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对102例经胼胝体切开穹窿间入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的病人,记录术后尿量、血电解质、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皮质醇水平,比较术后激素水平变化与水、钠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本组均出现水、钠代谢紊乱,术后2周完全恢复52例,4周基本恢复33例,6周恢复12例,需长时间人工调整电解质水平5例。术后ADH、ALD和皮质醇的不足是导致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结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与手术损伤下丘脑有关,紊乱类型与ADH、ALD和醛固酮的缺乏情况有关;及时给予相应激素及对症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简介:作者简介朱桂英(1976-),女,湖南长沙人,大专,护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摘要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颅咽管瘤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患者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选取的90例行颅咽管瘤全切除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尿崩症17例,水、电解质紊乱9例,中枢性高热11例,癫痫3例、消化道出血6例、意识障碍4例,所有患者在经过对症护理护理和相应治疗之后并发症情况基本得到好转,水、电解质紊乱,癫痫、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患者得到完全纠正,15例并发尿崩症患者痊愈,2例在出院后两周恢复。结论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通过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规范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体温失调等并发症,降低颅咽管瘤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部位分为4种类型:鞍内型、鞍上脑室外型、脑室型和复杂型。手术采用额下入路36例,前纵裂入路12例,翼点入路115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0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56例(83.9%),次全切除14例(7.5%),部分切除16例(8.6%)。术后出现尿崩症89例,其中暂时性尿崩症62例;视力恶化30例;手术死亡4例(2.1%)。术后随访3个月~5年,肿瘤复发18例;GOS预后评分:5分150例,4分23例,3分5例,2分4例,1分4例。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通过MRI检查,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累及鞍上36例、鞍内4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6例;囊性26例,囊实性18例,实性2例。囊变部分T1WI可表现为低、中、高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实性部分MRI多表现为等Tl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囊变部分强化不明显,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可三维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MRI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MRI具有很好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采用传统翼点入路41例,额颢微骨孔入路23例,额下纵裂入路12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4例,经眉弓入路3例,经蝶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57例(67.7%),次全切除27例(32.3%);全切率较高的为传统翼点入路(78%)和额下纵裂入路(75%),而额颢微骨孔入路(56.5%)和眉弓入路(50%)全切率较低。结论手术仍然是成人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一般情况等,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特别是锁孔手术入路对于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减少脑组织损伤非常重要。
简介:目的探讨鞍膈下颅咽管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290例颅咽管瘤,其中29例为鞍膈下颅咽管瘤,行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16月,采用MRI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结果肿瘤全切24例,全切率82.8%;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行手术修补,4例行腰穿置管,均治愈。术后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月后恢复正常。14例术前视力下降患者,12例术后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例术前高泌乳素水平患者术后恢复正常,5例新出现垂体功能障碍,3月后复查恢复正常。1例复发再次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论鞍膈下颅咽管瘤经蝶入路手术可安全切除,创伤小,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