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国家政策对汽车业经济性和环保指标的要求日益严格,汽车排放控制显得越加重要,各大厂家的研发成本中已有近三成的投入花费在排放控制上。但由于汽车的长时间使用和燃料品质的良莠不齐及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的工况不佳而导致的故障屡见不鲜。这不仅大量消耗厂家的售后成本,也增加了最终用户的使用成本。因此探讨处理好三元催化器与氧传感器之间的工作依存关系显得很重要。

  • 标签: 污染物控制 传感器 氧化 还原 三元 催化
  • 简介:牛筋草、红茎马唐、马齿苋、狗尾草、莎草、葎草、狗牙根、野牵牛、小旋花等苗圃杂草,不仅影响圃容圃貌,滋生大量病虫害,还与苗木争夺水分和养分,推迟苗木出圃时间,以致成苗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开展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近年来,我们在苗圃内的路旁、渠边以及国槐圃地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获得了明显的除草效果。

  • 标签: 苗圃 夏季 化学除草
  • 简介:潮间带是一个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潮间带重金属除了直接对潮间带生物有影响外,还可以通过过食物链的富集和放大作用影响人类健康,同时由于潮间带水动力和生物活动的影响,造成重金属的重新分布和释放,产生重金属的“二次污染”,直接危害近岸环境。开展重金属元素在潮间带沉积物中含量、赋存形态、污染评价及其生物有效性已成为目前环境科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国内外学者均对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这4个方面阐述了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研究进展,以期为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潮间带 重金属 污染 生物有效性
  • 简介:分析了木材成分完全利用发展前景,阐述了运用化学手段把木材成分转化为其他成分的技术过程,并例举出木材提取成分6个方面的应用。

  • 标签: 木材成分 化学利用 提取
  • 简介:用31.6%兴华除草剂和41%农达(草甘膦)水剂的不同剂量对竹林化学除草的药效试验表明,其防除效果均是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强,不同剂量的防效差异达到极显著的水平.竹林化学除草比人工抚育节约费用,且对竹林安全,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 标签: 竹林杂草 化学防除 除草剂 药效试验
  • 简介:本试验旨在利用秋水仙素化学诱变的方法,得到虞美人的变异品种,使之生长势增强,单朵花期延长,花朵直径增长,花柄增粗。提高虞美人的观赏价值,并渴望能成为切花材料。

  • 标签: 虞美人 化学诱变
  • 简介:为解析巨龙竹木质素化学结构特征,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巨龙竹木质素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弱酸性环境有利于打断巨龙竹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化学联接而使木质素更易于分离,且对木质素中的主要联接键破坏较小;巨龙竹木质素含有紫丁香基(S)、愈创木基(G)以及对羟基苯基(H)3种基本结构单元,属于禾草类木质素;巨龙竹木质素基本单元间化学联接键以β-O-4′结构为主,并存在一定量的β—β′、β-5′、β-1′化学联接。

  • 标签: 巨龙竹 木质素 化学结构 结构表征 核磁共振
  • 简介:城市绿地中的杂草危害是困扰养护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充分发挥化学除草在杂草防除中的效应,需要注意到杂草、栽培植物、防治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文章就相关问题作了初步阐述。

  • 标签: 城市绿地 化学除草 应用 杂草危害 杂草防除 栽培植物
  • 简介:2002~2003年,采用90%万灵、21%毕达、25%阿克泰、50%库龙、2.5%功夫、20%艾美乐、40%速扑杀、10%蚜虱净、25%稻虱净等9种化学药剂,对橄榄星室木虱进行防治试验。根据防治效果、成本以及化学药剂的理化性质,筛选出万灵4000倍液、功夫2000倍液、蚜虱净1000倍液、毕达1000倍液等4种处理为最佳使用组合,防治效果分别为98.45%、97.85%、98.54%、92.35%,药剂成本2~3元/亩诙,可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橄榄星室木虱 化学防治 橄榄树害虫 杀虫剂 药效试验
  • 简介:<正>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中专期终或统考中的笔试难以测试学生实验的实际能力(操作能力),影响了师生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学校也缺乏实验设施和实验经费。另外,化学实验的准备很费功夫,教学负担已较重的教师对化学实验常感到力不从心,不能不自动减免以求解脱。因此,改革实验教学,给学生科学完整的化学教育迫在眉睫。

  • 标签: 化学实验教育 改革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教材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
  • 简介:达尔文是一个"天生的博物学者",以自然选择学说闻名于世.其进化学说体现着朴素的生态思想:自然界是个和谐发展的复杂网络系统,其成员相互依存;生物具有一定的位置体系,每种生物都在争夺各自的有限的位置;系统通过演替不断发展,自然状态下最终会达到平衡;生物通过竞争、趋异和迁移等方式获得生存优势与必要的生理条件.达尔文进化学说占据着生态学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位置,为生态学发展提供了重要舞台.

