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密闭式痰管与一次性痰管在临床气管切开使用中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12月5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一次性痰管与2009年12月5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密闭式痰管进行临床使用对比,从痰时间、痰效果、并发感染、患者耐受程度、经济价值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密闭式痰管从以上各方面均优于一次性痰管。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密闭式痰管较一次性痰管更为便捷、安全、有效。

  • 标签: 密闭式吸痰管 一次性吸痰管 临床使用对比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持续机械通气的患者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脓痰及痰痂易聚集并堵塞支气管管腔,严重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加重呼吸衰竭,甚至引起继发性肺不张。痰的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但同时也能引起肺泡塌陷,降低肺顺应性,影响血气交换,导致低氧血症。痰时由于机械通气中断,同时又因负压抽吸将肺内口高氧气体吸出,可引起低氧血症,加重器官损害。不必要的频繁痰和常规的按时痰增加了气道分泌物的产生,易造成患者的气道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此外,如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律失常。所以适时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适时吸痰 吸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痰管插入困难的原因及紧急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人工气道痰管插入困难情况及其原因。结果发生痰管插入困难原因有摩擦阻力、导管内口斜面贴气管壁、导管扭曲、痰痂堵塞、导管套囊滑脱等,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发生痰管插入困难的百分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防止人工气道痰管插入困难,必须正确区分痰管插入困难的原因,及时对症处理,确保人工气道病人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复合全麻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将24例2岁以内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全部采用静脉复合吸入全身麻醉。结果手术患儿术中安全、舒适、无痛。结论静-复合全身麻醉是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 标签: 婴幼儿 唇裂修复术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而达到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对112例肺部病变(肿块63例、结节41例、实变8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采用22G穿刺针,精选最佳层面进针多部位取材,活检后行瑞-姬双染色,根据细胞学特征及结构特点及组织学检查,个别病例同时做抗酸染色。结果穿刺成功率99.1%,在112例中,肺恶性肿瘤74例,穿刺敏感性91.1%。特异性76.9%,假阴性8.9%,良性病变27例,均经手术及随访证实。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针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为临床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肺癌 针吸细胞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冷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硬核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8例(65眼)行白内障冷超声乳化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1~6月。结果术后1周视力<0.1者仅1只眼(1.5%);角膜内皮计数减少率为9.3%;术中破后囊4只眼(6.9%),其中2只眼(3.4%)未植入人工晶体,2只眼(3.4%)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内皮皱褶、角膜水肿5只眼(8.6%)。结论冷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眼内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硬核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电击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促进电击伤患者康复。方法对72例高压电击伤患者,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关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和细致的心理护理等各种临床护理措施。结果除4例合并重型脑损伤的患者死亡之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94.4%。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促进电击伤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电击伤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了解我市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浓度,以观察该群体抵御乙肝病毒侵入的能力。方法以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检测525名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浓度,然后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25名儿童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浓度值≦10mIU/ml126人,完全不具有抵御乙肝病毒(HBV)入侵的能力,需要立即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HBsAb浓度值在10-100mIU/ml150人,具有部分抵御HBV入侵的能力,需要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HBsAb浓度值≧100mIU/ml249人,具有抵御HBV入侵的能力,不需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结论许多儿童不具有和不完全具有抵御HBV入侵的能力,需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预防乙肝。

  • 标签: 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体定量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总结了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1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措施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纠正及预防休克;重视患者早期固定和制动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的管理,并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结果经随访,患者正常康复时间2-24个月,平均7.4个月,均恢复劳动能力,效果满意。

  • 标签: 不稳定骨盆骨折 护理
  • 简介:在硝烟弥漫的2007中国减肥市场,哪些产品是市场主角。哪些品牌是博弈市场的佼佼者。又有哪些营销瓶颈让业者感到无奈……万方&红火广告策划人才机构通过对2007年全国五大区域六大城市减肥产品报刊广告投放的重点监测及分析,折射及总结出2007年中国减肥市场的总体特点,并为大家提供了一份2008年减肥市场的投资参考。

  • 标签: 减肥市场 监测报告 产品广告 中国 广告投放 减肥产品
  • 简介:摘要根据WS/T310.2009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实施快速生物监测。目的加强对外科植入性手术器械、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及手术质量追溯记录。方法按照WS/T310.2009规范要求在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时,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快速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中可操作性强,效果好。

  • 标签: 快速生物监测 应用 灭菌 质量追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血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服用抗心肌缺血的的基础药物及扩张血管药,治疗组同时服用脉血康0.75,每天3次,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0.1,每天1次。二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二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和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明显的抗凝血的抗血栓作用,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是安全有效。

  • 标签: 脉血康胶囊 联合辛伐他汀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1人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0个月。结果术前眼压16~36mmHg,平均26mmHg,术后随访最终眼压12~21mmHg,平均眼压17mmHg,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视力<0.1者5眼,此5例患者均有眼底视神经萎缩;0.1~0.5者11眼;>0.5者22眼。结论改良窦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

  • 标签: 窦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摘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方法。方法总结9例手术切除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临床经验。结果7例单病灶行单纯胰岛细胞瘤切除术,2例多病灶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血糖恢复正常,2例血糖水平略高,补充胰岛素后可控制正常。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明确诊断后首选手术切除,围手术期严密监测血糖,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 围手术期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对65例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S病例42例。提出做好患者监测前心理、生理及环境准备,熟练监测中多导睡眠仪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监测后皮肤护理、电极维护及健康教育可保证监测效果,使患者得到合理诊治。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动态脉压指数(PPI)的变化及与近期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手段,测定3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24hABPM变化,与45例健康老年人ABPM值做对比,并在患者入院第15天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24h平均PPI(24hPPI)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24hPPI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24hPPI高于轻度患者(P<0.05),24hPPI与评分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动态PPI发生异常,并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脉压指数 动态血压 脑出血 预后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上半年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情况分析我院现存用药的不合理性,对一些销售和使用上存在“垄断或半垄断”现象的药品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更好的指导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健康合理发展。方法利用信息化管理,分别对我院2009年上半年抗生素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药物按使用金额排序前3名,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处理,总结并分析我院潜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我院实行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对超常现象分析原因、查找漏洞,监督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用药从监督到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动态监测 预警情况分析 用药的不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病情危重患者采取动脉置管,直接动脉血压监测法的重要性,以及在应用中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病情危重的患者应用桡动脉血压监测,为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准确的临床指导。结果30例患者病情平稳后拔除置管,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桡动脉穿刺安全、定位简单、成功率高,不易受污染、并发症少,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桡动脉置管 有创血压监测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松监测下指导老年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75岁,ASAⅠ~Ⅱ级,实施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组(A组)和传统气管拔管组(B组)各50例。记录各时间点(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1h)的MAP,HR,脑电双频指数(BIS),四个成串刺激(TOF),TOF<0.9为肌松残余。结果肌松监测组MAP,HR指标稳定(P>0.05),拔管后1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0%;传统组MAP,HR均有显著变化(P<0.01),拔管后1h的PORC发生率28%。结论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