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以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出纯化效果最佳LSA-21型树脂。考察各种因素对树脂吸附、解吸效果影响,优化得到动态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3.12mg/mL,上样量203mL,吸附速率3BV/h,上柱液pH为6,解吸剂乙醇浓度70%,解吸剂用量180mL。在此工艺条件下,吸附率及解吸率平均值分别为91.83%和91.41%,瓦松干浸膏中总三萜成分纯度从9.36%提高到40.56%,因此该工艺可以有效地纯化瓦松总三萜成分。

  • 标签: 瓦松 总三萜成分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 简介:草酸通常被认为是新陈代谢最终惰性产物。近期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草酸(盐)可以被进一步分解,其分解产物又参与了特定生长发育过程及抗生物胁迫反应,因此植物体内草酸(盐)代谢又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就植物体内草酸(盐)生物合成、存在形态及其被分解过程中生理生化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 标签: 草酸盐 形成 降解 作用
  • 简介:硒不但是人类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适当硒处理可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增强植物抗逆性,但是过高硒会损害植物结构,抑制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但对于硒对植物叶绿体及光合作用影响尚未进行过系统总结。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硒是如何通过对叶绿体及光合作用实施调控,进而改变作物品质及植物抗逆性,为合理、安全施用硒肥提供理论依据,使之可以更好地发挥有益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生物学效应。

  • 标签: 植物 叶绿体 光合作用 抗逆性
  • 简介:谷子是中国北方重要杂粮作物,米色是评价谷子品质重要指标,目前关于谷子米色形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选用米色分别为深黄、浅黄、白色和绿色谷子品种各2个,对这8个谷子品种进行了总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米色差异间关系分析,以及分子水平4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在籽粒不同灌浆阶段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CCI指数作为米色测定综合指标,可对不同品种米色差异进行鉴定,且分别与总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对8个品种SiLCYB基因组DNA克隆发现,只有深黄品种JG21中出现序列变异,有两个SNP位点,且第二处单核苷酸变异使相应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精氨酸。SiLCYB表达不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最高,茎中最低。通过对籽粒不同灌浆阶段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SiLCYB另外3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SiLCYBLCYE,SiHYD,SiCCD1)表达分析发现:SiLCYB在大多数品种中表达基本恒定,且β-胡萝卜素积累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SiLCYE在不同品种中普遍呈现出SiLCYB同增同减表达模式,但表达水平低于SiLCYB;同时发现2个降解相关基因(SiHYD,SiCCD1)表达β-胡萝卜素积累在灌浆特定阶段表现出了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推测SiLCYB降解基因SiHYD和SiCCD1共同作用,通过影响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在籽粒中积累,进而影响米色形成

  • 标签: Β-胡萝卜素 米色 SiLCYB 籽粒灌浆 表达模式
  • 简介:稻褐飞虱(BPH,NilaparvatalugensSt#l)是中国和世界稻区最严重水稻害虫之一,发现和利用新抗性基因和进行抗性种质创新对于稻褐飞虱抗性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进行了1200多份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种质对多种BPH生物型抗性鉴定,获得了30份抗性资源,其中6份对分布于世界主要稻区稻褐飞虱生物型1和2、孟加拉、湄公河(越南)、九龙江(越南)、潘特纳加(印度)等6种生物型或其中5种具有广谱高抗性。遗传分析证明了这些种质对BPH生物型2和九龙江生物型抗性受2对重复作用隐性基因控制,对潘特纳加生物型抗性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表明源对不同褐飞虱生物型具有不同遗传机制。普通野生稻材料2183存在2对隐性基因很可能是新发现基因,因为在这些染色体区域还没报道有BPH抗性基因,这两对基因暂命名为bph18(t)和bph19(t)。研究总共培育出143份抗性创新种质和6份抗性品系或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组合,这些优良抗性创新种质为培育抗性新品种建立了坚实基础。更多还原

