上述理论模型为自然审美批评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路径,同时在美学基础理论层面从根本上改变了审美判断的性质,使之从朴素、感性、主观的审美趣味表达成功地转化为专业、理性、客观的审美经验分析。自然审美批评中只有对自然对象、环境的积极性审美判断有效,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内容乃是深入、完善地揭示自然对象与环境自身所具有之特性与功能,深入反思社会大众肤浅、主观的不恰当自然审美经验,提倡客观、严肃的自然审美欣赏,开拓当代自然审美新境界,培育环境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