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脏介入术属于有创治疗,患者在术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与不适一些新型介入治疗技术的创伤更大,成人患者需要接受深度镇静或全身麻醉,才能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目前,国内尚无成人心脏介入术中麻醉管理的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经验总结,归纳成人心脏介入术中麻醉管理的特点。

  • 标签: 成人 心脏介入 麻醉管理 镇静 全身麻醉
  • 简介:许多人儿时把玩过小磁体,隔着障碍物用磁力移动书钉之类的小铁件。磁场力的这种非接触的跨空间作用方式,为各领域进行遥控操作提供了科学基础。随着医学三维影像技术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日益完善的遥控磁导航技术(magneticnavigationtechniques,MNT)正改变着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领域的介入手术操作方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介入操作 导航技术 遥控 应用 心脏 自动控制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在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60例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从桡动脉局部注入维拉帕米5mg,观察注入前、后心率、血压、局部和全身的变化及术中是否出现桡动脉痉挛.结果60例患者注药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一定程度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术中未出现桡动脉痉挛,无心衰和新的房室传导阻滞出现.结论在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治疗时,局部注入维拉帕米5mg,可预防桡动脉痉挛,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

  • 标签: 维拉帕米 桡动脉 心脏介入 介入治疗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达6%以上;房颤患者与无房颤患者相比,病死率显著增高,生命质量亦明显下降。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房颤人群,据估计目前房颤患者已超过1000万。根据2006年我国心房颤动一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的分类,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这一分类与2003年欧洲心血管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与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联合起草的国际统一的房颤命名和分类标准一致的。目前,房颤的介入治疗主要用于终止房颤律,另外还可用于对房颤血栓的预防。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肺静脉电隔离术
  • 简介:原发性肝癌具有发病率高,手术切除率低,手术后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研究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经皮超声介入治疗肝癌作为一种局部原位杀灭癌细胞的方法近年有较大的进展,已成为临床非手术治疗领域中值得重视的一项新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经皮超声介入治疗肝癌方法综述如下。1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T)PEIT用于临床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机理是利用无水酒精对肝癌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和脱水作用及癌内小血管的凝固作用,安全有效地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对于≤3cm的肝癌,治疗效果可与手术相媲美。椎名秀一郎等

  • 标签: 介入治疗肝癌 经皮超声 肝癌进展
  • 简介:冠心病是目前中国老年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由于年龄因素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更加困难.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期专栏所刊登的文章重点向大家介绍了我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危重冠心病患者介介治疗方面的进展,以及血管内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因此,老年危重冠心病患者可以从介入治疗中受益.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人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完全闭塞 血管内超声
  • 简介:1977年Gru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在此后的20多年中,以PTCA为基础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其疗效已经循证医学大规模临床试验所证实。在PCI发展历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再狭窄,PTCA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达30%~50%。

  • 标签: 介入心脏病学 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简介:  近十年来中重度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有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种较新的方法,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约有30%的心衰患者由于传导系统阻滞导致心脏收缩不协调或不同步[1,2],这种不同步收缩加重了心室的机械障碍[3],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4].……

