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根、茎类药材。该类药材一般收获后要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残留枝叶,再进行大小分级,或趁鲜切成片、块或段,然后晒干或烘干,如丹参、白术、白芷、牛膝、射干。如肉质性含水量多的块根、鳞茎等,如百部、天冬、百合,应先用沸水烫一下,再切成片或剥下鳞片晒干或烘干。对于质地坚硬较为粗大的根茎类药材,如商陆、葛根、玄参等,要趁鲜时切片干燥。对于干后难以去皮的药材,如桔梗、半夏、水半夏、芍药、丹皮,应趁鲜时刮去栓皮。对于含浆汁淀粉足的药材,如何首乌、地黄、玉竹、黄精、天麻等,应趁鲜蒸制,然后切片或个子晒干或用文火烘干。党参、北沙参应投入沸水中略烫一下,再行刮皮,洗净干燥。此外,白芍、玄参、丹参要经沸水煮,再经
简介:背景:辣椒素类物质,包括辣椒素及其类似物,是导致辣椒果实辛辣的原因。尽管辣椒素为人熟知并且每天都会用到.但是对于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并不是完全了解。已有研究表明,pAMT和Punl编码的蛋白分别催化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的第二步和最后一步反应,并且Punl编码的蛋白具有辣椒素合酶活性。然而,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Punl具有辣椒素合酶活性。结果:为了证明Punl蛋白在辣椒素合成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大肠杆菌合成了抗Punl蛋白抗体,利用该抗体拮抗内源的Punl活性。同时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靶定了Punl的mRNA,以确认抗Punl抗体的特异性。在Punl下调表达的胎座组织中,利用该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到Punl蛋白的积累减少,同时辣椒素在胎座中的积累量也降低。从胎座组织中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体外进行辣椒素的从头合成,加入抗Punl抗体之后,辣椒素的合成受到抑制。通过分析不同辣椒品种的pAMT和Punl的表达,我们发现辣椒素的高水平积累总是伴随着pAMT和Punl的高水平表达,也就是说这两个基因对辣椒素合成很重要。比较有辣味辣椒和无辣味辣椒的香草基胺(辣椒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和辣椒素的积累水平,结果表明:在辛辣味辣椒中香草基胺的含量很低,推测可能是香草基胺合成之后,Punl把香草基胺快速转化为辣椒素;而在无辣味辣椒中由于缺乏Punl,香草基胺的含量积累到很高的水平。结论:对辣椒素从头合成途径和抗Punl抗体进行原生质体试验,证明了Punl基因及其产物参与了辣椒素的合成。与辣椒素的积累相比较,分析香草基胺的积累过程,揭示了Punl是辣椒素和香草基胺积累水平的决定因素。
简介: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o对于Ptos和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N)与同义(d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和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和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简介:辣椒素酯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低辣味的辣椒素类似物.其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类物质相似,有抑制脂肪积累和抗氧化等特性.由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味低,与辣椒素相比更易于制作食品添加剂.但是辣椒素酯类物质有水不稳定和热不稳定性,其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降低.所以,含有辣椒素酯的果实适合在成熟之前鲜食.以前的遗传研究表明p-AMT和Pun1两个基因控制辣椒素酯的合成,这两个基因分别表示为A、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果实中含辣椒素酯,辣味较低.本研究在杂交育种中利用p-AMT和Pun1基因的DNA标记选育了一个含有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椒新品种.Murasaki(AAbb)和CH-19Sweet(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都用DNA标记进行了鉴定.p-AMT基因型利用dCAPS标记鉴定,Pun1基因型用SCAR标记鉴定.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aaBB或者aaBb的植株并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MaruSalad.MaruSalad果实的辣椒素酯含量为700μg/gDW.同时MaruSalad的果实比CH-19Sweet大,而且适合鲜食。
简介:我们用辣椒(Capsicumannuum)栽培种(已导入了灯笼椒CapsicumchinenseL^3基因)的种内F2代群体(2016株)和种间F2代群体(3391株)(由灯笼椒与Capsicumfrutescence杂交产生)对灯笼椒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的L^3基因进行定位。通过L^3基因抗性紧密相关的AFLP分子标记的BAC文库的分析,揭示出番茄抗病同源基因12的存在。通过简并PCR技术,对来自35株不同辣椒的同源基因12的部分或全部编码序列进行克隆,且在种间组合中产生了17个遗传标记。图谱显示:L^3基因位于12同源基因标记IH1—04和BAC—end标记189D23M中间,L^3基因定位于包含两个不同BAC重叠群的区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4个和1个无性系组成。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揭示这两个重叠群被约30kb隔开。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和BAC无性系的Southern杂交表明在高度重复序列中富集包含L^3基因位点的区。Southern杂交表明两个BAC重叠群包含多于十个的12同源基因拷贝体。相反,对于种间F2代群体,,重组后代没有结合位点,在种内F2代群体中,该结合位点存在于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7个和2个无性系组成。而且,两个群体间结合位点分配的不同表明在含有L基因位点的区域连锁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