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做好职业防护,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登记上报的21例职业暴露急诊护士进行人群分布、暴露方式及部位、暴露环节、暴露源种类等分析。结果 21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急诊护士中,护士职称12例(57.14%),其中以工作年限1-5年的低年资护士最多(9例,42.85%);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19例,90.48%);暴露部位主要是手指及手部(20例,95.24%);最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是医疗锐器物处理(6例,28.57%),其次为采集血标本(5例,23.81%);最常见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是乙肝(6例,28.57%);21例急诊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立即采取了局部紧急处置和相关汇报登记,根据情况对暴露护士给予预防用药,追踪检测未发生相关职业暴露感染。结论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针刺伤和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急诊护士所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医院及科室应加强对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其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的现状,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教育。方法选择2002~2003年在上海瑞金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大专和中专生122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对物理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生物性损伤因素的自我防护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2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结果显示:①92.5%的护生有过锐器损伤的经历,受伤后仅有29名查阅了病历,其中3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阳性;②在接触危险性化学物品时。34.1%的护生自觉戴手套;③接触污染性体液时,73.3%的护生会戴手套。结论护生对锐器伤和化学性损伤的防护不够,对生物损伤的防护措施较好。为避免护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在她们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系统的岗前职业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校方应积极落实管理阶层规范操作的规章制度;增设学生职业受伤管理条例;提高护理器材的安全性能。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目前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的现状,分析护理风险发生原因并同期提出风险管理防范对策,降低儿[ly07121]科护理风险发生率,保障患儿健康。方法:研究时段集中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回顾性分析该时段内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110例,收集患儿临床基本情况及治疗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各类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析发生原因并针对性提出防范方案,观察干预效果。结果:经调查分析,纳入110例住院患儿中,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6.36%,其中主要护理风险发生原因分析得知,主要原因包括:意外伤害(3例,16.67%)、病情观察不及时(3例,16.67%)、药物使用问题(3例,16.67%)、利器割伤(4例,22.22%)、坠床(5例,27.78%)。结论:针对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意外伤害防范、病情观察及时性、药物使用规范性、利器安全管理和坠床预防,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儿科护理中,大部分风险事件可进行人为干预,因此,建议在未来的儿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监测和干预,提高责任意识,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最大程度保障患儿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