  • 标签: 再同步化 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
  • 简介: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心衰)是2种常见的伴随高发病率、死亡率和健康经济负担的心脏疾病。两者常常共存,心衰患者中房颤的患病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5%,Ⅱ~Ⅲ级10%~26%,Ⅳ级可达50%。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导管消融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相当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医学上的难题,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过去十余年中,药物治疗[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已被证实可降低病死率。尽管使用最佳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变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及预后不良的现实。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心衰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供体有限及术后抗排异反应的高额医疗费用,使其很难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室重构
  • 简介:目的总结我中心对心脏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使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经验。方法2012年2月-2014年7月2800例心脏术后的患者中,有6倒(0.2%)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出现持续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对这6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及呼吸衰竭。结果6例患者共进行10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谷丙转氩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有一定的下降,其中TB和CB下降可显著下降(具体结果加P值);血细胞、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变化不明显。在治疗1-2次后3例患者治疗有效,TB在数天内降至100umol/L左右(P〈0101),余3例患者胆红素升至治疗前水平。6例患者中4例死亡(2例成功更重要,应该写:经过血浆置换治疗,2/6例最终抢救成功,….出院?)。结论心脏术后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常的患者预后差,血装置换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胆红素,对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浆置换 心脏术后 高胆红素血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房颤导致的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且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左心耳封堵 导管消融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冲洗脓腔治疗肺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对32例肺脓肿患者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下,采用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定时冲洗肺脓肿脓腔,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导管的护理和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30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18~32d治愈出院,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后放弃治疗出院,电话随访得知患者已经死亡.所有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进行冲洗肺脓肿脓腔,操作方法方便、安全、创伤小、费用低、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肺脓肿 治疗 护理
  • 简介:结核性胸腔积液在我国仍然是常见病、多发病,绝大部分病人通过规则的化疗、适当的抽胸液以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等项常规方法的治疗,胸液能够吸收,获得临床治愈。但由于就诊时间较晚,治疗措施不适当,或者治疗措施还不够完善等项因素,不少的病例在治疗前就已经有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积液,部分病例则在治疗过程中再形成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积液。

  • 标签: 包裹性积液 胸液 胸膜增厚 结核性胸膜炎 介入治疗 治疗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对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行再次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远期预后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在阜外医院进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分为既往PCI和非既往PCI两组,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并进行2年随访,记录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卒中、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再发卒中)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的远期预后差别。结果共纳入6194例行PCI的ACS患者。既往PCI组共1256例,既往非PCI组共4938例。既往PCI组患者年龄更高,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更多。2年随访结果显示,既往PCI组全因死亡率(2.3%vs.1.1%,p=0.001)、心原性死亡(1.7%vs.0.5%,p〈0.001)、急性心肌梗死(2.7%vs.1.8%,p=0.040)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13.9%vs.11.8%,p=0.039)显著高于既往非PCI组,而血运重建、脑卒中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既往PCI、年龄、左室射血分数〈40%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介入治疗不成功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及糖尿病史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同时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既往PCI不再是全因死亡(HR=1.81,95%CI:0.99–3.28,p=0.051)和心原性死亡(HR=1.09,95%CI:1.04–1.14,p=0.06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中国单中心大样本人群,对于有相同危险因素的患者,既往PCI不是再发ACS介入治疗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既往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86例患者在X线导引下,取剑突旁为穿刺点,按Seldinger方法穿刺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抽取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药物(结核性注入链霉素、地塞米松;肿瘤性注入丝裂霉素、卡铂等:有粘连注尿激酶等)。结果:86例均获成功,无气胸、出血和心脏损伤情况发生,抽取心包积液200~300ml,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 标签: 治疗心包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临床评价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腔内注射药物 患者症状
  • 简介: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吸烟的控制情况,分析其与循证医学指南的差距。方法选择在北京华信医院急诊科接受介入治疗并且出院后随访时间在180d的所有冠心病患者,分析其入院时与随访期吸烟情况的变化。结果在总共337例患者中,299例接受了6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88.7%)。入院时与随访时的吸烟比率分别为47.5%(142/299)和23.1%(69/299,P=0.003);入院时吸烟的患者在随访时仍吸烟者为35.9%(51/142),入院时无吸烟的患者随访时吸烟率为11.5%(18/157);在随访期间将患者按年龄分组分析,结果显示:非老年组(≤65岁)患者的再吸烟率为52.8%(47/89),老年组(〉65岁)患者为41.5%(22/53),非老年组患者高于老年组(P=0.023);老年组在随访期内戒烟率为49.1%(26/53),高于非老年组患者32.6%(29/89,P=0.012);老年组随访期新发吸烟率为5.4%(5/93),低于非老年组20.3%(13/64,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吸烟控制情况不理想。应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戒烟宣传教育,努力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的差距。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吸烟 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