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前后缘的压缩高度、伤椎Cobbs角、椎管占位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治疗,采取切开减压椎弓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实施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各26例,观察比较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手术疗效优良23例(88.5%),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7.7%);对照组手术疗效优良16例(61.5%),并发症发生8例(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优于内固定术,体现在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推荐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6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临床资料,均进行急诊手术,采用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后3-6周均全部痊愈,其中28例恢复优,占77.8%,恢复良好6例,占16.7%,可1例,占2.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术后1例患者发生轻度肘内翻畸形,无针道感染、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第4周与第8周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胃壁固定技术,再扩大胃造瘘口,置入更大直径胃造瘘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选择有PEG指征的60例患者,先行胃壁固定术,根据扩大胃造瘘口的术式随机分为A、B、C三组,采用胃造瘘套件穿刺针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A组,采用5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B组,采用10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胃造瘘操作时间、患者术前1d与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营养指标。结果A组及B组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C组术后出现造瘘口渗漏及造瘘口周围炎1例;三组实验操作时间比较,A组操作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组术后第1天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营养指标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胃壁固定术,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胃造瘘管经腹壁直接置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经胃造瘘管输注营养物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A组更安全、操作时间更短,适合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外固定架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伤肢的功能康复进展程度、配合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个性化的护理康复计划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评定患者自我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其效果。结果: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FIM评分分别为62.70±7.1、75.7±3.9、89.3±5.6分,对照组FIM评分分别为45.50±4.5、63.2±5.2、80.3±6.2分.实验组评分在相对应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架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将其均分两组,就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42)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n=42)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Harris关节评分优良率方面分析,对照组为76.19%,观察组为97.62%,实验差异经X2检验,证明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6%,23.80%,组间差异明显,经X2检验,证明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对术后发生呼衰的预防及改善。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48例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早期组(n=24)与晚期组(n=24),早期组手术时机<72h,晚期组手术时间>72h,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胸管留置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呼吸衰竭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与晚期组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胸管留置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晚期组呼吸衰竭发生率4.17%低于早期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时,晚期手术可有效预防术后发生呼衰,不会导致患者康复受到不良影响,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普通解剖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比较两种钢板生物力学优劣。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剖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给予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进行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K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强度,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生物力学优劣。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6月、12月K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膝关节强度检查,研究组患者术后胫骨平台塌陷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21.8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坚强,生物力学特性优于普通解剖钢板。结论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生物力学特性优于普通解剖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具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在我院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应用超声刀结合滴水双极电凝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普通双极电凝镊对照1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传统结扎方法对照2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枚数、术后1天、7天、1月、3月甲状旁腺素水平和血钙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1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2组患者比较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研究组术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枚数较参对照2组多,P<0.05,与对照1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1组患者的18.5%和对照2组的38.5%,P<0.05。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保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
简介:目的:观察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治疗常见急性疼痛24h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将急诊疼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氨酚曲马多1片,1片/12h;B组25例予双氯芬酸钠1片,1片/24h;C组32例予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24h,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1)A、B、C组用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9±1.32)分、(3.56±1.29)分、(2.59±0.67)分;(2)A、B、C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55%和63%、52%和48%、59%和66%;(3)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3.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均可消失.结论:氨酚曲马多治疗常见急性疼痛与双氯芬酸钠相比起效快、显效率高;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起效快,持续镇痛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