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9 个结果
  • 简介:完全经直肠系膜切除(pure-TaTME)是一种真正符合微创发展理念的手术。从手术切口而言,微创发展追求的极致就是消除切口,即经自然腔道完成体腔内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完全经完成直肠全系膜切除不仅符合NOTES的概念,而且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经的中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远端切缘、环周切缘、标本完整性等指标较经腹手术有一定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此种手术方式可能会成为经典的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ENDOSCOPIC 根治性手术方式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ORIFICE
  • 简介:目的:探讨Dixon手术直肠下端切缘p53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90年以来Dixon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后三年以内死亡和生存五年以上两组病的临床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不同生存期病人的直肠癌下段切缘p53基因突变率,结果:两病例在肿瘤们于直肠的位置和病理的淋志移率有显著差异,在两组直肠下端病理均未见癌的情况下,三年组p53突变检测分析3/19阳性,而五年组为2/24阳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理检查肿瘤切缘为正常细胞的部位,确实存在分子水平的、肿瘤相关异常基因细胞,表现为散在性点状,巢状分布,这应非一种孤立的、偶然的表现。

  • 标签: 直肠癌 DIXON手术 p53突变基因 切缘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中影响保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保的相关因素并比较39例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4.521,P=0.033)、肿瘤距缘的距离(t=36.131,P〈0.001)、肿瘤直径(t=7.235,P=0.007)、局部浸润深度(χ-2=17.531,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χ-2=4.366,P=0.037)是影响保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47.59,95%CI2.262-1001.326,P=0.013)、肿瘤距缘的距离(OR539.28,95%CI15.165-19177.534,P=0.001)、局部浸润深度(OR0.005,95%CI0.000-0.124,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OR0.019,95%CI0.001-0.601,P=0.024)是影响保的关键因素。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后对比治疗前:肿瘤直径缩小(P〈0.001)、肿瘤距缘的距离增大(P〈0.001)、局部浸润深度降低(P〈0.001)、淋巴结阳性率下降(P=0.020)。结论性别、肿瘤距缘的距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否行新辅助治疗是影响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保手术的因素。新辅助治疗能够使肿瘤降期,提高保率。

  • 标签: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保肛术
  • 简介:目的介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肛门标本取出直肠癌根治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12例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肿瘤标本经肛门取出,行结肠-直肠(肛管)端端吻合.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5.4±3.6)岁.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23.6±85.3)min,平均失血量(75.6±15.2)ml;R0切除12例,D2清扫1例,D3清扫11例,肿瘤远切缘(3.1±1.8)c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6±2.1)d;除1例吻合口瘘外,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标本直肠系膜均完整,环周切缘均阴性,标本切缘均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18.9±6.3)枚,平均阳性淋巴结(3.6±1.4)枚.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3例.术后随访2~5个月,排便功能良好.结论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肛门取出标本,完成结肠直肠(肛管)端端吻合,不违背肿瘤根治原则,技术上安全可行,并可避免腹部切口取除标本.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 自然孔道外科
  • 简介:者简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委员会副主委。

  • 标签: 直肠癌前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达芬奇 低位 主任医师
  • 简介:近30年临床实践证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的标准式。在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中,无论是采取传统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方式,直肠肿瘤远端的分离,特别是前侧壁的分离仍然有一定挑战,尤其在肥胖、骨盆狭窄、男性等“困难骨盆”患者。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ransanaltotalmesorectalexcision,taTME)提出了自下而上操作的手术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从上向下分离方式,在克服“困难骨盆”和降低获得远端直肠安全切缘方面具有优势,从而有望提高标本质量、保护器官功能。在保证肿瘤根治与安全性的前提下,taTME也是未来发展经肛门自然腔道手术的起点。本文对taTME式的背景、操作路线、安全性、肿瘤学效果及对功能性结局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手术
  • 简介:目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的可行性及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Duke分期A或B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镜和常规开腹TME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10.8±31.34)h、(84.41±28.41)ml、(2.59±0.99)d,而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33.94±21.01)h、(143.94±34.18)ml、(4.0±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手术组保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5.7%vs.61.8%,P<0.05).中位随访39.5年,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局部复发分别2例、1例,远处转移分别2例、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短期疗效确切.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lowanteriorresection,LAR)两种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ColorectalCancer29,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最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有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LAR组,APR组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显著短于LAR组(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ASA评分及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排尿情况,APR组在术后1个月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12个月两组无差异。大便情况,术后1个月APR组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LAR明显优于APR组。主观感受术后1、6个月LAR组明显优于APR组,但术后12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PR式优势在于术后短期内排尿、排便,而LAR的优势也在于术后短期内主观感觉方面。低位直肠癌患者行APR手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不逊于LAR式。

