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药学干预手段对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2021年1-12月开具的500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为对照组,以2022年1-12月开具的500张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方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干预,而干预组增加药学干预,并将两组的处方合格率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以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等方面,干预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到规范麻醉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中,可以明显地提升用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进一步完善空安瓿回收也有所帮助,非常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 规范管理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药学干预用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21.01-2022.01期间我院未开展药学干预,选取此时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处方400份进行分析,为参比组。在2022.02-2023.02期间我院开展药学干预,选取此时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处方400份进行分析,为干预组。比较二组管理效果。结果:在管理后,干预组的管理服务水平高于参比组,且用药处方不合格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开展药学干预,可以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处方合格,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推荐普及。

  • 标签: 药学干预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管理服务水平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并不意味着零风险,其安全具有相对性,这意味着对于药品风险的管理应该融合在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2019年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着重强调对药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而提升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本文结合2019年修订药品管理法来探讨药品风险干预措施的实施主体、分类及其意义。

  • 标签: 药品 药品风险 干预措施
  • 简介:本文通过描述药品信息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阶段的药品信息,讨论药品信息与药品安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及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药品信息 药品安全 安全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为提高监测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干预后上报的ADR报告,按报告人、报告时间、ADR累及系统/器官、ADR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ADR全年上报数量由87例增加到161例,医生上报比例由干预前的17.2%增加到77.0%(P<0.001),上报时间由干预前集中在ADR发生7d后(64.4%)缩短为集中在ADR发生3d以内(57.8%)。干预前、后常见的ADR累及系统/器官均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分别为49.5%和37.1%)。临床药师干预后未出现ADR转归不详的报告。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以促使ADR的上报更及时、规范,减少漏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干预 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药品破损原因,并制定减少破损的相应对策。方法:记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IVAS2016年每季度药品破损情况,分析容易造成破损的各个环节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和结论:药品破损与运输操作、领药计划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有关。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药品破损率。通过相应的整改,药品破损率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1‰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破损 干预对策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 记录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20年每季度药品破损情况,包括破损药品的种类、数量以及占比。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造成药品破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药品破损由于运输操作、领药计划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引起。本院药品破损率从第一季度的0.075%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03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破损问题,确保药品安全,提高调配效率。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破损 干预对策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的注册管理,相对关键。对药品进行注册,是一种由法律程序而引起的对药品进行知识产权依法进入实质性保护的必经程序。制药企业对药品注册管理,需要重点做好对研发生产新药的注册管理。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注册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临床麻醉药品管理过程中采用药学干预方法,观察该种管理方法对规范科室麻醉用药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的麻醉患者1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和二组,分别采用药学干预管理和常规麻醉药品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法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麻醉药品使用不合理率、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中,一组分别是0.50%、0.33%,二组分别是3.50%、3.16%,(x2=14.623,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医院规范科室麻醉用药时采用药学干预管理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药品管理 麻醉药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药师实施合理用药有效干预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21年1月-2021年4月期间采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筛选120例纳入对照组,未接受用药干预;从2021年5月-2021年8月中筛选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所选患者均接受合理用药干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有效 干预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不可预测,可对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如何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成为医护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药学干预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 探讨药学干预措施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前后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进行统计,通过分析相关数据,了解药学干预措施的作用。结果 采用药学干预措施后,部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药学干预措施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值得推廣应用。

  • 标签: 药学干预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9年—2022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抗菌药物收集到的14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52.70%);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最多(占76.42%);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10例。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 要】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药品需求就是其中之一,这就间接的促进了药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零售药店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在零售药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零售药品库存药品养护方面的问题作为突出,这就需要有关药店能够提高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强药品的养护,以真正提高养护水平,保证药品的质量。而如何做好零售药品在库药品养护工作就显得极为关键。

  • 标签: 零售药品 在库药品 养护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归类的方法,加强药品监管制度的建立,找到一条合适我院药品管理的途径。方法对我院的现有药品进行合理的归类及加强药品监管制度的制度及完善。结果经过药瓶的合理分类置放以及对我院的药品监管制度的完善,加强了对处方药的管理,提高了我院的工作效率。结论药品的分类管理可以保证公众用药的安全,加强药品的监管制度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促进我院的工作效率及水平。

  • 标签: 药品合理归类 药品监管制度 药品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市场的有力促进下,对医药监管的需求愈来愈高,在保障病人安全用药、加强医药监管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难以比拟的功能与优势,已受到了企业内在的重视。做好医药监管,应该能够及时发现难题并解决,要满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范规定,实现医药经营和监督管理的有效运行。本章重点针对当前医药监管状况以及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力求给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性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和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药品的种类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药品的质量问题不仅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到制药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药品质量监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制药厂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方法,为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确保每一批药品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 标签: 药品质量 监督管理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