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胃穿孔患者的术后疗效、所需手术时间、所需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术后复发Visick分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后疗效、术后复发Visick分级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所需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避免患者术后的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8例高分级颅内动脉瘤患者(Hunt-HessⅣ-Ⅴ级),采用蓝紫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1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72h),对照组采用延期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72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意识状态和治疗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25±0.78)分与对照组的(6.17±0.91)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GCS评分(10.08±1.27)分高于对照组的(9.14±1.36)分(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5.71%)高于对照组(57.14%)(P<0.05);观察组脑积水、破裂再出血发生率(21.43%、14.29%)与对照组(28.57%、21.4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7.14%)、脑血管痉挛发生率(21.43%)低于对照组(35.71%)、(50.00%)(P<0.05)。结论:采用早期介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意识复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5年8月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组患者接受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以及传统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对比实验组总术后自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率相较于传统栓塞疗法显著升高,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提升,复发率显著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肿瘤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不同镇静用药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9年6月选取的75例颅内肿瘤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开展诱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期间爆发抑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参照组(76.32%)(P<0.05)。实验组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期间爆发抑制发生率(2.70%)显著低于参照组(21.05%),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颅内肿瘤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应用丙泊酚,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爆发抑制的发生。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术式切除子宫、卵巢对内分泌改变及绝经综合症的影响。方法:对135例45岁以下非绝经期妇女因妇科良性疾病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范围的不同分为三组进行研究,其中A组(n=38)行全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B组(n=67)仅行全子宫切除而保留双侧附件,C组(n=30)仅行单侧附件切除,分别在术前一个月内,术后六个月测定血促卵泡激素(FSH)、泌乳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水平,并在术后6—12个月进行绝经综合症的随访,比较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全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组术后FSH、LH较术前显著升高,E2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1,绝经期症状较单侧附件切除组严重,P〈0.05;保留二侧附件而作子宫切除组术后FS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E2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绝经期症状较单侧附件切除组严重,P〈0.05;保留子宫仅作一侧附件切除组术后体内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绝经综合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全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组和子宫切除组,P均〈0.05。结论:不同术式切除子宫、卵巢可影响其内分泌及绝经综合症,卵巢的功能与卵巢血液供应关系密切。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JLN拭子病毒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HFMD患儿采集咽拭子(其中19例于恢复期采集咽拭子复查),以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负荷量并做对比分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检测阳性,其中合并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感染各1例,副流感病毒感染4例。急性期患儿EV71病毒负荷水平明显升高,恢复期病毒水平显著下降,8例恢复期患儿病毒检测阴性。结论:2010年秋冬季佛山地区儿童HFMD病原以EV71为主,在流行季节可出现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咽拭子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是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诊断的快速有效手段。HFMD临床表现轻重与患儿咽部EV71病毒负荷量无相关性,患病早期病毒呈高水平表达,抗病毒治疗宜尽早实施。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6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梭形细胞型35例(67%),上皮样细胞型7例(13%),混合型10例(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94%、CD3479%、SMA48%、desmin44%、S-100蛋白9.6%;良性9例(17%),交界性20例(38%),恶性23例(44%);CD117、CD34在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有确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