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消化道黏膜肿物在超声内镜表现特征。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114例消化道黏膜肿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对象均采用超声内镜检查,观察黏膜肿物在超声内镜影像学特征。结果检出黏膜肿物包括平滑肌瘤(35例)、胃肠道间质瘤(29例)、脂肪瘤(20例)、类癌(12例)、异位胰腺(8例)、神经鞘瘤(4例)、错构瘤(4例)、血管球瘤(2例);超声内镜诊断符合例数为97例,总诊断符合率为85.96%。其中对平滑肌瘤(94.29%)、胃肠道间质瘤(93.10%)、脂肪瘤(100.00%)、类癌(75.00%)、异位胰腺(75.00%)、血管球瘤(100.00%)均具有较高诊断率,而对神经鞘瘤(25.00%)和错构瘤(0.00%)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结论各种消化道黏膜肿物在超声内镜具有不同表现特征,对消化道黏膜肿物鉴别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消化道 黏膜下肿物 超声内镜
  • 简介:目的通过内镜超声检查(EUS)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来确定粘膜病变起源和性质,并评价这种方法对粘膜病变诊断意义.方法经胃镜发现28例食管胃实质性粘膜病变患者,对他们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以明确其来源层次、病变位置,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排除腔外正常组织压迫,在超声内镜导引下对病变行细胞针穿刺活检.结果28例患者中,2例经EUS证实为腔外正常组织压迫,余26例患者均行EUS导此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3例患者穿刺取材失败.23例患者经细胞学分析显示4例恶性肿瘤(淋巴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及19例良性病变(平滑肌瘤18例,脂肪瘤1例).全部病例20例经手术、1例经内镜电切及7例经临床随访验证.结论EUS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是诊断粘膜病变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粘膜 患者 细针穿刺活检 EUS 诊断价值 病变
  • 简介:本文介绍了Ⅱc型早期胃癌常规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强调了病变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范围精确判断重要性,对临床诊治很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胃癌 早期诊断 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溃疡大小与胃癌检出率关系。方法以溃疡直径:≤1cm;>lcm、≤2cm;>2cm为标准,将溃疡分为A、B、C三组,分析每组恶性溃疡检出率。结果三组恶性溃疡检出率分别为:10%、41.46%、50.94%,溃疡越大,溃疡恶性可能性越大。结论对每一例胃溃疡都应多点取材,病理检查。

  • 标签: 胃镜 溃疡大小 胃癌检出率 病理检查 胃溃疡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内镜治疗消化道广基息肉。方法内镜找到息肉后,将肾上腺素液用注射针沿息肉基底边缘注入黏膜,使局部黏膜发白、肿胀隆起后,采用圈套器套住息肉,用高频电、电凝、电切法摘除息肉,对于个别>2cm广基息肉分两次圈套切除息肉。电凝、电切指数均为2.5,息肉摘除后如发现有渗血或涌血和有穿孔危险时,采用金属钛夹钳夹止血。结果58颗息肉经以上方法摘除后,均无出血穿孔及其它并发症。58颗息肉经病理检查,炎性患肉28颗,腺瘤性忠肉19瘕,增生性忠肉11颗,其中10颗合并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结论消化道广基息肉采用内镜高频电摘除,配合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和止血夹钳夹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消化道 广基息肉 内镜 治疗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内镜诊断原则及治疗方案。方法对确诊Dieulafoy病17例病人,行电极止血后,予5%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结果17例病人中14例内镜止血成功,内镜止血成功率82.3%,3例内镜止血失败者,转外科手术止血成功。结论Dieulafoy病可以在内镜确诊,并首选内镜止血治疗。

  • 标签: 内镜下 止血 DIEULAFOY病 病人 确诊 5%鱼肝油酸钠
  • 简介:本文简介了内镜早期胃癌形态特点、可疑病灶识别、规范观察和电子染色、色素喷洒及共聚焦筛检技术,对提高内镜早期胃癌识别能力很有帮助。