  • 标签: 普通野生稻 水稻 稻褐飞虱 抗性品种 基因标记 bph18(t)
  • 简介:本研究于2014年采用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选育YNN-N4(Y1)、YNN-N2(Y2)、V3-V1-1(Y3)、Y2F-10(Y4)、Y2F-15(Y5)、Y2F-1(Y6)、V3-2(Y7)、V3-7(Y8)、V3-8(Y9)、V8-10(Y10)、V8-13(Y11)、V8-6(Y12)、V8-2(Y13)共13个PVY品系作为材料,以推广品种K326和云烟97为对照,在PVY发病较重昭阳区太平办事处石渣河社区作田间比较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各品系PVY抗性表现为抗病(R)至高抗(I)。综合各品系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含量、产量、质量特征及抗病性等性状,决定选用YNN-N2(Y2)、V3-V1-1(Y3)、Y2F-15(Y5)、V3-2(Y7)、V8-10(Y10)5个综合特性较优品系,在下一年度进行品系比较小区试验和和小面积生产示范。上述PVY特性较好各品系,一方面可作为抗病育种资源使用,另一方面可在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下继续进行田间种植筛选,以加快PVY品种适宜种植进度。

  • 标签: 马铃薯Y病毒 田间 比较鉴定试验
  • 简介:为了明确黑龙江主栽水稻品种及骨干育种亲本中稻瘟病基因分布情况和利用价值,本研究对102份水稻资源中稻瘟病基因Pid2、Pid3、Pi9、Pi2/Pizt、Pita、Pi5及Pib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他们分布情况和抗病效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02份水稻资源中,Pita和Pi5检出率相对较高,为31.37%和29.41%,其次是Pib、Pi2/Pizt、Pid2和Pid3,检出率分别为18.62%、9.8%、1.96%和1.96%;本研究中没有检测到Pi9。同时,我们发现多基因聚合品种较携带单基因或不含抗病基因品种抗性强;其中龙粳41携带稻瘟病基因最多(4个),表现为抗病。在被检测基因中,Pi2/Pizt、Pita和Pi5对黑龙江水稻稻瘟病抗性贡献都较大,但当Pita和Pi5聚合时对黑龙江省水稻瘟性改良最大。本研究为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基因聚合育种以及瘟基因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黑龙江 水稻资源 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检测
  • 简介:本研究以菠萝叶片为材料,从中克隆到一个可能与菠萝叶刺形成相关基因AcSPL14(Ananascomosussquamosapromoter-binding-likeprotein14)。该基因cDNA全长为1330bp,开放阅读框为1086bp,编码362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AcSPL14蛋白序列具有SPL蛋白家族共有的功能结构域--SBP(SQUAMOSApromoterbindingprotein-like)结构域,且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铁皮石斛(Dendrobiumcatenatum)、月季(Rosachinensis)和麻风树(Jatrophacurcas)SBP序列相似性分别为53%、51%、47%和46%。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构建了pBI121-AcSPL14过表达载体,获得了工程菌。本研究为AcSPL14在菠萝中生物学功能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深入研究菠萝叶刺发生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菠萝 叶刺 AcSPL14 基因克隆
  • 简介: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果实心室数是影响果实大小形状和畸形果发生率重要因素。遗传特性是番茄果实心室数重要调控因素。研究表明,番茄中调控心室形成2个重要基因分别为位于第11条染色体fasciated位点和位于第2条染色体lc位点,两个位点对心室形成作用值分别为37%和12%,同时这两个位点相互之间具有上位性作用。近年来研究者相继对fasciated和lc位点进行了精细定位,发现fas基因(YABBY转录因子)和WUSCHEL基因下游2个SNP调控番茄心室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番茄心室形成相关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分子遗传水平方面的进展,为探究番茄心室形成分子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番茄 心室 fasciated位点 lc位点
  • 简介:近年来,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简述了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发展历史以及除草剂作用机理,分别介绍了EPSPS抑制剂基因、ALS抑制剂基因、乙酰CoA转移酶基因、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细胞色素P450基因和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这6类除草剂基因来源,抗性机理以及目前它们在转基因水稻上应用。最后,对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转基因释放、飘移对生态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转基因水稻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转基因水稻 抗除草剂基因 研究进展 安全性与风险
  • 简介:用高感甘薯茎线虫病甘薯品种徐薯18和高抗茎线虫病徐78-1杂交,得到其F1分离群体。根据连续3年抗病鉴定结果,从中挑选出8个高抗和8个高感茎线虫病株系,构建抗病池和感病池。分别以感池基因组DNA为模板,用225对SRAP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其中77对引物组合在、感池间表现出多态性。通过一组小群体进一步筛选,有4对引物组合被认为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这4对引物组合分别对2个亲本、感池和F1分离群体中65个抗病株系和79个感病株系基因组DNA进行SRAP分析,有2对引物组合(a5b12和a9b11)各获得1个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SP1和SP2,它们甘薯茎线虫病基因遗传距离分别为4.86cM和4.17cM。获得分子标记对克隆抗病基因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甘薯 茎线虫病 SRAP技术 分子标记
  • 简介:葡萄浆果颜色是由花色素苷量来决定,UFGT控制花色素苷合成,Myb相关基因通过时空表达调节UFGT,从而使花色素苷在葡萄发育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表达。不同葡萄品种调节花色素苷合成强度和模式差异造成了有色葡萄品种果皮有多种颜色,白色葡萄品种果皮是由于没有花色素苷合成。Myb相关基因家族主要有八个成员,其中MybA三个种类VlmybA1-1,VlmybA1-2和VlmybA2以及MybB两个种类VlmybB1-1和VlmybB1-2得到了较深入研究。