  • 标签: 达尔文 进化学说 生态思想 地位
  • 简介:实验表明,4年生山杏大苗用10%草灌净水悬剂每公顷商品用量为1050ml,于4月20日喷药,除草效果达94%。化学除草技术在园林苗圃逐渐应用推广,但某些树种的化学除草方法仍未完备。为进一步健全园林苗圃的化学除草技术,我场在4年生山杏大苗地进行化学除草实验,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一、试验地基本情况

  • 标签: 山杏 化学除草
  • 简介:本试验研究了5种药剂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茶软腐病发病期,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6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油茶软腐病的病情指数明显较低,防治效果为76.9%;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68.9%;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2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比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低,为61.1%。40%丙环唑微乳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不同剂量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偏低。

  • 标签: 油茶软腐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研究
  • 简介:针对当前国内植物保护各行业领域,尤其是园林绿化植物保护在化学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性地审视化学防治的功能定位和客观利弊,辨析一些模糊概念,从技术层面求得对农药使用规范化的认知和认同。

  • 标签: 园林 植物保护 有害生物 化学防治 农药
  • 简介:本文调研了浙江林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状况,结合学校的发展趋势、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了适合学校实际的多层次的化学实验室架构,以满足全校公共基础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研究生层次及教师科研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原则和技术人员发展规划;确定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物资发展规划和物资调配基本思路。

  • 标签: 化学实验 建设 规划
  • 简介:通过对两种不同起源(人工林和天然林)酸枣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小于天然林,宽度大于天然林;纤维素、戊聚糖和木素的含量均稍高于天然林,灰分和抽出物含量均低于天然林.

  • 标签: 酸枣 木材纤维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人工林 天然林
  • 简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乳源木莲叶中的挥发油,经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16个峰,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比较确定出其中14种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含量较高的物质有:反-橙花叔醇(38.831%)、二环基丙二腈(13.892%).δ-杜松烯(7.814%)、香叶醇(6.367%)。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对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Iamarblue法测定乳源木莲的挥发油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的抑制作用很强,浓度为100μg/mL达到100%。

  • 标签: 挥发油成分 乳源木莲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为探讨森林文化学的概念及其学科体系的组成,该文通过对中外森林文化思想的产生和我国森林文化研究发展历程的考证,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学的定义,即森林文化学是研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文章考虑了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应该涉及的范围,认为森林文化学课程是林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森林文化学有益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生态文化学科群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文章建议我国应建设面向世界的森林文化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

  • 标签: 森林文化 生态文化 森林文化学 学科体系 高等林业教育
  • 简介:为更好地经营管理海南岛内的人工林,在五指山市、昌江县、三亚市三地,分别取桉树林、橡胶林、相思树林这三种岛内最主要的人工林林下土壤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调查地,同一人工林林下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存在差异,而在同一调查地内,人工林下土壤SOC与TN的含量比率关系相近。就各元素的垂直分布而论,SOC和TN含量在各区域各样地均以0-20cm土层较高,总体来看自上而下呈递减趋势;TP含量则表现为分层不明显(昌江和三亚)或于60-80cm土层达到最高(五指山)。在所有区域各类人工林中,五指山桉树林的SOC和TN含量最高,昌江相思树林的TP含量最高,三亚桉树林的SOC和TN含量最低,五指山橡胶林的TP含量最低。研究还发现,三个地区所有样地的林下土壤C/N和N/P比值均可分为两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P普遍偏低,存在明显的氮限制。根据调查结果推9n,4,影响林下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因素包括水热条件、地表凋落物积累、土壤淋溶强度及元素的周转率等,前二者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输入和聚集,而淋溶过强则易造成土壤养分的流失,但较快的元素周转可以抵消淋溶的负面效应。综上所述,各类人工林林下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总体上因地而异,建议对于岛内人工林的C、N、P管理应充分考虑区域性差异。

  • 标签: 海南岛 人工林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