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1965年Blumberg发现澳大利亚抗原(HBsAg)以来,病毒性乙型肝炎(viralhepatitisB)有了划时代的研究进展。病毒性乙型肝炎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南部欧洲和拉丁美洲。全世界约20亿人有既往或持续感染HBV,慢性HBV感染者达3~3.5亿,其中15%~25%最终死于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癌,年病死人数约100万;男女性病人的病死率分别约50%和15%。我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有10%即17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flyclosedcirularDNA,cccDNA)可长期存在于细胞核中,且抗病毒药物难以将其清除,成为HBV慢性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检测HBVcccDNA对进一步认识HBV生活周期及指导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HF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心功能Ⅱ级34例,Ⅲ级47例,Ⅳ级29例,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血浆BNP水平,并对比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检测观察组不同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增高,BNP水平也随之升高;随着LVEF的升高,BNP水平随之降低;LVEF与B型钠尿肽水平呈负相关(r=一0.520、P〈0.05)。结论BNP与LVEF指标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级数越高,BNP水平越高,血浆BNP测定在HF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粪便microRNAs,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胰腺癌患者、22例慢性胰腺炎(CP)患者以及13例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标本,抽提粪便总RNA,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样本miR-21、miR-155、miR-181a、miR-181b、miR-196a、miR-210的表达量,以miR-16作为内参基因.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AUC)评估microRNAs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粪便总RNA抽提及microRNAs检测方法具有稳定及可重复性.胰腺癌组miR-181b、miR-196a、miR-210的表达量分别为2.22±0.64、2.78±0.14、5.55±0.38;CP组为1.42±0.39、3.88±0.85、5.39±0.69;对照组为0.32±0.40、1.14±0.98、4.23±0.99.胰腺癌组和CP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而胰腺癌组与CP组间无显著差异.胰腺癌组对对照组的miR-181bAUC为0.745(95%CI0.597~0.894),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51.7%;miR-210的AUC为0.772(95%CI0.629~0.914),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6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iR-196a对胰腺癌无诊断意义,但胰腺癌患者粪便miR-196a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相关(r=0.516,P=0.041).结论粪便RNA的抽提和microRNAs检测为无创性,且具有可重复性.miR-181b和miR-210在胰腺癌患者粪便中的表达增高,有可能是胰腺癌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粪便Alu序列表达量,探讨其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1例胰腺癌、27例慢性胰腺炎及23例健康者的粪便样本,采用酚一氯仿方法抽提粪便中基因组D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Alu重复序列的表达量。结果胰腺癌、慢性胰腺炎、正常健康者粪便Alu重复序列表达量分别为(5.17±0.99)、(3.79±0.94)、(0.28±0.35)ng/g,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胰腺癌的曲线下面积为74.8%,95%可信度为0.661~0.835,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75.6%,特异性为67.1%。结论胰腺癌患者粪便Alu序列表达量显著增加,对胰腺癌的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抗体检测在老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老年住院患者血清结核抗体的结果。以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将一步免疫层析法、斑点免疫金渗滤法、免疫印迹法以及传统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金标准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了41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与83例中青年肺结核病患者血清结核抗体的检测结果。结果一步免疫层析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老年血清结核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54%和93.43%,75.61%和89.39%,与金标准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在老年和中青年肺结核病患者中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步免疫层析法和免疫印迹法与金标准检测结果一致,且敏感度高,特异度好,操作简单、快捷,不受年龄的影响,适合老年住院患者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简介:目的探讨三台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本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提供依据。方法仪器精密度测定用同一标本在分别在三台仪器上重复检测20次,计算CV值;比对试验选择参加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的仪器作为比对仪器,另外两台仪器作为试验仪器,每天采集8份新鲜抗凝全血样本分别在三台仪器上进行检测,连续进行5d。结果三台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均符合要求。两台试验仪器与比对仪器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5,比对仪器的相对偏倚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临床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比对及偏倚评估,判断其一致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诊断、治疗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2、7、14、21天CRP、D.D的水平,并将入院后第2天的CRP、D—D水平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CRP为(16.52±1.3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5±0.96)mg/L;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D—D为(0.99±0.3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O.36±0.2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入院后第2天,中、重度患者CRP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患者CRP、D—D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者(P〈0.05)。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段的CRP、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13—13水平的高低可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程度及血栓情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醛固酮单项指标筛查代谢综合征(MS)进行初步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2015在我院就诊且资料完整的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患者各300例,年龄30~70岁。检测患者的醛固酮水平,以醛固酮检测结果诊断代谢综合征,并分别与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颁布的MS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WHO的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醛固酮单项指标诊断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准确度均为94.33%;以CDS的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醛固酮单项指标诊断男性和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准确度分别达到94.67%和94.33%。结论检测醛固酮单项指标筛查代谢综合征、进行初步诊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