  • 标签: 葡萄 花色素苷 MYB UFGT 色素形成
  • 简介:抗病品种培育是防治青枯病、根结线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最经济、有效手段。‘浙杂301’是以自育青枯病和根结线虫株系‘T5678161—1—1—2—2’为母本,AVRDC引进青枯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07-0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有限生长类型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母本‘T5678161-1—2—2’系从‘HAWAII7996’‘T9178’和‘斯特番茄’杂交分离后代中经10代单株选择而成。‘浙杂301’于2011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对‘浙杂301’进行农艺性状特征、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特征性状等研究,结果表明‘浙杂301’高产,品质优良,耐贮运,高抗根结线虫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青枯病和番茄花叶病毒病,平均产量可达8.627x10^4kg/hm^4。该品种适合中国长江流域、华南等青枯病、根结线虫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高发地区种植。

  • 标签: 番茄 抗病 杂交 黄化曲叶病毒 品种
  • 简介:白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最主要病害之一。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一条安全有效途径。Pm21是目前最有效白粉病主效基因之一,加快其在小麦育种中应用,对我国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目的在于将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37中白粉病基因Pm21导入农艺性状好、产量较高、较易感白粉病农大系列小麦品种中。在92R137农大系列小麦品种回交一代利用Pm21SCAR1265标记进行检测,筛选山含有白粉病基因Pm21单株,进行辅助育种应用研究,两次回交和两次标记辅助选择,从农大3291/92R137//农大3291:组合后代中选出具有Pm21基冈且产量性状好品系13个,从农大3214/92R137H农大3214^2组合选出9个,从农大3213/92R137//农大3213。组合选出35个,从农大3197/92R137//农大3197^2组合选出8个,从农大3383/92R137//农大3383^2组合选出15个,从农大3308/92R137//农大3308^2组合选出2个共计82个进入初步产量鉴定,根据初步产量结果和农艺性状表现选出9个优系参加2005年秋播产量试验。

