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已有报道认为Sweet综合征(SS)与恶性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和药物多种因素有关。材料和方法:作者对在自己科室就诊淋巴水肿部位发生SS样皮损患者进行了回顾,记录和分析了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作者报道7例曾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内乳腺癌外科手术后女性患者。其中6例应用他莫昔芬。所有患者均有与SS一致几种皮损,主要位于因乳腺切除术后发生淋巴水肿肢体部位及同侧胸壁、躯干和背部。其中1例出现大疱性损害。3例皮损自行缓解,2例经抗生素治疗,1例经皮质激素治疗,1例经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乳腺切除术后淋巴水肿部位发生红色痛性斑块应考虑为Sweet综合征罕见表现。作者在文献中仅发现3例类似报道。尽管该现象发病机制难以解释,但被认为可能与免疫监视功能缺陷有关。

  • 标签: SWEET综合征 淋巴水肿 切除术后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皮质激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选择不同时机清痂皮肤护理对皮损愈合影响。方法:对38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为对照侧和观察侧。对照侧结痂部位患者入院时全部进行清痂护理。观察侧清痂时间根据结痂性质决定,黄色腐烂结痂部位在入院后立即清痂护理,褐色硬痂部位在入院后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3天后再分次清痂护理,观察患者住院治疗14天后身体两侧皮损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4天后对照侧皮损愈合有效率为55.26%,观察侧皮损愈合有效率为84.21%,两侧愈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P<0.01)。结论: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3天后对硬痂进行分次清痂皮肤护理,可以缩短皮损愈合时间,提高皮损愈合率。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皮肤护理 皮损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诱发妇女罹患乳腺癌危险因素。方法:对256例诊断为乳腺癌,年龄在23—54岁之间妇女,经五家参研医院及2家病例支援医院病理证实乳腺癌者,进行“乳腺癌钼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相关因素多中心研究”调查表问卷调查。结果:乳腺钼靶X线机诊断乳腺癌或高度疑为恶变者,后经病理证实256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统计,列出十大项主要因素作为研究与乳腺癌发病可能有关关系:(1)家族史;(2)婚姻与生育;(3)生殖因素;(4)哺乳;(5)月经紊乱;(6)甲亢;(7)口服避孕药;(8)生活习惯;(9)长期穿戴胸衣紧缩;(10)压抑感情或冲动性格。结论:家庭成员中(母亲、姐妹)有惠乳腺癌妇女其发病率较一般高。未婚未育或已婚未育妇女患乳腺癌比例要高。女性月经初潮越早、闭经越晚,乳腺癌危险性越高。发现乳腺癌中只有92例有哺乳经验,占36%,认为哺乳可以降低卵巢功能;反之,升高会增加患乳癌风险。月经紊乱,反映妇女内分泌失衡,也算风险之一。“甲亢”认为是激素水平异常,也是致乳腺癌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关系比较复杂,在256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30例服用过此药,占90%。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致乳腺癌因素。长期穿戴紧缩胸衣,影响乳房血液、淋巴循环,至营养及“排毒”受阻,也是易惠乳腺癌因素。精神因素将直接影响健康与否,这是不容置疑事实,乳腺癌也不能例外。

  • 标签: 乳腺癌 易患因素 女性
  • 简介:目的:研究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微创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性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接受治疗11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以抽签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予以MPCNL治疗,对照组为开放性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对患者性功能影响。结果:治疗结果显示:(1)观察组在手术时间(58.59±31.79)min、手术出血量(201.66±22.54)mL、住院时间(5.12±1.29)d、并发症出现率(11.00%)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01.32±27.46)min、手术出血量(408.54±35.16)mL、住院时间(8.49±2.34)d、并发症出现率(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10%、91.38%,观察组略高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勃起功能、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满意度及性功能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性欲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采用MPCNL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抑制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单通道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性功能
  • 简介:目的: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9细胞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血清固定免疫机制关系。方法:收集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5例)、正规驱梅治疗后血清转阴者(8例)及正常对照者(1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9细胞比例。结果:血清固定组Th9细胞比例较血清转阴组和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P〈0.001;Z=-3.40,P=0.001);血清转阴组Th9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稍高,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Z=-1.03,P=0.301)。结论:Th9细胞可能通过一系列免疫过程参与了血清固定发生发展,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 标签: 梅毒 血清固定 TH9细胞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对男性不同部位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在治疗中进行心理干预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6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分成生殖器组和非生殖器组,应用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ECA10)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器组CECA10情感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生殖器组得分(P〈0.05),而性活动维度则无差异(P〉0.05);在SCL-90各因素中,生殖器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总分较非生殖器组低(P〈0.05);SCL-90总分与CECA10总分呈负相关(r=-0.654,P〈0.01)。结论不同部位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心理治疗,会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转归。