  • 标签: 早期胃癌 形态特点 内镜 电子染色
  • 简介:显微镜结肠炎(microscopiccolitis,MC)是一组以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而肠镜及钡剂灌肠检查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只有结肠组织活检在显微镜才能诊断疾病。一般包括2个疾病: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colitis,以下简称CC)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1ymphocyticcolitis,LC),分别于1976年及1989年被描述为独立疾病。因为二者有共同临床表现、相似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药物疗效.在近年被认为是同一疾病,称为显微镜结肠炎。近年国外对MC进行了大量研究报道。由于该病较少见,加之人们认识不足,常常难以正确诊断。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对MC流行病学、病因、病理、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以引起人们关注。

  • 标签: 镜下结肠炎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实验室检查结果 钡剂灌肠检查 胶原性结肠炎 特异性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酚应用于全结肠镜检查中适应人群、最佳剂量、安全性和顺应性。方法术前了解受检者身体基本状况、双腔鼻导管持续吸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异丙酚,术中监护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变化,术后了解病人遗忘度和满意度。结果异丙酚起效时间为15~20s,持续时间为8~10min。用药后,心率下降13.22%,血压下降24.48%,氧饱和度基本不变。术后遗忘度100%,满意度100%。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性全结肠镜检查可消除病人恐惧感和痛苦感,显著改善病人耐受性,也具有较好安全性和顺应性,是值得推广应用内镜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异丙酚 结肠镜检查 静脉麻醉 病人 氧饱和度 顺应性
  • 简介:结肠镜检查已成为诊治大肠疾病常规手段.对于大肠息肉,结肠镜不但能诊断,而且能在镜治疗.我院在2207例次结肠镜检查中,检出大肠良性隆起病变232例,检出率10.5%.对其中218例大肠息肉进行了内镜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 标签: 内镜 治疗 大肠息肉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本文总结了作者操作150例消化道出血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部分病例诊断经手术后证实。分析了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组成及出血特征。对部分患者进行了X线与内镜对比,

  • 标签: 下消化道出血 纤维结肠镜检查 诊断 患者 X线 手术后
  • 简介:目的观察内镜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肿物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近5年来我院就诊消化道黏膜肿物60例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对病变进行确诊后行内镜消化道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中食管黏膜肿物18例(30%),胃黏膜肿物30例(50%),十二指肠黏膜肿物12例(20%)。所有患者都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60例患者内镜黏膜肿物切除术成功54例(90%),6例患者没有切除干净。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穿孔。结论对消化道黏膜肿物进行内镜切除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内镜 黏膜肿物 黏膜切除 效果分析
  • 简介:慢性胃炎是消系化统常见病,胃镜是诊断本病主要手段。我们2002-01/2004-12应用日本潘太克斯公司生产EG-290P电子胃镜检查6856人次,诊断慢性胃炎5348例。现就诊断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内镜 慢性胃炎 消化系统 胃黏膜
  • 简介:病例1:患者女性,42岁,因"间断腹泻18年,加重伴呕吐2个月"于2010-09-16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18年前因进食生冷食物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便,量约300~500mL/次,每日5~6次,因夜间腹泻而影响睡眠,伴脐周胀痛,便后缓解,无黏液脓血便,无发热。外院曾考虑"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IBS)",予止泻等对症治疗后好转。此后间断发作类似腹泻,每1~2周1次。

  • 标签: 腹泻 结肠炎 淋巴细胞性 结肠炎 胶原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1病历介绍.病人黄某,女,45岁。因上腹疼痛饱胀不适20余年,加重伴黑便10天入院。体检:血压19/11kPa,营养良好,体质肥胖,全身检查无异常。化验检查:HB10.8g/L,肝功能正常,大便潜血(++),既往史:12年前曾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胃镜检查:胃体上部后壁有约4cm×6cm半球形肿物,

  • 标签: 巨大脂肪瘤 胃粘膜 病历介绍 黑便 内科保守治疗 痊愈
  • 简介:目的探讨剖腹探查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诊断价值并分析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因。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住院,并最终行剖腹探查9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出血定位、病因及相关辅助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成功定位出血灶者63例,术前诊断未明者29例,经剖腹探查确诊者24例(82.8%)。剖腹探查确诊并行手术治疗者87例(94.6%),其主要病因为小肠憩室(24例)和小肠间质瘤(17例);手术治愈84例(91.3%)。结论剖腹探查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可取得较满意诊治效果,但术前尚需完善出血定位检查为手术提供依据,避免不必要盲目探查。

  • 标签: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 剖腹探查 内镜 诊断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