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病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其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包括医院、医师、药剂、康复治疗、间接消费等)〉200亿元人民币/年(全国脑血管防治研究办公室提供)。其中缺血脑血管最为多见,占75%-90%。尽管缺血脑血管多为非致死性,但病残率极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影像学诊断 脑血管疾病 社会经济负担 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范围
  • 简介:脑梗死是脑血管与脑组织的共。近年来,国际国内大量报道主要集中在对于血管的研究上,几乎没有关于脑梗死灶内不同脑组织细胞成分损伤所产生的相关临床症状的研究。脑梗死是由于血管闭塞造成脑内胶质细胞、神经细胞以及神经纤维的坏死产生。不同区域存在细胞种类是有区别的,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胶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脑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良好的血液循环,在脑部病变尤其是脑血管的发生、诊断与治疗中,脑血液循环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缺血脑血管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改善脑的血液循环,重视其微循环水平的治疗,以更好地恢复脑细胞功能.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微循环 溶栓治疗 抗凝 降纤 抗血小板
  • 简介:淋巴细胞与多种非淋巴细胞都能自发或在其他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IL-6生物学活性是由其受体(IL-6R)介导,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等引起DNA转录表达.缺血脑损伤时IL-6在脑脊液、血清、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增高,炎症反应明显;抗IL-6抗体能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缺血性脑损伤 淋巴细胞 分子生物学 信号转导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缺血脑血管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在风险评价、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等方面,超声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一直认为中国人颅外脑血管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方人群,但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完善,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日益增高。超声检查的结果高度依赖于超声科医生的检测技术。

  • 标签: 检查 应用 诊治 检测技术 人口老龄化 风险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缺血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14例脑梗死(CI)患者、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58例单纯高血压(HBP)患者及43例正常健康人群,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的狭窄程度,并结合其病史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I、TIA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率(分别为78.98%、57.69%)较HBP组(46.30%)和正常对照组(30.95%)明显升高(P<0.01,P<0.05),狭窄程度在1%~50%;CI各年龄组间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的患者(P<0.01);TIA与CI患者颈动脉狭窄度有症状侧重于无症状侧.结论缺血脑血管与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彩色多普勒 超声显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脑血管(SIVD)在缺血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门诊连续登记的5261例发病3个月后的卒中患者入选该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多种神经心理学和功能量表评定以及神经影像学评估,并记录人口学资料、卒中临床特点和血管危险因素.结果526例患者中,SIVD患者110例(20.9%),其中男性占61.8%,平均年龄66.8±10.5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80.0%),其次是血脂异常和吸烟史,分别为52.7%和40.9%,有57.5%的惠者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32.7%的惠者有抑郁障碍.LawtonFAQ量表评定显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SIVD患者55人(48.0%),用Barthel指数(引)测定显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者14人(12.8%).49例(44.5%)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其中26例(25.6%)符合血管性痴呆标准.结论缺血卒中患者中,SIVD约占1/5,SIVD患者认知损害、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累较常见,并伴有多种危险因素.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皮质下 危险因素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缺肌『生脑血管血管搭桥治疗中CT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组实施搭桥手术的缺血脑血管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CT灌注检查,再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手术侧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降低,达峰时间(TTP)延长情况,符合搭桥手术指征。手术后2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均显著升高,显示了搭桥手术对这2组患者缺血区局脑血流灌注的改善效果显著;其中烟雾组相对脑血容量(rCBV)较手术前升高,而非烟雾搭桥组rCBV与术前变化不明显;烟雾组相对达峰时间(TTP)较手术前缩短,非烟雾组册P改变不明显。结论CT灌注对局部脑血流的评价结果是缺血脑血管外科治疗前的重要手术指证;CT灌注对于缺血脑血管外科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很有价值。

