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通过与根尖牙乳头来源细胞(APDCs)相比,鉴定其中干细胞/祖细胞的放射学特性。方法:从新鲜拔除的具有未成熟根尖的人类第三磨牙中分离APDCs,运用神经球培养技术,制备含有大量干细胞/祖细胞成分的多能性细胞团。经1射线照射后,对牙乳头球形成细胞(PSFCs)和APDCs进行放射敏感性和硬组织形成能力分析。

  • 标签: 乳头细胞 放射学 敏感性分析 根尖 人类 放射敏感性
  • 简介:合垫舌簧矫治器矫治合刘鸿翎对多数乳牙,替牙期的矫治,临床上常使用上颌垫舌簧矫正器。笔者在临床中注意到上颌垫的作用,并进行了73例上颌垫舌簧矫正器矫治的临床观察分析。1.临床资料73例使用上颌垫舌簧矫正器矫治的病例,年龄4—12岁。均为乳牙或替...

  • 标签: 矫治器 矫正器 替牙期 矫治效果 支抗 正畸科
  • 简介:病史:患者,男,孪生兄弟,14岁。主诉,“地包天”要求矫治。身体健康。在9岁半时兄弟俩曾经因为“地包天”采用了活动矫治半年。其母及外祖父有前牙[牙合]。

  • 标签: 前牙反[牙合] 活动矫治 孪生兄弟 身体健康
  • 简介: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19例安氏Ⅲ类骨性错的患者,治疗最短6个月,最长15个月,平均10.5个月。比较矫治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表明,前方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效果,从而,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矫治后有比较好的面形,为二期牙齿矫治打下基础

  • 标签: 前方牵引 X线头影测量
  • 简介:作者应用三联别针簧矫正个别前牙颌6例,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附图三联别针簧的临床应用1、适应征:间隙足够的2-2个别前牙为首选;间隙不够者需在三联别针簧上焊推簧开拓间隙。2、矫治方法:见附图。①11唇面中1/3用树脂贴内径为0.5mm的针管长约...

  • 标签: 三联别针簧 反 生长发育 前牙反 矫正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替牙期前牙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如不及时矫治,有可能使畸形向骨性错发展的可能〔1〕;以往多采用上颌垫矫治器进行矫治,但对于反覆浅的患者,双曲舌簧唇向开展上切牙虽可使得以矫正,但有可能使上切牙更趋唇倾,并有使上切牙成对刃或浅开的可能,使...

  • 标签: 2×4技术 替牙期 矫治方法 上切牙 反 固定矫治器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会导致牙龈及牙周组织发生不同的改变。目前,这种具有特定发病过程,病情进展,以及对治疗呈现抵抗性的牙周病越来越多。临床上伪膜型或口疮型念珠菌病,以及所谓的乳头状增生可能是真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感染好发于颊,腭,舌背及口角区,很少累及牙龈及牙周组织。免疫功能缺陷会导致病毒的活化和感染。复发性坏死性溃疡可能是I型或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而明显局限型溃疡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口腔卡波济氏肉瘤最初表现为蓝色或红色斑点,继而转变成为蓝色,有时像淋巴瘤样或淋巴管瘤样的外生性肿瘤。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 简介:引言近来,新的干细胞来源及有效分离方法时有报道,并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目前尚不清楚何种类型的干细胞最适合临床靶向治疗。对这些细胞的性质以及它们特有的分化倾向仍缺乏了解,这会妨碍它们治疗潜力的发挥。因此,搞清它们特有的基因表达谱,对今后成功进行细胞治

  • 标签: 细胞内 分化 干细胞来源 人类 牙髓 恒牙
  • 简介:在牙齿拔除时实施拔牙窝增高术已被许多学者所推荐.因为成功的拔牙窝增高术可能会减少或避免将来进行牙槽嵴顶骨手术的需要。本文在此介绍一种拔牙窝增高术的操作过程.并描述其组织学、组织形态学的研究发现。5名患者(3名男性,2名女性;平均56岁)参加本研究.包括7个研究位点。应用可溶性多孔钙化的同种异体骨充填拔牙窝至骨嵴顶(位于软组织表面下2mm),并应用生物可吸收性胶原伤口敷料覆盖创口表面。术后5~6个月.从拔牙窝中心提取活体组织进行检查。活检的组织学评价显示多孔钙化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区内.存在骨小梁的形成与重建,且无炎症征象。样本的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平均68.5%为新生骨,3.8%为剩余植入骨材料颗粒.27.7%为结缔组织或骨髓。此外.新生骨和结缔组织被观察到与剩余的植入骨材料紧密结合。这些数据显示人类钙化骨和可吸收性胶原伤口敷料的联合应用适用于拔牙窝增高术。然而,仍需要大样本量的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该发现。

