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色素性痒疹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方法:对18例色素性痒疹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24岁,平均病程9.6个月,皮疹为网状分布红色斑片、斑丘疹、丘疹或色素沉着。皮疹主要累及躯干部,特别是项背部。所有患者经过病理确诊,其中13例患者为活动期(包括早期和充分发展期),5例为晚期。18例患者使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氨苯砜等,外用维A酸乳膏、曲安奈德乳膏等,其中口服米诺环素疗效显著。7例患者曾被误诊。临床随访1个月到4年,其中7例复发。结论:色素性痒疹临床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临床及病理,口服米诺环素有效,但不能阻止其复发。

  • 标签: 色素性痒疹 临床 组织病理 米诺环素
  • 简介:由于人体在昏睡、昏迷期局部长期压迫导致皮肤软组织缺血性损伤并不常见,我科先后接诊2例该病患者,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挤压伤 昏睡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HPV感染基因型在宫颈正常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选取56例宫颈正常组织、4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5例宫颈腺癌组织分别记为对照组、鳞癌组和腺癌组,均采用PCR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对HPV感染23种基因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不同组别中其分布情况,并对各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鳞癌组HPV感染阳性率(91.67%)和腺癌组(73.33%)均远远高于对照组(10.71%)(P〈0.05),且腺癌组HPV感染阳性率也显著低于鳞癌组(P〈0.05);对照组、鳞癌组和腺癌组一重感染、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分布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6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43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为62.50%;鳞癌组44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和HPV-18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0.57%和19.81%;腺癌组33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和HPV-18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9.58%和19.72%。结论:HPV-16和HPV-18基因型感染可能参与宫颈鳞癌和腺癌发生,且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多存在双重或多重HPV感染。

  • 标签: HPV感染 基因型 宫颈正常组织 宫颈鳞状细胞癌 腺癌
  • 简介:报告1例腘窝上皮样组织细胞瘤。患者男,68岁,左腘窝内侧黑色赘生物10余年,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左腘窝内上方见一花生米大小黑色息肉状赘生物,边缘规则,色素均匀,表面光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增生,表皮突向下不规则延长,基底层色素增多,肿瘤细胞累及真皮全层,由大量上皮样细胞、少量多核巨细胞及噬含铁血黄素细胞构成,境界清楚,并伴有血管增生。诊断:上皮样组织细胞瘤。

  • 标签: 上皮样组织细胞瘤 赘生物 腘窝
  • 简介:组织胞浆菌病主要发生在一些特殊地域,如美国中西部、非洲及拉丁美洲。在中国也有散发病例。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组织胞浆菌感染率呈地区性分布,主要是长江流域九省,多雨潮湿中南、华东和西南感染率较高;患者多为系统性感染者(85.0%),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89.1%)和肝脾肿大。组织胞浆菌病诊断较困难,主要根据症状、相关疫源地旅游史或居住史。真菌培养阳性率低,血液裂解离心系统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其治疗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相关制剂、伊曲康唑及氟康唑,氟康唑疗效不及伊曲康唑。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 中国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报告1例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患者男,24岁。右颈部红黄色结节2个月余。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致密形状不规则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弥漫性浸润,其间可见少许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胞质呈'毛玻璃'样外观。诊断: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

  • 标签: 组织细胞 肉芽肿 网状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右股部及右上臂出现暗红色肿块半年,于2013年1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因银屑病在我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发现右股部有一绿豆粒大小褐色较硬小结节,无痒痛感觉,未处理。出院后结节渐增大,且右上臂亦出现类似皮疹,未作任何治疗,因怀疑是恶性肿物,来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无周身不适、乏力等自觉症状,亦无明显体质量改变。既往患者无类似病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史。

