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肌张力低下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肌张力低下型小儿脑瘫脾肾虚弱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治疗期间患儿均脱失2例。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次/d,每周6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1次/d,每周6次;2组均治疗1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股四头肌肌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股四头肌肌力、GMFM评分均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能明显提高肌张力低下型小儿脑瘫脾肾虚弱型的肌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干预不良喂养方式对2~6岁厌食症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科门诊确诊为厌食症伴不良喂养方式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55例和非干预组145例。干预组给予不良喂养方式的纠正,非干预组口服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身高和体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6.75%,高于非干预组的76.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幅大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身高、体质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体质量增幅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增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的喂养方式是引起小儿厌食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确识别和纠正不良的喂养方式,尤其是纠正过度喂养,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一个重要措施。
简介: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训练对4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素针剂注射,4U/k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后观察2组患儿的肌张力,肘、膝关节伸展度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各级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关节伸张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关节伸张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足背屈曲角角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足背屈曲角角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降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改善患儿肘、膝关节的伸张度和踝关节活动度。
简介:目的观察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shworth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综合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64.29%,治疗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痉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可明显提高患儿的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改善Ashworth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对雌性性早熟大鼠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6日龄同窝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N-甲基-DL-天冬氨酸(NMA)诱发建立性早熟动物模型,分别测定血清LH,E2水平。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可降低性早熟大鼠血清中LH,E2水平;小剂量组与大、中剂量组血L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调节性早熟大鼠血LH,E2水平存在量效关系。结论:知柏地黄丸可以抑制NMA诱发雌性大鼠性早熟的发生及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LH,E2水平的表达。
简介:目的观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改善脑代谢、换血、输注蛋白、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运动疗法、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摄食障碍4例(13.33%),语言障碍2例(6.67%),听力障碍1例(3.33%),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不随意运动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目的观察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诊断标准的患儿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基础治疗加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对照组41例予基础治疗加思密达治疗。治疗3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大便分泌型IgA(sIg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止泻时间为(2.41±0.37)d,对照组为(3.55±0.43)d,2组平均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大便sIgA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患儿患轮状病毒肠炎时,大便sIgA水平下降,泄泻合剂灌肠能激发肠道组织产生更多的sIgA,加快清除病毒,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病情加重、皮疹等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辅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就诊的TD肝郁脾虚型患儿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予阿立哌唑片口服,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1剂/d,早晚分服。2组均1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为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41%,治疗组为1.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辅助治疗儿童TD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消食开胃方联合推拿治疗脾胃气虚型儿童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中药健脾消食开胃方内服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且治疗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消食开胃方联合推拿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