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伐昔韦联合加巴喷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伐昔韦、甲钴胺胶囊及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加巴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随访4个月。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2例、头昏乏力5例、眩晕2例、恶心3例。结论伐昔韦联合加巴喷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疗效满意,可防止PHN的发生。

  • 标签: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伐昔洛韦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更昔韦注射液(GCV)与阿昔韦(ACV)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检索时间始于建库、截至2018年6月的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重庆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纳入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应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GCV治疗组1394例,ACV治疗组13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脉输注GCV治疗带状疱疹优于静脉输注ACV,其总有效率(Z=10.75,P<0.01)、止痛时间(Z=8.76,P<0.01)、止疱时间(Z=8.74,P<0.01)和结痂时间(Z=7.40,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注GCV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静脉输注ACV。

  • 标签: 更昔洛韦注射液 阿昔洛韦注射液 带状疱疹 META分析
  • 简介:麻风病作为一种处于低流行状态下的传染病,目前已经十分罕见。本文报道1例特殊的麻风病患者,在诊治的过程中出现血疱、脓疱,后继发大面积溃疡,最后确诊为麻风病并瘤型麻风伴露西奥现象的Ⅱ型反应。

  • 标签: 瘤型麻风 露西奥现象 Ⅱ型反应
  • 简介:我科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应用更昔韦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韦治疗带状疱疹做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带状疱疹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 简介:脉管性疾病是一类良性先天性脉管性病变的统称,可累及多个系统和脏器。复杂型血管性肿瘤和脉管畸形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毁形性损害、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脉管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但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西罗莫司是一种mTOR特异性抑制剂,近年来用于治疗复杂性脉管性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文中对西罗莫司治疗脉管性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经验,如用药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概述,旨在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选择。

  • 标签: 脉管畸形 血管性肿瘤 血管畸形 西罗莫司 雷帕霉素 临床应用
  • 简介:背景:银屑病的严重类型,如红皮病型银屑病,可能伴较高的病残率与病死率。目前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方法有限且令人不满同时伴随器官特异性毒性反应。近来,一类新型靶向生物治疗制剂涌现出来。依那西普是一种竞争性抑制人类TNF-α的重组融合蛋白。依那西普在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和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目的:评价依那西普为期24周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10例患者,其中8例男性,2例女性,接受依那西普25mg/次、2次/周的皮下给药治疗。用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0~72分)评估疾病的严重性。结果:依那西普耐受良好且疗程结束后显著降低疾病的严重性。24周后,PASI平均评分由39.1(基线)减至5.1。在第12周,10例患者中的5例(50%)获得PASI评分自基线大于75%的改善。在第24周,10例患者中的6例(60%)获得或维持PASI评分自基线大于75%的改善,而2例患者(20%)维持50%一75%的改善。结论:在本研究中,依那西普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为当前治疗提供了一项安全、方便的选择。

  • 标签: 红皮病型银屑病 依那西普 前治疗 PASI评分 银屑病性关节炎 生物治疗制剂
  • 简介:目的观察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且中医辨证分型为血虚风燥的1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西替利嗪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78.3%,对照组为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客观症状4级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0.05),治疗6周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地黄饮子 西替利嗪
  • 简介: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用盐酸曲唑酮、西地那非加心理治疗与体能训练治疗早泄40例,方法为同房前2小时口服盐酸曲唑酮50mg,前1小时口服西地那非50mg,结果治愈28例,改善8例,无效4例,治愈率达61%,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盐酸曲唑酮 西地那非 治疗 早泄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对照组单用强脉冲光治疗,每2周治疗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每周复诊1次,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4、6、8、10周时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中度痤疮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中度痤疮的选择方案。

  • 标签: 强脉冲光 夫西地酸 中度痤疮
  • 简介:目的:总结并探讨口服普萘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1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所有患儿均做好给药前的安全性评估及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服药剂量及方法适当,用药期间均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观察治疗效果,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21例患儿均在服药48~72h后瘤体颜色变浅,体积不同程度缩小,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并发症。结论:治疗前详细的护理评估和健康宣教,正确的配药和给药方法,针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对症护理和监护,能为口服普萘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 标签: 普萘洛尔 血管瘤 护理
  • 简介: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瘙痒,风团等特征。由于其病因复杂,造成临床上根治很困难。H1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规药物,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远期疗效。近年来,我们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肤痒颗粒 左西替利嗪 法莫替丁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探讨伐昔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伐昔韦片0.3g,每日2次,甲钴胺胶囊500μg,每日3次,连用10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 标签: 伐昔洛韦 复方甘草酸苷 带状疱疹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伐昔韦联合UVA和UVB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并报告护理体会。方法: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伐昔韦片0.3g/次,每日2次,同时联合UVA、UVB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60例单用伐昔韦治疗,剂量、方法同治疗组。共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有效率、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1月后比较两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治疗中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注重眼部、皮肤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统计方法采用礸2检验及t检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礸2=6.21,P<0.05);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8.33%)比对照组(21.67%)明显降低(礸2=5.39,P<0.05);治疗组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7、5.86、11.32,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伐昔韦联合UVA和UVB治疗带状疱疹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起效快,并能有效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标签: 带状疱疹 UVA NB-UVB 护理
  • 简介:目的随访和观察29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尔治疗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口服普萘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儿29例,年龄52d~11个月。普萘尔2.0mg(/kg·d),分3次餐后口服,服药4~6个月后停药。结果口服普萘尔后平均1周,瘤体颜色开始变淡、萎缩变软。治疗3个月后,大部分瘤体明显萎缩。治疗6个月时,瘤体基本消退,表面遗留毛细血管扩张。停药后1个月,6例患儿出现血管瘤复发,且年龄均〈11个月。继续给予原方案治疗约3个月,瘤体显著萎缩,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口服普萘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良好疗效。患儿血管瘤复发现象可能与停药后血管瘤仍处于增生期有关,停药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继续增生,异常血管再次形成,血管瘤复发。

  • 标签: 血管瘤 婴幼儿 普萘洛尔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加巴喷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组(20例)予以电子灸联合服用加巴喷治疗,对照组1(20例)仅口服加巴喷治疗,对照组2(20例)仅应用电子灸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χ^2值分别为4.12、5.00,P值均〈0.05);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后1周、2周、1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P值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1、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电子灸联合加巴喷治疗PHN的疗效高于单用加巴喷或者电子灸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灸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简介:目的:评价中药熏蒸配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均用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对治疗慢性湿疹急性发作可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中药熏蒸 慢性湿疹 急性发作
  • 简介: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我们对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刺络拔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刺络拔罐 西替利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