  • 标签: 纤维组织细胞瘤 上皮样 临床表现
  • 简介:脱发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症状,脱发病因复杂、病种繁多,治疗也不尽相同。脱发疾病诊断,除了需要对毛发生理、疾病分类和各脱发疾病临床表现有深入理解,还要结合相关检查所获得辅助诊断信息,尤其是毛发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毛发镜和头皮组织病理应用在国内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重视。本文将常见脱发疾病临床特征、毛发镜以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结合,探讨脱发疾病准确诊断。

  • 标签: 脱发 诊断 毛发镜 组织病理
  • 简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是一种罕见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其皮肤表现为组织病理学特征类似小叶性脂膜炎样改变。肿瘤性T淋巴细胞在皮下小叶中形成环绕个别脂肪细胞花环样结构,即所谓脂肪细胞“花环”,被认为是这种皮肤淋巴瘤特征性形态学改变。本研究回顾了45例原发性或继发性皮肤B和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1例累及皮下组织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活检标本,以研究脂肪细胞花环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n=16;蕈样肉芽肿,肿瘤期:n=3;侵袭性嗜表皮性CD8T细胞淋巴瘤:n=2;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n=4;结节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4;皮肤中等大多形性T细胞淋巴瘤,NOS:n=5;CD4/CD56血液肿瘤(原始NK细胞淋巴瘤):n=7;继发性皮肤大B细胞淋巴瘤:n=3;继发性皮肤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n=1;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特殊皮肤表现:n=1犦。作者证实由肿瘤细胞环绕脂肪细胞花环不仅出现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而且也出现于几种伴有皮肤损害不同恶性淋巴瘤疾病中。伴有显著皮下组织受累病例精确分类可以获得临床病理与表型特征精确相关性。脂肪细胞花环不应被考虑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特...

  • 标签: 局限于皮下组织 淋巴瘤组织 淋巴细胞环绕
  • 简介:本研究中,作者调查了以慢性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为特征白塞病(BD)患者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情况。14例BD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被纳入本研究。采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研究胰岛素抵抗情况。与健康对照者相比,BD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率高(P=0.014)。BD患者胰岛素敏感性(M),即在血糖正常稳态条件下测量葡萄糖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4.09±0.16mg/(kg·min)vs5.60±0.27mg/(kg·min),P=0.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而非血沉(ESR),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CRP:rs=0.589,P=0.27;ESR:rs=0444,P=0112),未发现M值与ESR或CRP有关系。作者推测BD患者存在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可能是BD炎症和内皮功能异常导致了这一系列不同后果。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外周组织 白塞病 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 患者 C反应蛋白(CRP)
  • 简介:目的:分析血管角化瘤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诊治58例血管角化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组织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该病多见于中青年,性别无明显差别,临床以丘疹型及阴囊型多见。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包绕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扩张微血管不只限于真皮乳头,真皮中部也有。局限型除上述特点外,还可见特征性瘤样增殖。治疗以手术切除及激光治疗。结论: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本病依据。

  • 标签: 血管角化瘤 组织病理 临床特点
  • 简介:患者女,40岁,因左小腿红肿、结节伴发热4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见大片红斑、肿胀,触之感皮下结节,质软,结节中央见破溃及结痂。右股外侧、腰部、骶尾部可见散在红斑,右股外侧及骶尾部可见数个溃疡及窦道,溃疡口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取皮下结节内穿刺液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致病真菌为Phialemoniumcurvatum。使用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

  • 标签: Phialemonium curvatum 皮肤感染
  • 简介: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易与多种疾病混淆。文中综述了该病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以加强对该疾病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

  • 标签: 组织细胞增生症 窦性 皮肤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 简介:报告1例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女,46岁,双手指、右脚趾丘疹、结节伴双手指末节指间关节肿胀、疼痛3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见多灶性或团块状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Mac387(+),CD68(+),S-100(-),EMA(-)。诊断: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多症。给予静脉点滴环磷酰胺、口服泼尼松4周后病情好转。

  • 标签: 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临床表现 皮肤组织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