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回顾性的收集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临床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的药物不良反应的41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调查研究显示笔者所在医院的抗菌药物中,ADR的发生情况为最高,共发生135例占32.77%。其次为中药注射液,共发生85例(20.63%)患者。212例(51.45%)患者发生ADR,其症状为皮肤损害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改善。结论:笔者所在医院的资料显示ADR的发生情况为最高,这表明在治疗中应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患者发生ADR,其症状为皮肤损害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进行联合应用药物要尤其主要药物的禁忌情况,在应用中药进行治疗时尤其要注意。
简介:目的探讨第1周期促排卵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第2周期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的结局。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ET)第1周期常规方案促排卵发生卵巢反应不良患者239例,第2周期采用个体化促排卵方案,将其分为两组:第1周期、第2周期获卵数均〈5个者104例为A组;第1周期获卵数〈5个,但第2周期获卵数≥5个者135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①A组和B组第2周期长方案的应用较第1周期减少,而短方案、微刺激方案、其他方案应用比例增加(P〈0.05);②A组第2周期生长激素应用率(56.7%)高于第1周期(26.0%;P〈0.05);B组第2周期生长激素应用率(45.9%)均高于第1周期(17.0%;P〈0.01);③A组第2周期Gn启动量[(244±101)U]高于第1周期[(218±56)U;P〈0.05];B组第2周期Gn启动量[(229±68)U]高于第1周期[(204±61)U;P〈0.01],但两组Gn总量及Gn刺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两个周期hCG日血E2峰值、〉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及胚胎移植取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周期移植胚胎数目[(2.0±0.8)个]及临床妊娠率(30.9%)均较第1周期[(1.6±0.7)个;4.7%]显著增加(P〈0.01)。B组第2周期的hCG日血E2峰值、〉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789.8±6246.3)pmol/L、(7.1±3.9)个、(8.1±3.5)个、(3.3±2.1)个、(2.6±0.6)个和40.3%,第1周期分别为(6595.0±4470.1)pmol/L、(4.3±2.5)个、(3.0±1.1)个、(1.5±1.1)个、(2.0±0.7)个和11.6%,两周期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第2周期无胚胎移植取消周期率(8.1%)低于第1周期(25.9%;P〈0.01)。结论第1周期常规方案促排卵卵巢反应不�
简介:目的评估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45例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动脉血压为140/90mmHg、蛋白尿〉0.3g/24h),选择同期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食物摄入量进而评估镁的摄入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血清和尿液中镁的含量,同时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标志物。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前期的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性。结果两组镁的摄入量和尿中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予痫前期组血浆和红细胞中镁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镁含量与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水平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镁和尿8-并前列腺素与先兆子痫有相关性,灵敏性93%,特异性75%。结论孕妇体内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因子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血浆镁和尿8-异前列腺素都是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新生儿败血症组40例(早产儿10例,足月儿3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的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末梢血hs-CRP〉3mg/L为诊断值,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总体敏感度为80.0%。其中足月儿和早产儿病例hs-CRP诊断敏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儿病例hs-CRP诊断敏感度明显比较高(P〈0.05)。结论:白细胞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高,敏感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建立针对脆性X综合征FMR1基因CGG重复数的快速产前检测技术方法,用于基于人群的筛查。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356名孕妇进行产前FMR1基因CGG重复数检测。结果本方法可检测CGG重复数小于130的携带者,共275例(77.25%)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为2组峰,提示为杂合型基因型,可明确诊断。81例(22.75%)仅见到一组峰,提示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CGG重复数高于130的携带者。结论基于荧光PCR的检测技术,临床上可实现近80%孕妇FMR1基因CGG重复数精确、快速的初筛,剩余病例的明确诊断尚需其他技术辅助。
简介: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年龄、体重相匹配的正常妇女进行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检测寻找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方法64例PCOS和20例年龄、体重匹配的正常健康妇女进行体重指数(BMI)计算、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胰岛素(INS)、血脂和CRP的测定,比较肥胖、非肥胖;胰岛素抵抗、非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雄激素正常的血脂、C-反应蛋白血中水平。结果PCOS患者总胆固醇(CHO)、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却低于对照组;肥胖的PCOS患者CHO、CRP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和对照组,PCO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肥胖的PCOS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肥胖PCOS患者和对照组;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CRP、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而HDL却低于非胰岛素抵抗者,SCRP高于对照组;高雄激素PCOS患者血清CRP、SCRP水平明显高于雄激素正常组,高雄激素PCOSTG高于雄激素正常组和对照组,而HDL却低于这两组。CRP与肥胖关系最为密切。结论PCOS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代谢异常综合作用的结果。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均是PCOS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但是肥胖与CRP的关系更为密切。
简介:目的探讨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PCOS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水平,同时应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PCOS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0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根据体重指数(BMI),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48例(BMI≥25kg/m^2),非肥胖组42例(BMI〈25kg/m^2)。结果①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Iog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肥胖PCOS患者IogCRP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ogCRP与BMI、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DL-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P〈0.05)。排除BMI影响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IogCRP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机体内可能存在着一种慢性炎症状态;PCOS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预测2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子。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低脂饮食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共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4.13±3.25)明显低于治疗前(4.83±3.14)及(6.94±2.12)(均P〈0.05)(2).治疗2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RP水平[(5.77±3.13)mg/L]明显低于治疗前[(24.37±7.79)mg/L]及对照组[(25.98±4.84)mg/L](均P〈0.05);(3)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CRP及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