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药学干预手段对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2021年1-12月开具的500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为对照组,以2022年1-12月开具的500张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方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干预,而干预组增加药学干预,并将两组的处方合格率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以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等方面,干预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到规范麻醉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中,可以明显地提升用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进一步完善空安瓿回收也有所帮助,非常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为提高监测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干预后上报的ADR报告,按报告人、报告时间、ADR累及系统/器官、ADR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ADR全年上报数量由87例增加到161例,医生上报比例由干预前的17.2%增加到77.0%(P<0.001),上报时间由干预前集中在ADR发生7d后(64.4%)缩短为集中在ADR发生3d以内(57.8%)。干预前、后常见的ADR累及系统/器官均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分别为49.5%和37.1%)。临床药师干预后未出现ADR转归不详的报告。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以促使ADR的上报更及时、规范,减少漏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 记录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20年每季度药品破损情况,包括破损药品的种类、数量以及占比。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造成药品破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药品破损由于运输操作、领药计划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引起。本院药品破损率从第一季度的0.075%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03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破损问题,确保药品安全,提高调配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9年—2022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抗菌药物收集到的14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52.70%);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最多(占76.42%);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10例。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简介:摘要:在市场的有力促进下,对医药监管的需求愈来愈高,在保障病人安全用药、加强医药监管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难以比拟的功能与优势,已受到了企业内在的重视。做好医药监管,应该能够及时发现难题并解决,要满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范规定,实现医药经营和监督管理的有效运行。本章重点针对当前医药监管状况以及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力求给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性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