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下特制疝针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处理技巧。方法2014年3月至7月,我们收治19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均接受腹腔镜下特制疝针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口结扎术。回顾性分析术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完成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193例,3例中转为传统小切口手术。手术时间5~40min,平均14.5min,术中出血1.5mL,术中在其他部位增加操作通道和器械5例。腹膜皱襞遮挡33例,大网膜疝入并与疝囊粘连2例,腹膜外气肿2例,结扎线缠绕大网膜12例,合并其他疾病1例,断线脱线2例,内脏下滑靠近内环口5例,腹膜撕裂2例,巨大疝3例,阴囊积气1例,穿刺部位小血肿2例,脐疝1例。结论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已成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同时发现对侧隐性疝等多种优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正确处理可以减少或避免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腰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980~2008年本院共收治先天性腰疝患儿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18个月.7例中,单侧5例,双侧2例.单侧患者中,发生于腰上三角区(GrynfeldLessshaft三角)3例,腰下三角区(Petit's三角)2例,双侧2例,表现为弥漫性侧腹壁薄弱.均行手术治疗,5例单侧患儿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或缝扎术,直接缝合疝环及其周围肌肉筋膜组织,2例双侧弥漫型患儿采用缝扎疝囊并折叠,侧腹壁薄弱肌层及筋膜交错重叠缝合.结果所有患儿经1~5年随访,效果良好,无一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腰疝诊断较为容易,重点在于了解其严重程度及伴发畸形;以早期手术治疗为宜,一般采取疝环一期缝合术,如腹壁缺损较大或为弥漫型腰疝行一期缝合有困难,则可采用疝囊折叠、侧腹壁肌层及筋膜折叠修补术,建议尽可能采用自身组织修补;效果良好.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Amyand’s疝(Amyand’shernia,A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作者收治的18例AH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儿中,男性17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1.2岁(23d至5岁3个月)。临床特点:腹股沟区肿块18例,呕吐11例,发热10例;9例白细胞增高;5例腹部X线检查显示肠梗阻;3例彩超可见阑尾“双边”影,2例见条索状低回声。治疗方法:10例因合并阑尾炎,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时一并切除阑尾;8例仅行疝囊高位结扎术。18例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单纯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3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结论小儿AH临床少见,I型AH处理上跟一般嵌顿疝相同,将阑尾直接还纳入腹腔;Ⅱ、Ⅲ型AH则需行阑尾切除。根据术中情况正确处理不同类型的AH,一般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简介:目的儿童腹股沟疝为出生缺陷中常见疾病类型,目前关于其发病危险因素的报道尚不多见。该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32例0-6岁腹股沟疝患儿和132例0-6岁对照儿童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比值比)及OR值的95%CI(可信区间)。结果儿童腹股沟疝与儿童啼哭不安史(OR=3.701,95%CI:1.724~7.945)、母亲孕前1年和孕期头3个月腌制品摄入史(OR=2.534,95%CI:1.279~5.021)、母亲孕前1年和孕期头3个月贫血史(OR=3.761,95%CI:1.497-9.450)及儿童腹股沟疝家族史(OR=13.505,95%CI:5.825-31.307)有关。结论儿童啼哭不安史、腹股沟疝家族史、母亲孕前1年和孕期头3个月贫血史及腌制品摄入史是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儿童脑裂头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儿童脑裂头蚴病17例,回顾性分析其脑部的MRI表现,部分病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回顾性分析该病就诊时的诊断符合率及统计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前后诊断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显示强化,8例病灶呈环形、串珠状或匐行管状强化。7例MRI复查发现2例病灶强化的位置及形态有改变。病灶匐行管状、串珠状、扭曲条索状强化及随访病例病灶位置及形态的改变是儿童脑裂头蚴病MRI典型征象;17例脑裂头蚴病患儿临床首诊时、行第一次影像学检查后及随访后多次影像学检查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11.8%和28.6%。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后诊断检出率提高到64.7%、70.6%与85.7%。结论儿童脑裂头蚴病的脑部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把握该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减少临床误诊率有很大帮助。
简介: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7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无心力衰竭组和心衰组;3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同时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组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衰组(均P〈0.01);无心衰组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衰组血浆LogBNP和LogNT-proBNP水平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4,-0.67,均P〈0.01);二者水平与LVEDDI均呈正相关(r=0.58,0.76,均P〈0.01)。无心衰组血浆LogBNP和LogNT-proBNP水平与LVEF均无明显相关性;血浆LogNT-proBNP水平与LVEDDI呈正相关(r=0.35,P〈0.05)。分别以BNP≥149.8pg/mL,NT-proBNP≥820.1pg/mL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阈值,二者的敏感度分别为87.0%,91.3%,特异度分别为91.7%,97.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0.987。结论BNP和NT-proBNP均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的评估,并可用于该类患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BNP比较,NT-proBNP诊断心衰的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