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病因、诊断、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中央性前置胎盘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孕妇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出血32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3例,胎盘植入4例,官腔塞纱24例,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5例,全宫切除术6例,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2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早产儿10例,新生儿窒息8例,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主要病因是宫腔操作.B超是诊断前置胎盘最可靠手段.剖宫产是中央性前置胎盘终止妊娠唯一方法.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病因 诊断 临床表现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胎膜破与难产关系及胎膜破对新生儿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3年8月我院收治胎膜破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无胎膜破230例作为临床对照组。结果:胎膜破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破与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结论:胎膜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并可增加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对不同孕周胎膜破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以期减少母婴并发症。

  • 标签: 胎膜早破 难产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目的:研究脑血管人急性期应激状态机制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血管194例心电图、心肌酶、血压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脑血管人急性期(发病48h之内)心电图发生改变,血压、心肌酶、血糖和外周血白细胞均增高。结论:积极调控急性脑血管病人应激反应,对于提高脑血管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血管病 急性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晚期胎膜破产妇中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160例晚期胎膜破产妇进行研究,研究时限: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所有产妇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和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各80例。将两组干预后妊娠结局、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产妇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医疗费用明显少(P<0.05);相比于对照组(8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5%)高(P<0.05)结论:给予胎膜破产妇临床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母婴结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身体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晚期胎膜早破 临床护理路径 分娩结局
  • 简介:血栓性微血管(ThromboticMicroangiopathes,TMA)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和HELLP(HemolysisElevatedLiverEmzymesandLowPlatelets)综合征.

  • 标签: 微血管病 血栓性微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观察护理对胎膜破产妇生产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112例足月和近足月胎膜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予对照组产妇以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程观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生产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观察护理干预可增加胎膜破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应该在胎膜破产妇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胎膜早破 产程观察护理 生产结局 分娩方式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女,25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5小时于2000年9月4日来诊.腹痛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无发热、腹泻.前1天因"全身皮疹、腹痛、呕吐"来本院皮肤科就诊,经处理后好转出院.20天前于本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无不适.体检:T36.8℃、R20次/分、P80次/分、BP14/8kPa,神志清醒,心肺体查无异常,腹软,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无压痛.血常规WBC14.1×109/L、分叶68.4%.初步诊断为"腹痛查因:急性胃炎?".予抗炎、解痉处理约12小时,症状无明显缓解.后因发现胸部及四肢又有少量新出现皮疹,考虑为腹型荨麻疹.经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维丁胶性钙、克敏能等处理,症状消失出院.一周后回院随诊,腹痛未再发作.

  • 标签: 例报告 腹痛表现 荨麻疹例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老年人急性脑血管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急性脑血管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2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组38例,死亡90例,两组病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疾病以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首发衰竭器官以心肺为最多。结论:为降低老年人急性脑血管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应加强急救护理,预见性观察、监测重要器官,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血管意外在发病机制上与心血管有着许多相同基础,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发病时心电图常出现一定程度改变。本文就24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入院24小时内所记录心电图改变做出如下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0例均为本院1997年8月至1999年8月住院病人。其中男175例,女65例,平均年龄63.5岁(38~81岁)。脑出血51例,脑栓塞25例,脑血栓形成130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分析 脑血栓形成 心血管病变 发病机制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43岁,5年前开始感上腹部隐痛,空腹痛明显,进食或用手按压上腹部疼痛可缓解,痛时有返气嗳酸,疑为胃炎,服食胃得乐、654-2片,可止痛.无呕血及黑便,于2001年3月6日来院作X光钡餐检查,诊断胃窦部结节状肿瘤,建议作纤维胃镜检查,拟为胃窦部2.5cm×2cm结节状隆起,表面充血,诊断胃肿瘤性质待查收住院.