  • 标签: 直肠癌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低位前切除术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经外翻拖出式直肠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根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接受腹腔镜辅助经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3~5cm,A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数据库中,抽取同期接受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直肠癌根治(Dixon)的中低位直肠癌30例作为对照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5~10cm,B组).观察两组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便功能和短期局部复发率.结果两组60例均保留了有控制大便功能的肛门,A组术后恢复进食两周内每天大便次数多于B组(P=0.025),术后6个月后.两组每天排便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652).两组均各有1例吻合口漏,B组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至2年,两组均有1例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经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操作方便,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直肠恶性肿瘤 腹腔镜 直肠超低位切除 经肛外翻拖出式
  • 简介:随着对盆腔解剖和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保留肛门,保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最常用的式。高质量的手术需要同时在肿瘤学和功能学方面使患者受益,因而低位直肠癌保手术需兼顾肿瘤根治和肛门功能。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原则、安全的远切缘和环周切缘是保证肿瘤学效果的关键,能够有效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而保留更多的肛门括约肌以及中对盆腔植物神经的保护则是改善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术后阴道瘘治疗预防措施。方法3例直肠阴道瘘患者行结肠造瘘,并对一例典型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结肠造口、阴道瘘口修补、结肠造瘘口还纳,3例均已治愈。结论对直肠阴道瘘患者行规范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直肠阴道瘘 结肠造口术 瘘口修补术
  • 简介:目的探讨保式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98例肿瘤距缘3~7cm的高龄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手术42例(Dixon35例,Parks3例,经局部扩大切除4例),行Miles56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及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保局部复发率为16.7%,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64.3%和52.4%;而Miles的局部复发率和3、5年存活率则分别为16.1%、67.9%、51.8%,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掌握好高龄低位直肠癌保的适应证,也可获得较满意的术后存活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局部复发率并不增高.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高龄患者 保肛术 存活率 生活质量
  • 简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些症状的机制及治疗之前为人们所忽略,这里不但关注重建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还将探讨前切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及相关风险,为了提高人们对前切除综合征的认识和理解,并突出病因的临床研究及针对性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前切除综合征 生活质量 病理生理学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在中下段直肠癌前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对18例中下段直肠切除后采用吻合器行直结肠端侧吻合,残端用缝合器关闭形成盲端,腹内一次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5个月~3年15例,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便秘1例,2例局部复发,3例死亡,余病人排便功能良好.结论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方法简单,并发症少,费时少,适用于中低位直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 标签: 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 中下段直肠癌 切除术 术中 临床应用 弯管吻合器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身高:172cm,体重:67kg。因“胸痛胸闷3月余”入院。CT检查提示:纵隔巨大肿瘤,超过12cm,且完全包绕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与周围组织呈胶冻状(见图1)。各项肿瘤学指标正常水平。

  • 标签: 纵隔肿瘤 人工血管 搭桥 上腔静脉置换 开胸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经验,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3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LA组和OA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以及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LA组367例,中转开腹3例,OA组436例,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两组的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时间,LA组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结论LA较OA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术后吻合口位置距齿状线的距离对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低位直肠癌保手术患者90例.根据术后吻合口位置距齿状线的距离,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Ⅰ组吻合口位置距齿状线0~1.0cm;Ⅱ组为1.0~2.0cm;Ⅲ组为2.0cm以上.术后1、3、6和12个月随访并记录患者的肛门功能状况,比较三组间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间,性别、年龄、T分期、Dukes分期、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肛门功能评价优良率分别为63.3%、80%和83.3%.术后第12个月各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达优良的百分率分别为80%、86.7%和93.3%.术后第1、3个月,Ⅰ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差于Ⅱ组(P<0.05),Ⅱ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差于Ⅲ组(P<0.01);术后第6和12个月,Ⅰ组与Ⅱ组之间、Ⅱ组与Ⅲ组之间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Ⅲ组两组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各时间段,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保术后吻合口位置距离齿状线越近,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越差,恢复所需时间越长,大多患者可在术后6个月恢复,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肛门功能
  • 简介:肝尾状叶切除是治疗尾状叶恶性肿瘤的首要手段.由于尾状叶位于肝脏深面,显露困难,周围重要血管结构较多,因此曾被认为是外科手术的禁区.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尾状叶手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肝脏的质地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中熟练处理和保护周围重要的血管结构是尾状叶手术主要的技术原则和难点.肿瘤外科无瘤技术原则在手术中也仍然不能忽视.

  • 标签: 叶切除术 尾状 状叶
  • 简介:目的观察可切除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疗化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可切除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子4野盆腔照射,放疗总剂量为46Gy。200cGy/f,5f/W,并于放疗第1、4周同步亚叶酸钙200mg,静脉输注d1~d5,氟脲嘧啶500mg/m^2/d,持续静脉输注d1-d5化疗,完成放化疗后,4周手,术后4周,辅助化疗4周期,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35mg/m^2d1亚叶酸钙200mg,静脉输注d1~d5,氟脲嘧啶500mg/m^2/d,持续静脉输注d1~d5化疗。结果治疗前T1期1例,T2期5例,T3期13例,T4期4例.局部淋巴结转移23例。放化疗后TON0期1例,T1N0期4例,T2N0期2例,T2NI期3例,T3N0期2倒,T3N1期3例,T4N0期1例,T4N1期1例。放化疗后T分期下降率34.78%(8例),N分期下降率为38.13%(9例)。术后病理与术前肠镜病理一致。全组保11例,保率47.8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周皮肤反应等。23例患者全部完成术前同步放化疗,Ⅰ、Ⅱ级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82.61%,Ⅲ、Ⅳ级毒性反应主要是腹泻4例为17.39%。无一例因术前放化疗而停止手术或者死亡。全组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1.73%。结论可切除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直肠癌 同步放化疗 疗效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用于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比较其与常规根治手术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患者,根据中是否选择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分为动脉灌注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病理资料、术后并发症、化疗相关副作用以及远期生存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Duke分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术后肠道出血、尿潴留和切口脂肪液化以及远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狭窄、肠梗阻、排便功能不良无显著性差异.灌注化疗组发生Ⅲ级和Ⅳ级化疗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灌注化疗组患者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灌注化疗组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5.8%,显著高于对照组62.1%(P<0.05).结论进展期直肠癌根治中行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安全、可行,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化疗副反应可接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

  • 标签: 直肠癌 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 并发症 化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