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在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控的方法和效果。方法①开展"六岁防痨工程",每年进入6岁的儿童统一作一次结核病免疫应答监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②对入学新生结核病进行预防性体检;③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预防性治疗;④在学校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⑤制定落实《学校结核病应急处置预案》;6、和学校签订结核病防控目标管理责任书。结果①学生新发结核病患者占全市新登记患者的比率由1996年的14.4%下降到2013年的3.2%,年均递降率为8.5%,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75,P〈0.05);而学生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下降幅度更大,年均递降率为10.0%,由1996年的12%下降到2013年的2.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3,P〈0.05)。②学生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年均为18.9/10万(8.4/10万±36.1/10万),由1996年的25.9/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0.9%,年递降率为5.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6,P〈0.05);学生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年均为4.1/10万(1.0/10万±8.8/10万),由1996年的8.8/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0/10万,年均递降率为12.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4,P〈0.05)。18年来,新密市各学校没有发生结核病聚集性发病现象。结论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学生结核病。

  • 标签: 结核 肺/预防与控制 学生
  • 简介: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SBA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SBAC,均在初诊时误诊,总结其发病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9例手术切除,1例延误致丧失手术机会,术后随访至2007年5月,5例死亡,2例失访,术后5年生存率57.9%。结论SBAC发病率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纤支镜及痰液细胞检查阳性率低,故易误诊,及时手术可达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肺泡细胞癌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在临床护理操作中记录危重患者的24h尿量及每小时尿量,我们常用尿壶(尿壶上标有刻度)来测量,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如:烧伤患儿)及心脏病手术后的患儿不够准确。而尿量的精确测量对烧伤患儿及心脏病手术后患儿的病情观察非常重要。笔者在临床操作中用废弃的一次性注射20ml、50ml、100ml)来测量尿量,既准确又方便、实惠,

  • 标签: 一次性注射器 尿量测量 临床操作 烧伤患儿 危重患者 护理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双腔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在单肺通气中对老年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4月于我院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分为A、B组,两组分别使用DLT和支气管封堵进行单肺通气,记录并分析两组的呼吸力学参数、肺内分流率。结果单肺通气后,两组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气道峰压和吸气平台压均上升明显,肺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单肺通气时B组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气道峰压和吸气平台压均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麻醉后,两组的PaO2、PvO2和Qs/Qt较麻醉前均显著上升(P<0.05);双肺和单肺通气时相比,两组的PaO2和Qs/Qt变化显著(P<0.05);在单肺通气时B组的Qs/Qt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的使用对老年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较DLT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白三稀B4(LTB4)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30例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以及6例健康志愿者作尿液LTB4测定.每份尿样同时作尿肌酐浓度的测定.结果对照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尿液LTB4值分别为(19.84±5.65)ng/mmol、(80.01±59.73)ng/mmol和(52.21±38.64)ng/mmol,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尿液LTB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1.而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尿液LTB4水平又明显高于缓解期,两组结果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0.01.结论LTB4在COPD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三稀B4 发病机理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意义。方法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68例患者,按照治疗期间是否发生VAP分为Ⅰ组(出现VAP,n=62例)和Ⅱ组(无VAP,n=10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确诊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将Ⅰ组按照血浆NT-proBNP分为正常组及增高组,比较两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住院死亡率;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P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因素。结果Ⅰ组血浆NT-proBNP、APACHEⅡ评分、血糖及WBC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Ⅱ组(P〈0.05);NT-proBNP增高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r=0.502,P〈0.05)、CRP(r=0.513,P〈0.05),WBC计数(r=0.339,P〈0.05)及血糖水平(r=0.311,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OR=2.012,P〈0.05)是VAP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VAP患者中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是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评估CAP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血浆NT-PROBNP 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肺梗塞(APE)治疗中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AP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生存率及溶栓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PaO2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10h后两组PaO2明显升高,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而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可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

  • 标签: 介入治疗 急性肺梗塞 低剂量 静脉溶栓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术后胸廓塌陷畸形改善,胸痛显著减轻,无反常呼吸,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术后1-2月随诊,胸片示内固定牢固,无松动移位,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好,胸廓无明显畸形.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低、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内固定 记忆合金环抱器
  • 简介:目的探讨经Respimat吸入给予不同剂量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Respimat吸入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连续治疗1年,随机将其分成高剂量组(5μg/d,n=120)和低剂量组(2.5μg/d,n=1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水平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口干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Respimat吸入给予低剂量的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持治疗,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进一步大数据分析。

  • 标签: Respimat吸入器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