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全国调查点257个。对0~14岁儿童进行结核茵素试验,≥15岁人群和结核茵素反应≥10mm的儿童进行胸透,对胸透异常和咳嗽咳痰症状≥3周者进行摄片、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培养阳性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对59个点进行全人口感染率调查。对1999年死亡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实检人口为365097人,占应检人口的受检率达95%以上。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60/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经标准化的患病率与1979年相比活动性肺结核年递降率为4.5%,涂阳患病率为3.8%,与1990年比年递降率分别为5.4%和3.2%;1990—2000年间涂阳患病率卫V项目地区下降幅度为44.4%,而非项目地区下降12.3%,西部地区疫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全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各地不平衡,下降缓慢。
简介:目的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全国调查点257个。对0-1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15岁人群和结核菌素反应≥10mm的儿童进行胸透,对胸透异常和咳嗽咳痰症状≥3周者进行摄片、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培养阳性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对59个点进行全人口感染率调查。对1999年死亡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实检人口为365097人,占应检人口的受检率达95%以上,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60/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经标准化的患病率与1979年相比活动性肺结核年递降率为4.5%,涂阳患病率为3.8%,与1990年比年递降率分别为5.4%和3.2%;1990-2000年间涂阳患病率卫V项目地区下降幅度为44.4%,而非项目地区下降12.3%,西部地区疫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全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各地不平衡,下降缓慢。
简介: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00年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且下降缓慢。近一半人口受结核杆菌感染。其中儿童约占五分之一。儿童(0~14岁)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后,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有临床症状、需要治疗的结核病病人。如果感染的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强,人体抵抗力也低,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症结核病,如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等。儿童结核病流行状况的演变为评价国家抗结核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儿童结核病的流行状况间接地反映社会结核病的传染源状况及疫情的严重程度.而成人继发性结核病的根源多为儿童时期原发感染。因此,了解儿童结核病流行状况并加强防治,对减少成人继发性结核病的发生从而控制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不同级别医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24家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90例心衰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1年时进行随访,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因心衰再住院及其联合终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5.6±13.1岁,男性占57.2%,门诊患者占62.9%。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或行血运重建术、卒中的患者分别为58.4%、21.8%、25.2%和17.3%。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衰的首要病因(52.1%),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16.7%)、扩张型心肌病(14.1%)和瓣膜性心脏病(9.9%)。一级医院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性心脏病(22.8%),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64.0%)和扩张型心肌病(21.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率最高(65.9%),其次为利尿剂(60.6%)、β-受体阻滞剂(59.9%)、醛固酮受体阻滞剂(54.1%)、地高辛(26.2%)。三级医院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应用比例最高,一级医院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的应用最少。1年随访时,不同级别医院NHYAⅢ/Ⅳ级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入选时(P〈0.001)。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为7.8%,在不同级别医院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心衰再住院发生率为30%,其中三级医院最低(27.7%),一级医院最高(34.1%)。全因死亡/心衰再住院的联合终点发生率为33.3%,各级别医院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我国不同级别医院心衰患者的病因存在差异,各级别医院在心衰的规范化药物治疗方面均有待于提高,尽管如此,各级别医院1年随访时NHYAⅢ/Ⅳ级的心衰患者均明减少。
简介:目的: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评价现行代谢综合征(MS)3种诊断标准在合肥市中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某社区内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诊断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报告(NCEP-ATPⅢ)分别计算MS的患病率,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修订现行CDS标准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上述3种标准及修订后的IDF和ATPⅢ在实际疾病筛查中的意义。结果:共调查2860名居民,男1093名(占38.22%),女1767名(占61.78%),平均年龄(56.38±10.8)岁。按照CDS、IDF、ATPⅢ和参考标准,调查对象MS患病率分别为23.39%、34.55%、37.20%和26.7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2.18%、33.73%、36.28%和25.33%。CDS与参考标准诊断时,男女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60-6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IDF与ATPⅢ标准诊断时,50-5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相同年龄段、相同性别人群均表现出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参考标准,现行CDS、IDF和ATPⅢ的灵敏度分别为87.57%、80.10%和84.29%,特异度分别为100.00%、82.06%和79.9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61.94%和60.53%。修订后的IDF和ATPⅢ标准MS患病率分别为27.31%和32.76%,特异度分别为88.31%和84.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63%和65.10%。结论:调查对象MS患病率较高,现行3种诊断标准中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最高,参照成人体重判定修订现行标准,可提高CDS标准下MS患病率、IDF和ATPⅢ标准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在实际筛查工作中应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