  • 标签: 瘤例 胃窦血管 血管瘤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诊治儿童传单49例临床资料。结果:传单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外,肝肿大(82%),鼻塞(49%)和双眼睑水肿(29%)较多见;传单肝功改变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各年龄组传单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早期检测EBV-IgM总体阳性率为86%,发生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需提高对本病认识以早期诊断。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结论:高压氧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减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在骨伤患者血管疾患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彩色多谱勒超声25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超声阳性诊断190例(75.1%),其中检查椎动脉117例、下肢动脉55例、下肢静脉64例、上肢动脉11例、上肢静脉6例,其病变阳性率分别为77.8%、76.3%、79.7%、36.3%和33.3%。结论:超声对椎动脉及下肢血管疾患阳性诊断率较高,对上肢血管疾患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 标签: 彩色多谱勒超声 骨伤患者 血管疾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症状改善状况,并对其症状改善情况和预后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择取2012-2015年入住我院44例患有心肌病患者为对象,(患者签署同意参加实验协议)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型心肌病有12例,肥厚型心肌病有18例,同时兼有高血压患者有3例),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肥厚型心肌病有21例,心律失常型心肌病有9例),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预后影响。结果采用整体护理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有效治愈率和心电图及症状改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愈后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预后影响比较大。结论整体护理护理措施能有效且明显改善心肌病患者病症情况,同时对所有患者预后治疗和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具有推广应用资格。

  • 标签: 心肌病 整体护理 预后影响 症状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与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临床价值分析,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采用抽取末梢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采用抽取静脉方式进行检验,探究检验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经过血常规检验后相关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抽取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指标结果,从而促进治疗,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64例急诊肺部感染者进行病原体及药敏情况分析,以期指导对急、门诊肺炎抗菌素应用.方法:对我院急诊室、急诊病房1998~2001年3年间64例急诊肺部感染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细菌59株,其中G+球菌14株占23.3%,G-杆菌45株占76.3%,真菌5株.共培养出致病菌22种,G+球菌5种,G-杆菌15种,真菌2种.结论:急诊肺部感染中老年人且有基础疾病者以G-杆菌为主,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泰能、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新型喹诺酮类敏感率高;对青壮年者以G+球菌多见,对万古霉素、青霉素、第一/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大环内酯类较敏感.其中以头孢他啶对各种细菌敏感度高(除肠球菌及耐甲氧球金葡菌外),不失为急诊肺炎首选药物.

  • 标签: 肺部感染 病原体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急诊科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轻度认知障碍神经心理学特征基础上,并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尼膜同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0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缺血性脑血管者160例为研究组,及同期社区中无认知功能减退主述个体40例为对照组,按MoCA评估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尼莫同组137例及常规组6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以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尼莫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同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均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运用Mo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两月、四月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与MoCA检测,其中MoCA检出率为72.5%,其显著高于MMSE检出率46.5%,两项检测间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两个月后,患者执行能力得分最低,且尼莫同组患者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个月后,两组患者得分均得到了改善,尼莫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改善程度最显著是注意力和计算力、视空间和执行功能。结论MoCA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MoCA有着高敏感性以及高检出率,可以筛查出MMSE所遗漏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且采用尼莫同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认知障碍。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障碍 尼膜同
  • 简介: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同,本文介绍本科亚低温治疗实施方案,和按方案实施重型颅脑损伤急救,证明本方案切实可行。本次临床工作中选用SjO2(颈静脉氧饱和度),AJDO2(动静脉氧含量差),AJDL(动静脉乳酸浓度差)和rSO2(局部脑氧饱和度)等脑氧和代谢方面的监护,虽初次使用也取得成功。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氧饱和度 颈静脉 实施方案 动静脉
  • 简介:目的:评价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与良性肺部疾病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经病理确诊56例肺癌、41例良性肺部疾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含量.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测定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NSE、CYFRA21-1对肺癌敏感性分别为51.79%、44.64%、55.36%,特异性分别为92.96%、90.14%、88.73%;CEA、NSE、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86%和94.37%.结论:CEA、NSE、CYFRA21-1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明显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有助于肺癌预测和鉴别诊断.

  • 标签: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21-1 联合检测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