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常人的体温是多少?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其口腔体温范围为36.7-37.7℃;腋窝温度范围为36.0-37.4℃;直肠温度范围为36.9-37.9℃,一旦体温超过37.5℃,则会被定义为发热状态,并据此进一步划分,低度发热为37.5-38.0℃;中度发热为38.1-39.0℃;高热为39.1-40.4℃;超高热为40.5℃以上。
简介: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赛来昔布联合热疗对人胰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应用热疗、赛来昔布(100μmol/L)及两者联合处理胰腺癌SW199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建立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热疗、赛来昔布及两者联合应用,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病理改变,RT—PCR检测bcl-2及baxmRNA的表达。结果热疗、赛来昔布及联合组SW1990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6.63±5.78)%、(44.55±4.76)%和(21.83±2.33)%;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11.78%、17.33%和33.32%;抑瘤率分别为81.3%、93.0%、99.7%,各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以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最明显。各组瘤组织baxmRNA表达上调,以联合组上调最明显,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bcl-2表达无变化。结论赛来昔布、热疗在体内外实验中均对胰腺癌治疗有效,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简介: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与光动力疗法(PDT)联合应用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移植至裸鼠皮下制备皮下移植瘤模型。60只荷瘤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康莱特1组,激光照射前一天开始从尾静脉注射康莱特注射液1.25g/kg体重,连续10d;康莱特2组,同上法注射康莱特注射液2.5g/kg体重;光动力(PDT)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48h后予激光照射;联合1组,治疗方法采用康莱特1组+PDT组;联合2组,治疗方法为康莱特2组+PDT组。每组10只。每周2次测量肿瘤大小。PDT后14d处死动物,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对照组、康莱特1组、康莱特2组、PDT组、联合1组和联合2组治疗后14d的瘤体积分别为(550.08±52.46)mm3、(519.71±46.44)mm3、(405.29±38.67)mm3、(199.27±37.37)mm3、(107.47±14.13)mm3。和(75.58±12.53)mm3;瘤重分别为(0.82±0.08)g、(0.77±0.06)g、(0.61±0.06)g、(0.41±0.05)g、(0.28±0.04)g和(0.16±0.04)g。2个联合组的肿瘤体积和瘤重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联合1组抑瘤率从PDT组的50%上升到65.9%,联合2组上升到80.5%。结论康莱特与PDT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移植瘤体积,有协同增效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及其时-效关系。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皮下种植后形成的瘤块剪成1mm^3组织块再移植至36只裸鼠皮下,待皮下移植瘤直径达0.8~1cm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荷瘤对照组、光敏剂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光动力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48h后予激光照射),每组12只。每周2次测量肿瘤大小,3周后取瘤称瘤重,计算瘤体积及抑瘤率。结果PDT组治疗后第6天瘤体积为(0.24±0.15)cm^3,显著小于荷瘤对照组的(0.43±0.18)cm^3和光敏剂组的(0.39±0.15)cm^3(P〈0.05),并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更加显著。但治疗后15d起,PDT组移植瘤体积又开始增大。治疗21d后,PDT组瘤重为(0.69±0.23)g,显著小于荷瘤对照组的(1.65±0.21)g和光敏剂组的(1.62±0.12)g(P〈0.05)。PDT组抑瘤率为58.18%,显著高于光敏剂组的1.80%(P〈0.05)。结论PDT对胰腺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起效快,但单用疗效维持时间不长。
简介:目的探讨盆底康复疗法对中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漏尿、遗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中年女性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主动式训练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盆底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行B超或导尿测定膀胱残余尿量,进行ICIQF-SF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漏尿次数及漏尿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研究组为85.11%;对照组患者盆底肌治疗总有效率为62.75%,研究组为80.8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周、治疗6周后的漏尿次数、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及ICIQF-SF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ICIQF-SF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底康复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盆底肌力,有效改善患者遗尿、漏尿等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