  • 标签: 同种异体骨移植 组织学评价 拔牙窝 钙化 人类 生物可吸收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29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及28名正常青少年咀嚼肌肌电图的检查,发现唇腭裂术后患者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如下:(1)姿式位时嚼肌、颞肌肌电活动增大;(2)ICP大力咬合时嚼肌、颞肌肌电活动较弱,患者咀嚼功能低下;(3)边缘运动中肌肉活动不协调;(4)嚼、颞肌SP延长;(5)各种功能运动中,两侧嚼、颞肌肌电活动对称性差。

  • 标签: 唇腭裂 反合 肌电图
  • 简介:引言尽管有报道认为间质细胞性因子(SDF)-1α/CXCR4轴存在于牙髓组织中,但关于牙髓干细胞(DPSCs)中该轴的调控知之甚少。本研究目的就是要搞清炎症或组织缺氧状态对牙髓细胞中的SDF-1α/CXCR4轴是否有调控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SP刺激原代牙髓细胞

  • 标签: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牙髓细胞 调控作用 人类 SDF-1Α 牙髓组织
  • 简介:后牙(牙合)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引起关节、肌肉、咬合等方面的功能和结构改变,从而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本文针对后牙(牙合)的病因和机制及其导致颞颌关节的功能和结构性改变,后牙(牙合)与TMD的症状和体征的关系及早期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回顾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 标签: 后牙反(牙合) 颞下颌关节 咀嚼肌 下颌运动
  • 简介:1、病历报告患者×××,男,11岁。检查:恒牙,6666,33缺失,4224各2mm间隙,55畸型中央尖,66完全近中,66近中尖对尖,前牙反覆Ⅲ°,反覆盖Ⅱ°,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面中1/3明显凹陷。下颌可后退至对刃。诊断:毛氏Ⅱ1+Ⅲ2,...

  • 标签: 牙反 固定矫治器 尖牙 发育期 全口 正常位置
  • 简介:一例前牙伴重度牙列拥挤的矫治报告黄素华,杨四维左:矫治前右:矫治后附图矫治前后模型比较一、病例报告患者杨×,女,12岁,因"地包天和牙不齐"求治。临床检查:,唇向低位,埋伏阻生,上前牙段和及拥挤,上颌前部基骨发育不足,下前牙唇倾,反覆Ⅱ度,中性,...

  • 标签: 牙列拥挤 矫治前后 上前牙 反合 病例报告 远中移动
  • 简介:患者女,15岁。主诉:前牙开(牙合)。一、临床检查1.口外:面部不对称,下颌右偏,凹面型,高角,面下1/3过长。2.口内:双侧磨牙关系完全近中,全牙列(牙合),二、X线检查侧位片显示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高角,开(牙合)。正位片显示下颌右偏。左手腕显示:Fishman骨骼成熟指数SMI为11。

  • 标签: 下颌第二磨牙 手术矫正 畸形 骨性 拔除 面部不对称
  • 简介:为了了解下颌联冠斜面导板与固定矫正器(Edgewise技术)联合应用于早期前牙的疗效及对颅面生长、颞下颌关节等方面的影响,对42名以该法矫治的前牙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固定矫治技术中应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托槽脱落、有利于前牙颅面生长型向正常方向转化、且不会对TMJ和牙齿松动产生不良影响的优点,能够产生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 固定矫技治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舌刺纠正不良舌习惯并联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过度生长矫治前牙[牙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Ⅲ类前牙[牙合]患儿24例,全部病例均设计应用舌刺破除不良习惯并消除舌对下牙弓的异常推力,配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的过度生长。结果24例患儿均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舌不良习惯及不良位置得到了纠正,前牙[牙合]解除,后牙咬合关系良好,达到了治疗[牙合]和改善面部美观的目的。结论舌刺能有效纠正舌不良习惯及不良位置,去除了舌对下牙弓的异常推力,配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过度生长,是矫治安氏Ⅲ类前牙[牙合]的可行的矫治方案。

  • 标签: 前牙反[牙合] 畸形 舌不良习惯 舌刺 阻断性矫治
  • 简介:目的探讨Beta角判断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牙合]患者颅面矢状关系的可靠程度。方法应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牙合]患者的Beta角、ANB角、Wits值和APDI指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和变异程度分析。结果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牙合]患者Beta角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ta角与ANB角、Wits值和APDI指数显著相关(P〈0.05),但变异较ANB角和Wits值小,与APDI指数接近。结论Beta角可准确评价前牙[牙合]患者的颌骨矢状关系。

  • 标签: Beta角 前牙反[牙合] 头影测量 矢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