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在年龄大于45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数,从1988—1994年的2%,升至2005—2008年的25%。大约有117万的美国人在45岁以上,也就是说有将近29万服用他汀类药物,其数字相当于整个佛罗里达州和乔治亚州的总和。有一个来自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了服用他汀类的增长情况: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卫生统计 数据显示 佛罗里达州 美国人 服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世界各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步升高,其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积极预防糖尿病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突出性的医学问题。本文就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治疗进展、主要临床应用的糖尿病药物作一阐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有效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用药疗程长,部分患者需终身服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类药物均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丙戊酸类药物主要有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丙戊酰胺等。二者对肝脏及血液系统均有潜在影响,而且可能发生皮疹,尤其卡马西平可能发生致死性剥脱性皮炎。

  • 标签: 丙戊酸钠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卡马西平 类药物 抗癫痫药物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在临床中,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缓慢心律失常与快速心律失常两种类型,而且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也存在差异。针对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始终没有研制出长期有效的口服药,所以目前起搏器是其治疗的唯一方式。而导管消融的治疗方式可以被应用在快速心率失常临床治疗中。因治疗效果理想,这种治疗方式也逐渐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心房扑动的最佳治疗措施。但在其他快速心率失常治疗中,尤其是心房颤动与过早搏动,有限选择药物治疗的方式。基于此,文章将心律失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希望治疗南所帮助。

  • 标签: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临床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它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胆固醇和血糖;减轻压力。别着急,还有更多:它也可降低心脏病发作或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几率,甚至可延长生命。这个灵丹妙"药"其实并不是药物,而是运动。但是,只有约一半的成人进行足够的体力活动来促进身体健康。对于有心脏疾病风险或已有心脏疾病的人,运动尤其有用。"医生非常擅长开具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但不擅长开具已有的一种最有效治疗,那就是运动。

  • 标签: 最佳药物 疾病风险 运动强度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事件 体力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药物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经DCG检查治疗有效71例,治疗有效率为88.75%,无效8例,无效率10%,恶化1例,恶化率为1.25%。患者治疗后心率每分钟减缓5~20次,平均(12.6±1.4)次,患者治疗后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心电图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有了更新的认识,治疗目的不再局限于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远期预后,强调对生存率的影响。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死亡率 治疗
  • 简介:造影剂肾病(CIN)是在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剂后引起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它可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现已经成为当下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但其根本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本文就CIN发生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对CIN的预防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造影剂 肾病 他汀类
  • 简介:心房颤动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仍是房颤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心室率、复律、非抗心律失常、抗凝药物几大类,本文拟综述近年来房颤在临床上的药物治疗现状。

  • 标签: 房颤 药物治疗 抗凝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为衬贴在血管腔表面的单层扁平或多角形细胞,它不仅是血管壁与血流之间的一道生理屏障,还具有影响血管张力、纤维蛋白溶解、细胞生长和炎性反应的能力。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病理改变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是一类有效的调脂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β-羟-β-甲基戊二酰辅酶A(hydroxy—methyl—glutarylcoerlzymeA,HMG—CoA)还原酶而最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 他汀类药物 功能检测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纤维蛋白溶解 早期病理改变
  • 简介:目的通过随机、双盲、大系列及设正常人对照的研究方法,区别常用降压药治疗后真正的不良反应抑或高血压本身的症状.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并行研究,1026例患者分为A组(卡托普利),B组(氨酰心安),C组(尼群地平),D组(卡+氨),E组(氨+尼),F组(尼+卡).观察药物降压效果、副作用、生活质量,观察期6个月.以正常人4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联合用药降压较单用效果更好,心率更稳定,撤药率更低.患者80%以上用药前存在各种症状,药后1/2以上症状消失.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症状者达74.4%,最多达12种症状,均非药物所致.有88.6%患者用药后出现新症状,药物不良反应仅指此类症状,药前性功能障碍男、女分别达76%、79.5%,药后为52.7%及67.0%.结论药物副作用及生活质量影响是选用药物的重要依据,并可影响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目前尚无只有疗效而无不良反应的降压药物,熟悉其不良反应,采取最低有效剂量方为上策.

  • 标签: 随机双盲 高血压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
  • 简介:一、高血压治疗的问题、知晓率、用药率、控制率低(防与治兼顾)如何改善?1.评估CVD危险度,找出高危病人、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PP.artstiff).2.提高药物治疗的顺应性(efficacy/sideeffect↑).3.多基因病特点,低计量联合用药(每日1片!)列为一线.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进展 高血压 药物治疗 血压控制
  • 简介: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期,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药物治疗,需要引起临床重视。我们前期介绍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B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本研究着重介绍了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氢氯噻嗪 硝酸甘油 哌唑嗪 地高辛
  • 简介: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一种病理性膨胀,主要发生于颅内动脉分叉部位[1]。成人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1%~5%,年破裂率为0~1%^[1-4]。在我国35~75岁的成年人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UIA)的总患病率高达7.0%^[5]。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心^[2、4、6]。与颅内动脉瘤患病有关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高血压病、吸烟、酗酒、性别、颅内动脉瘤家族史、肌纤维发育不良、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7-9]虽然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措施,但仍有少数患者因各种因素不宜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同时,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发现了部分自然破裂风险低于现阶段外科治疗风险的UIA患者,对临床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 标签: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他汀类药物 药物治疗 综述
  • 简介:近2/3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其卒中由大动脉粥样硬化或小动脉血管病变引起。脑缺血由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或来自复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栓子脱落导致血流减少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狭窄的最主要原因,其过程复杂,涉及血管内皮损伤、炎症、脂质沉积、血管平滑肌增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纤维化、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鉴于他汀类药物(以下简称他汀类)降脂治疗与卒中防治的研究渐成热点,现将他汀类在卒中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重要的临床试验证据综述如下。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卒中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防治 血管平滑肌增生 动脉血管病变
  • 简介:(一)三种常用的降压药可能防止骨折塞嗪类,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所有这类药物都是降低血压和缓解心脏负担的。除此以外,它亦鲜为人所注意到,它同时还可以防止骨折。由于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症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在高血压的防治药

  • 标签: 受体阻滞剂 骨骼 骨折发生率 高血压药物 骨质疏松症 降压药
  • 简介:中国目前约2.66亿高血压患者中,5%~30%属于顽固性高血压[1]或难治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抵抗。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很好的将高血压抵抗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达标,因此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成为心血管病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高血压抵抗的非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非药物治疗 难治性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 单纯药物治疗 血压水平
  • 简介: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强力抑制3-羟基-3甲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在降低LDL-C的同时使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风险明显降低,尤其是总病死率显著降低,奠定了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料的积累,一方面,他汀类药物的多种有益作用不断被人们认识,其应用范围有扩大趋势;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对肝脏、肌肉、肾脏、神经系统、糖代谢及肿瘤的影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一些本该强化治疗的高危患者其血脂不能达标,以及达标后不适当地减量、停药等问题.其中,对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问题的担忧对其使用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降血脂药 洛伐他汀 斯伐他汀 肝功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