  • 标签: 标记辅助选择 普通小麦 白粉病抗性 Pm21基因
  • 简介:为筛选出黄瓜枯萎病相关基因连锁SSR分子标记,以对黄瓜枯萎病为单显性基因母本WIS2757和感枯萎病父本津研2号及其F1、F2分离群体为试材,通过构建、感池对黄瓜枯萎病抗性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278对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在双亲间存在多态性引物102对,进一步通过、感池筛选,获得感池DNA间有差异引物10对。F2感病群体验证,共获得9个黄瓜枯萎病抗性基因(Foc-4)连锁SSR分子标记,并初步将Foc-4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两标记SSR17631和SSR00684之间,距基因Foc-4遗传距离分别为1.0cM和0.9cM,为进一步开发枯萎病分子标记及克隆黄瓜枯萎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黄瓜 枯萎病 抗病基因 SSR系列标记
  • 简介:为研究一株诺丽生真菌M50抗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并鉴定此菌株,本研究对实验室保藏诺丽生真菌M50,采用ITSrDNA测序鉴定生真菌M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细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其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性进行测试;以新暗色柱节孢菌、辣椒疫霉、西瓜枯萎病菌和拟盘多毛孢为指示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其抑菌性进行测试;以肝癌细胞株SMMC-7721、Lewis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为指示癌细胞,采用MTT法对其次生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生真菌M50鉴定为Leptoxyphiumfumago;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3.16±0.22)mm、(12.06±0.31)mm、(7.89±0.17)mm和(11.05±0.22)mm;新暗色柱节孢菌、辣椒疫霉、西瓜枯萎病菌和拟盘多毛孢抑制率分别为50.00%、18.36%、12.35%和46.91%;肝癌细胞株SMMC-7721、Lewis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半抑制浓度分别为45.46μg/mL、53.33μg/mL、80.48μg/mL。说明生真菌M50具有广谱抗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本研究为解决药源问题带来新希望和契机,为开发诺丽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标签: 诺丽 内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抑菌 抗肿瘤
  • 简介:杂种不育性是繁殖隔离一种主要形式,数年来,尽管繁殖隔离在广泛生物体体进化生物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但仅有几个基因在繁殖隔离中被鉴定。亚洲种分为两个亚种,籼稻(indica)和精稻(japonica)。这两个亚种杂交种通常为高度不育,水稻胚一个特殊种群具有广泛亲和性,籼稻和精稻进行回交能产生高度育性杂交种。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图位克隆方法,

  • 标签: 繁殖障碍 杂交种 亲和性 籼稻 调控因子 杂种不育性
  • 简介:β-1,4-葡聚糖切酶(endo-β-1,4-glucanase,EGase)在植物组织生长、开花、果实成熟、器官脱落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一个新水稻β-1,4-葡聚糖切酶家族基因OsGLU16。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位于水稻第8号染色体,cDNA全长1827bp,包含一个1572bp开放阅读框,编码523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同源性分析表明,OsGLU16基因编码蛋白在第54~第516个氨基酸残基区域具有高度保守GH9催化结构域。本研究成功构建了OsGLU16基因过表达载体pCaMV35S—OsGLU16-EGFP,并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植株表型分析表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株系表现为株高和穗长显著下降。本研究初步探明了OsGLU16基因过表达转基因水稻植株表型特征,这为进一步丰富β-1,4-葡聚糖切酶基因家族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β-1 4-葡聚糖内切酶 水稻 OsGLU16 克隆 过表达
  • 简介:质量mRNA分离和纯化是转录组文库构建和基因表达调控等生物学实验前提。为了调取较完整、纯度较高mRNA,本研究采用磁性分离技术调取mRNA,磁性复合微粒通过其表面的功能团oligo(dT)_(25)相偶联,形成杂交体-磁珠复合体,外加磁场来实现mRNA快速分离,并经过不同试剂纯化得到高质量mRNA,用于构建转录组文库。结果表明:mRNA被调取,使用不同缓冲液纯化时对mRNA质量影响较大,多次试验验证:结合缓冲液为2.5mol/LLiCl,洗脱缓冲液采用0.1mol/LLiCl和1%LiDS相结合进行纯化时,检测结果显示文库条带位于400~600bp之间,条带大小符合上机要求。高质量转录组文库构建为高通量测序和基因克隆等实验提供帮助。

  • 标签: MRNA 分离与纯化 转录组文库 磁性复合微粒
  • 简介: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方法,将来自苏云金芽胞杆菌经密码子优化的人工合成酰基高丝氨酸环内酯酶aiiA基因导入花魔芋,以提高魔芋软腐病能力。以花魔芋茎为外植体,通过含有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U1301农杆菌EHA105共培养,将aiiA基因导入魔芋基因组。经过潮霉素两次筛选,得到9块独立抗性愈伤组织,分化,生根,移入温室盆栽成活抗性再生苗34株。对不同抗性愈伤来源T0代再生苗进行PCR检测得到阳性植株比例为62.7%,斑点杂交进一步确认外源aiiA基因已成功地整合到魔芋基因组中。Western杂交显示,aiiA基因在魔芋植株中能正常表达,其最高表达量占魔芋叶片总可溶蛋白0.02%~0.06%。酰基高丝氨酸环内酯酶活性检测表明转基因魔芋叶片蛋白可以降解酰基高丝氨酸环内酯信号分子。

  • 标签: 花魔芋 农杆菌 酰基高丝氨酸环内酯基因(aiiA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