  • 标签: CT灌注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搭桥
  • 简介:目的探讨普恩复胶囊对缺血脑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8例缺血脑血管,包括脑腔隙性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病人单纯使用普恩复治疗.观察时间为4~8周,剂量120mg/日.每位患者均在服药前经CT扫描证实诊断,并在服药前一天抽血查血液流变学及纤溶系统确定异常,方可选入治疗组.结果总有效率86.2%(231/268),痊愈61.19%(164/268),显著好转16.79%(45/268),好转8.21%(22/268),无效13.81%(37/268).结论普恩复胶囊治疗缺血脑血管,不但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而且安全有效,是基层医院能普及的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普恩复胶囊 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
  • 简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既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发育、形成,也对出生后的成体血管起到新生、修复、重建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理念的提出与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EPCs及其生物学特性引入到缺血脑血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本文就近几年血管EPCs在缺血脑血管中的转化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脑血管病 缺血性 转化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血性脑血管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分析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至2012年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97例急性血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患者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急性缺血脑血管,并于发病的0.5—1天内做常规床旁心电图检查,其中有128例患者在1~3周内进行2~4次心电图复查,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异常心电图128例,总异常率达65.1%,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复极异常、节律异常、传导异常、房室异常,其中又以复极异常中的ST—T改变在心电图异常者中所占比例最高,占47.7%,其次是心律失常,占25.0%。脑干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率最高(83.3%),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次之(80.6%),小脑出血组最低(22.2%),不同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异常发生与出血性脑血管的特定部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及脑、心血管变存在共同病理基础因素有关,对于各种心脏异常的发生,临床医师应根据心电图检查所见,给与足够的重视,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 心电图异常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对缺血脑血管患者血管再通率、疾病复发率、睡眠质量、NIHSS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缺血脑血管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疾病复发率、睡眠治理、NIHSS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结果:应用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缺血脑血管患者血管的再通率,有效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提高睡眠质量,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即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即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脑血管患者应用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治疗方法在提高患者血管的再通率,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动脉溶栓疗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 睡眠质量 血管再通率 疾病复发率
  • 简介:急性脑血管后可引起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减,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减可能为急性脑血管的危险因素,本文将二者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情况,分析QTc间期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用TCL-98-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对82例脑血管住院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类型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82例(100%)均发生心律失常;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20例,52例(63.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致命性室心律失常42例次;同一病例发生两种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的患者共22例(26.83%);27例患长QT间期综合征(LQTS)患者,25例(92.59%)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非常高,特别是严重心律失常;建议在治疗原发病同时,常规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护,特别是出现长QT间期综合征时,加强对心律失常的诊治.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QTC间期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细胞可释放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如神经元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1].急性脑血管后TNF-α释放迅速增加.TNF-α作为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与细胞膜上TNF-α受体结合后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激活磷脂酶A2和肾上腺素能β受体,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出现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诱导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上调,从而促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进一步加重急性脑血管后继发性脑损伤.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脑血管病 细胞因子 细胞间粘附分子 脑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三七三醇皂苷对慢性缺血脑血管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3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慢性缺血脑血管组(2-VO)、慢性缺血脑血管+三七三醇皂苷治疗组(2-VOtreat),6周后用Y型迷宫测试认知功能,用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发测定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实时荧光PCR检测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和r-氨基丁酸A受体的mRNA表达。结果SH组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电击次数为(68.3±3.46)次,2-VO组和2-VOtreat组分别为(90.2±5.37)和(80.7±2.35)次。SH组MDA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3.82±0.47)nmol/mg.prol和(98.73±5.49)U/mg.prol,2-VO组和2-VOtreat组分别为(8.79±0.51)nmol/mg.prol、(67.68±4.93)U/mg.prol和(6.71±0.24)nmol/mg.prol和(81.09±6.75)U/mg.prol。2-VO组和2-VOtreat组与SH组相比,NMDAR和r-氨基丁酸A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2-VO组与2-VOtreat组相比NMDAR和r-氨基丁酸A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缺血脑血管可以导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三七三醇皂治疗可以改善慢性缺血脑血管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认知相关基因NMDAR和r-氨基丁酸A受体的mRNA表达。

  • 标签: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MDA、SOD NMDAR r-氨基丁酸A受体
  • 简介: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生物活性多肽,由人体多种组织包括脑组织合成。其参与多种生物学活性,在许多疾病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舒张血管、调节脑循环和血脑屏障在脑血管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肾上腺髓质素 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