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炎症特征,为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支气管扩张患者487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n=306)和非老年组(n=181),比较2组患者临床、检验、肺功能及影像检查资料及诱导痰、外周血CRP、PCT及IL-17等水平。结果老年组相较非老年组病程长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发热、胸痛、气喘发生率及SGQR评分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肺过度充气、透光度增高、肺大疱和肺气肿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1),FEV1%pred值低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诱导痰IL-17及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可发生于各年龄,老年患者相比非老年患者临床症状重、炎症指标高、肺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差。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炎症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137例,分为老年组(n=92)和非老年组(n=45),收集并比较2组的临床、检验、肺通气功能及影像检查等资料,检测外周血清IgE、IL-4、IL-13及IL-17等炎性标志物水平。结果老年组的首发年龄高于非老年组,有明显的季节发作性;老年组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为主;而非老年组以发作性喘息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老年组肺过度充气、肺透光度增高、肺大疱、肺气肿和气管壁增厚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发生FEVlpred%的下降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比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O.01);老年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IgE及FeNo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外周血清L-4和IL-13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及炎症等各方面具有其特征,更倾向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并发生气道重塑。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90例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为治疗组,给予环丙沙星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8.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和24.4%(P>0.05).两组患者痰液共分离细菌65株,治疗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9%、75.0%、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分别为100%和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清除率高于环丙沙星.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使用超声引导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行PDT的老年患者(〉65岁)55例,根据气管切开操作时引导方式不同分为纤支镜组(35例)和超声组(20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各类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超声组患者手术时间比纤支镜组短(12.3±4.8vs.15.25±3.4min,P=0.023),术中出血量也少于纤支镜组(9.3±3.8vs.12.8±2.3mL,P=0.005)。两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术后出血、气管狭窄等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重症监护室(ICU)及总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PDT可有效缩短气管切开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可为老年危重症患者快速、安全、精确开放气道的首选方式。
简介:目的探讨CD39/ATP轴与哮喘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OVA致敏和激发模式建立Th2优势哮喘小鼠模型;采用LPS联合OVA致敏和OVA激发模式建立Thl7优势哮喘小鼠模型;将CD39抗体经鼻滴入至Th2优势哮喘小鼠,建立CD39阻断的哮喘小鼠模型.实验设立正常对照组、Th2优势哮喘组、Th17优势哮喘组以及CD39阻断组,每组小鼠各10只,共40只.分离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肺泡巨噬细胞CD39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巨噬细胞炎症小体分子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ATP、IL-1β的含量.结果Th17优势哮喘组以及CD39阻断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39表达明显下调,与之对应的是:炎症小体中NLRP3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上调和肺泡灌洗液中ATP、IL-1β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39表达与炎症小体活化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推测CD39/ATP轴在调控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之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相关临床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切缘阳性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8例经病理证实并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穿刺后Gleason评分、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对手术切缘阳性的影响。结果128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7.19%(22/128)。病理分期与手术切缘阳性战正相关(r=0.352,P=0.001),且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χ^2=18.732,P=0.001)。对于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前血清PSA〈10ng/mL组与血清PSA≥10n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0,P=0.008);穿刺后Gleason评分〈7分组与Gleason评分≥7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500);对比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33.3%组与〉3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3,P=0.024)。结论穿刺后Gleason评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切缘阳性无影响,而病理分期、血清PSA、穿刺阳性百分率对手术切缘阳性有意义,同时手术者经验和手术技能对手术切缘阳性有一定影响。
简介:目的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伤;手术时间(105±31.2)min,出血(185.4±65.9)mL;所有患者术后4~5d后均自主排尿.随访2年,复发率为0(0/34);PFIQ评分由术前的(84.3±22.6)分降至术后2年的(11.2±6.5)分,PFDI评分由术前的(75.8±19.4)分降至术后2年的(12.4±5.3)分.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行保乳术的术前评估准确性。方法分析10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动态增强MRI及钼靶X线摄影资料,观测动态增强MRI及钼靶X线摄影片上乳腺癌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按乳腺癌术前行保乳术(breastconservingsurgery,BCS)所需条件,并与术后大体解剖标本及镜下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动态增强MRI、钼靶X线对乳腺癌术前行保乳术治疗的评估准确性。结果动态增强MRI能够较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数目、乳腺皮肤、胸壁和腋窝淋巴结状态,MRI判断40例(37.8%)可行BCS,判定准确性为96.2%。钼靶X线摄影判断37例(34.9%)可行BCS.准确性为89.6%。结论动态增强M砒能为乳腺癌患者行BCS的筛选提供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术前运用动态增强MIU评价乳腺癌行BCS是可行的。
简介: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其对护理的影响。方法观察9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试验组)与10例行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患者(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以及两种手术对护理的影响,再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的新医疗方法,能降低护理难度和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率。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2年6月,采用改良TIL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3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0.3±4.5)岁,随访24m,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术中出血量(200±2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4±2)d,手术时间(150±20)min。术后12dVAS下降[(7.5±1.1)vs(4.3±1.4),P〈0.01],ODI下降[(53.9±10.2)%VS(43.5±8.4)%,P〈0.01]。术后随访24m,VAS持续下降至(2.0±0.9),ODI下降至(27.1±7.9)%。椎间植骨获骨性融合率96.8%。结论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神经根管减压是重点,改良TLIF技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评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3例无神经功能损伤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前、术后1d、术后3m、术后6m、术后12m和术后18m分别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通过测量CT矢状位图像获得骨折椎体前缘、中间的椎体高度,并测量伤椎局部矢状位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m(平均22m).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天伤椎前缘和中间的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矢状位Cobb角则由术前(16.5±4.7)°显著下降至(5.7±3.2)°(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发现椎体前缘和中间高度以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压缩椎体以及相邻椎体新发骨折出现.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可以防止椎体高度再次丢失和相邻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人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受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观察比较2组的ESD的治疗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老年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4.5±20.0)min,非老年组为(66.5±18.1)min,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SD并发症的发生率、病变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2.2%、100%、95.6%和95.6%,与非老年组的2.4%、100%、97.6%和97.6%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老年人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目的观察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老年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39%vs41.38%,P〈0.05);观察组有异物感、恶心和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术后自行缓解,无严重手术并发症;观察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52%vs60.34%,P〈0.01);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12%vs43.10%,P〈0.01)。结论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老年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老年三节段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0例三节段腰椎后路减压加椎间融合内固定的老年患者(70~8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手术时静脉用氨甲环酸(术前静脉10mg/kg体重,术中1mg/公斤体重·h维持),对照组静脉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对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后栓塞性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例数较对照组患者下降[分别为(748±352)mL:(1202±672)mL;(199±65)mL:(277±144)mL;3例:13例](P<0.05)。所有患者未发现栓塞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后路三节段腰椎手术时,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栓塞性并发症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