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用LI-6400光合仪在黄土高原中部系统测定了人工沙棘林的各种光合生理指标,主要结果为:叶光强响应曲线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677μmol·CO2·m^-2·S^-1、0.0517mol·mol^-1、7.367μmol·CO2·m^-2·S^-1、71.15μmol·m^-2·s^-1和213.7μmol·m^-2·S^-1。CO2浓度响应曲线参数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及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150.00μmol·mol^-1、506.834μmol·mol^-1、-1.100μmol·CO2·m^-2·s^-1、0.0063mol·mol^-1和3.01μmol·CO2·m^-2·s^-1。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左偏单峰曲线,峰值在10:00~12:00时。沙棘的ETR变化与光合速率同步,最大荧光产量Fm'在叶片转入黑暗后逐渐上升,17min左右趋于稳定;qP和qN变化不明显;当光适应的叶片转入黑暗下之后,NPQ开始下降,25min左右达到稳定。沙棘荧光强度响应曲线变化与其普通光强响应曲线类似,参数暗呼吸速率、光的补偿点、光的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其值分别为-0.511μmol·CO2·m^-2·s^-1、14.72μmol·m^-2·s^-1、259.6μmol·m^-2·s^-1、8.494μmol·CO2·m^-2·s^-1和0.0347mol·mol^-1。沙棘叶片荧光CO2响应曲线与普通光源CO2响应曲线变化规律相似,荧光CO2响应曲线参数暗呼吸速率、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以及羧化效率分别为-0.0914μmol·CO2·m^-2·s^-1、87.12μmol·mol^-1、745.212μmol·mol^-1、17.90μmol·CO2·m^-2·s^-1和0.0077mol·mol^-1。
简介: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核算对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至关重要。文章以截止2008年底吴起县沙棘造林取得的成绩为基础,估算了增加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在退耕期间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吴起县沙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核算后的总生态价值为803020.31万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为193239.39万元,保育土壤价值为322519.73万元,固碳制氧价值为222247.90万元,净化环境价值为2759.07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为23343.81万元,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为38910.40万元。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简介:为在黄土高原大面积建造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笔者于1975~2002年的28年间,在半干旱黄土区的吴旗、安塞和固原县进行了沙棘和环境关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具有特殊的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沙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其值为1.21~1.53g·m-2·mm-1,是荒山植被的3.1~5.8倍.沙棘耗水较经济,在半干旱的黄土区荒山种植,它能有效地利用水、土资源.测定沙棘水势较低,蒸腾强度较稳定,蒸腾耗水较大,吸水量较大,束缚水和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较高.观察沙棘叶和根的形态解剖学特性看出沙棘耐干旱、耐水湿和调节蒸腾作用较强.沙棘在半干旱黄土区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明显.沙棘通过其茂密的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层形成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结构,对林下小气候、土壤水分、养分及生物多样性有良好影响.与荒坡测定对比,第2、3和4龄沙棘林地,径流量分别减少66.2%、65.9%和78.2%,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39%、37.8%和47%.5龄以上的沙棘林,一般无侵蚀沟和滑坡发生.沙棘是适应黄土高原的优良树种,具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简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土地退化、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现状,揭示了其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显著成效。尽管如此,当前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生态系统的不完整性、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问题的本质,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包括优化生态工程设计、强化区域协同、完善政策法规以及提升科技支撑。这些对策旨在提高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促进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综合实施这些策略,有望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更为强大的动力。
简介:本文以砒砂岩地区沙棘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棘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对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造林工程8年后,沙棘林地表层土壤的总孔隙度比荒坡地提高7.4%,土壤粘粒含量占49.15%,比荒地增加了75%;〉5mm的大团粒含量为43.38%,是荒地的2.99倍,有机质含量为13.92g/kg,是荒地的3.68倍;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别为荒地的1.72倍、1.13倍与1.36倍,有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为荒地的4.54倍、3.29倍与7.6倍。说明沙棘造林使造林区的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沙棘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突出,可有效降低该地区降雨对土壤的侵蚀和地表径流的冲刷。
简介:实施10年(1999-2008年)的中国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在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砒砂岩区新增沙棘保存面积1642.83km2。本文选用了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评价了这一浩大的沙棘单项生态工程的环境资源价值。估算的工程结束年(2008年)沙棘环境资源价值为100.17亿元,为工程总投资2.7亿元的37.1倍。文中建议,保育土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具有外部经济性的指标,其价值可以通过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征收有关税收来实现;而固碳制氧目前已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可通过开展国际碳贸易来得到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