  • 标签: 尖锐湿疣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男性
  • 简介:目的:探讨孕前规范驱梅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孕期是否需要驱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无系统感染梅毒血清固定育龄妇女临床资料,按妊娠期是否接受驱梅治疗分为治疗组(A组)和未治疗组(B组),比较其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共收集了68例患者,A组46例,B组22例,两组患者足月产分别有44例(95.65%)和21例(95.45%),早产分别有2例(4.35%)和1例(4.55%),低体重儿两组各有1例(2.2%、4.5%),两组均无先天梅毒儿出生。两组在足月产、早产、低体重儿、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孕前经过规范驱梅治疗育龄妇女,如果没有合并系统感染,妊娠期在密切随访下可能无需予驱梅治疗。

  • 标签: 梅毒 妊娠 血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限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关系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剖宫产后至再次妊娠时限不同分为A组19例(间隔时限≤3年),B组26例(间隔时限3-6年),C组20例(间隔时限6-9年),D组15例(间隔时限〉9年),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值和阴道试产成功率,及不同方法对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测量。结果:通过对各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检测发现,四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组患者采用阴道试产成功例数发现,四组患者在阴道试产成功率比较上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组采用阴道试产失败患者再采用剖宫产手术,发现在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和缩宫素用量比较上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切口愈合不佳和新生儿窒息例数上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限在3年左右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最佳,适合再次分娩,但是时间越长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越薄,就会降低阴道试产成功率。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时限 子宫下段肌层厚度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移位联合腹膜阴道延长对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性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卵巢移位及腹膜阴道延长。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女性性功能质量,干预前后两组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时患者阴道长度、开始性生活时间及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性欲望、性兴奋、性高潮、疼痛、阴道潮湿和性满意度6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功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gM、IgG和IgA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IgM、IgG和IgA水平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开始性生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尿潴留、卵巢功能减退、术后阴道狭窄及骨质疏松整体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移位联合腹膜阴道延长能有效提高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因临床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并发症。

  • 标签: 卵巢移位 腹膜阴道延长 卵巢癌 免疫功能 性生活质量
  • 简介:皮赘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肥胖人群身体屈侧最常见良性毁容性肿瘤,女性发病率较高,皮赘治疗方法多样。即便是一种简单非侵袭性快速冷冻法,治疗一个皮赘也需1—3min。为加速皮赘治疗,组织已作为一种有效快速简单工具投入使用。通过使用组织,身体不同部位37个皮赘已被成功治疗,无复发及美容方面的缺陷。

  • 标签: 治疗方法 组织钳 皮赘 工具 器械 外科
  • 简介:皮肤恶性黑素瘤(CMM)与痣数目紧密相关,但文献中缺乏在特定解剖部位CMM和同一部位数目相关性信息,作者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来自意大利1992—1994年542例CMM和538例来自医院对照者资料进行分析。由经培训皮肤科医生检查记录患者和对照组黑色素痣数目,并对检查部位数目与该特异部位发生CMM危险率进行多变量优势比(ORs)和95%可信区间(95%CIs)分析,在相应部位发生CMM最大数目与最低数目痣优势比,面颈部为1.4(95%CIs:0.7~2.8),躯干前部为2.3(95%CIs:1.1~4.9),躯干后部为4.9(95%CIs:2.9~8.4),上肢为2.9(95%CIs:1.2~6.6),下肢为5.0(95%CIs:2.9~8.5)。在病例-病例分析中,比较特定部位CMM与所有其他部位CMM,唯一额外风险是躯干背侧,痣数量最高值与最低值间OR为2.1(95%CIs:1.2~3.6)。本文研究数据不支持在每个单一解剖位置痣都有特异影响作用假说。特定解剖位置数目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相关性@RandiG.$IstitutodiRicerche...

