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注射液中铝含量进行了评价。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注射液中铝离子浓度。结果:不同注射液中铝离子浓度存在很大差异。结论:有必要对注射液中铝浓度进行监测。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硫酸铝注射液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和肌肉注射后的全身吸收,以及注射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兔耳静脉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1mg/kg(以无水硫酸铝计)和股四头肌注射80mg/kg(以无水硫酸铝计),耳静脉采血,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铝浓度,并常规测定血生化指标。结果:静脉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后,硫酸铝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t1-2β为(1.08±0.46)h,AUC0→21h为(1.52±0.92)mg·h·L^-1(n=5)。股四头肌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后,血铝浓度略有升高,但不明显,不能进行药动学参数分析。采用梯形法计算AUC,平均AUC0→24h为(2.93±1.82)mg·h·L^-1(n=5),复方硫酸铝注射液肌肉注射后铝的生物利用度约为2.41%。血清生化指标除偶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肌肉注射组肌酐水平缓慢下降,其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复方硫酸铝注射液静脉注射后血液中清除速率快,局部注射后全身吸收量很低,是一种安全的新制剂。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进行单纯口服奥美拉唑以及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对两种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探讨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5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按照单双数抽签分组法分为2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额外联合磷酸铝凝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60%(P0.05),治疗后前者IL-6和GAS水平明显低于后者(P
简介: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胆汁反流、胃内炎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胆汁反流改善总有效率为97.14%、胃内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97.14%,均高于对照组的74.29%、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性分析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应用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针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150例),研究期间患者平分两组展开治疗,研究组治疗时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参照组治疗时采用铝碳酸镁治疗,并对不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研究组远远高于参照组,分别为73(97.33%)、60(80.00%),差异化明显(P<0.05);两组患者胃内胆汁变化:治疗前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参照组各项数值组间差异较明显,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应用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患者临床胃内胆汁变化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