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首次接受 I清除残留甲状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 I治疗以清除甲状腺残留组织,并辅以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支持、疼痛管理、不良反应预防等。通过比较护理前后的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相关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和治疗满意度,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下降,疼痛等疾病症状评分亦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从护理前的26.19%降低至7.14%,患者满意度从66.67%提升至95.23%,以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进行首次 I治疗清除残留甲状腺时实施专业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治疗满意度,护理和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评估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医院行Ⅰ类切口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行Ⅰ类切口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干预后组。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监测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感染风险指标,设计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感染风险评估调查表,评估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感染风险,比较两组手术部位感染风险评估依从率、评估完整率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干预后组手术部位感染风险评估依从率、评估完整率均高于干预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适应证预防用药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组术后预防用药优于干预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评估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强化了合理用药责任意识,规范了预防用药行为,减少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使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更加规范和个体化。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CT引导125 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护理效果。方法:采集期间设置在2023.8~2024.8时间段200例胰腺癌患者资料,依据常规护理和专科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100患者,并将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数据后疼痛缓解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形成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更换肝素帽在I期临床试验PK采血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入选者为临床药物试验受试者均于2019年2月-2020年期间选入,共2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A组及试验B组,其中试验A组施行改良方法,试验B组采取常规注射器(5ml)碘伏消毒后进行PK血,每组各100例。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由采取采血后溶血率数据方面上可见,试验A组相比较试验B组较低(P<0.05)。由采血点时间偏离情况数据方面上可见,试验A组相比较试验B组较低(P<0.05)。结论:于PK血期间,采取肝素帽更换,能够对血标本溶血率予以大大降低,同时可对 PK血采集时间予以降低,且能够对临床试验中PK血采集时间的偏离最大限度降低,从而对临床药物试验PK血标本质量予以较好的提升。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的延续性护理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 I治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12月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 I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12月的患者为干预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常规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干预的延续性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出院后第1个月末、第6个月末、第12个月末服药依存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实施家庭干预护理后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情绪角色功能、精力及总体健康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干预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ultiple endocrine ne0plasia,MEN)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机体先后或同时发生2个或2个以上不同的内分泌肿瘤或增生,主要表现为功能亢进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多采用放射性131I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但治疗中存在多种并发症,部分患者伴随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