  • 标签: 位置痣 数目皮肤 痣数目
  • 简介:水痘和带状疱疹分别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原发感染和再活化引起不同临床表现2种疾病。水痘传染性强,而带状疱疹传染性则尚未十分明确。本文报告一组带状疱疹患者家庭内2名密切接触者2周内相继患水痘病例。

  • 标签: 水痘 带状疱疹 密切接触者
  • 简介:在地铁建筑工人中暴发可疑接触性皮炎被疑系一种新以双酚A/F为基质环氧树脂系(ERS)所致。建筑工人在向混凝土墙壁中插入铁栏时应用了ERSs。本研究旨在明确ERS成分(如果有)是否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对22例接触过ERS建筑工人中20例进行斑贴试验,7例对组分A发生反应患者5例接受该组分不同亚成分斑贴试验。有9例患者(9/22,40.9%)出现可疑接触性皮炎临床症状及体征。这9例中有7例对组分A发生阳性反应,而11例无症状个体对组分A均未发生反应,所有个体对组分B均为阴性反应。5例接受进一步斑贴试验个体中,全部对间一苯二甲基二氨发生反应,4例对1,6-己二醇二环氧甘油醚发生反应,3例对F型双酚及0.25%凡士林三羟甲基丙烷三甘油醚环氧树脂发生反应,仅有1例对A型双酚环氧树脂发生反应。ERSs引发接触性变态反应可能涉及硬化剂、稀释剂及树脂,应对其所有成分进行斑贴试验。

  • 标签: 接触性皮炎 变态反应 环氧树脂 活性稀释剂 建筑工人 双酚A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卵巢功能、骨质丢失以及性生活影响。方法:临床纳入宫颈鳞癌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中卵巢保留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激素水平(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骨质丢失情况、性生活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为(97.0±16.1)pmol/L、(8.3±0.9)IU/L、(7.1±0.7)IU/L,对照组分别为(34.7±5.2)pmol/L、(86.3±7.2)IU/L、(51.1±3.0)IU/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为(114.2±20.2)pmol/L、(9.3±0.6)IU/L、(8.5±0.2)IU/L,对照组分别为(41.3±3.9)pmol/L、(76.5±8.0)IU/L、(46.7±2.5)IU/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骨质丢失率为0.46%、0.72%,对照组分别为4.08%、5.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性生活恢复率分别为16.67%、38.89%,对照组分别为2.78%、16.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抑郁量表总分分别为(49.5±13.9)、(39.2±15.5),对照组分别为(57.4±15.4)、(51.4±1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中保留卵巢能够有效避免宫颈鳞癌患者术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防止骨质丢失以及性激素缺乏。此外,还能够改善患者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卵巢 宫颈鳞癌 雌激素 骨质丢失 性生活 生活质量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主因腋下、腹股沟褐色斑片2个月,于2015年7月23日就诊。2个月前,患者腋下、腹股沟出现褐色斑片,逐渐增多,无瘙痒疼痛不适。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腋下、腹股沟可见棕褐色网状斑,颈部、乳房下、肘窝、及腘窝散在米粒至钱币大小棕褐色斑,部分融合,表面光滑无鳞屑(图1)。

  • 标签: 网状色素异常 褶皱部位 色素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是否为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勃起功能障碍(ED)原因。方法:入选120例高血压III级中青年男性患者,测定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分别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进行IIEF-5评分,并且比较二者相关性。结果:随着血清Hcy平均水平升高,患者平均血压水平越高,ED发病率越高,平均IIEF-5评分越低。结论: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原因与血清中Hcy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勃起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