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型生物标志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生物标志的特点和分类,然后分析了新型生物标志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领域,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最后,本文总结了新型生物标志在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和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对于促进新型生物标志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型生物标志物 疾病诊断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常见肿瘤标志检测在临床恶性肿瘤中辅助诊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某肿瘤专科医院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囊癌,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不佳,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生物标志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特定的生物标志可能成为胆囊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关键。本文旨在综述胆囊癌早期诊断标志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标志在预后判断中的潜在价值。

  • 标签: 胆囊癌 早期诊断 标志物 筛选 预后判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护理要点。方法:运用抽样调查法从2020年1月到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肌损伤标志诊断的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损伤标志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其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并寻找早期诊断肾小管损伤的生物标志,以期为DN的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并分析了DN患者的临床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肾小管损伤相关指标。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分析等,深入探讨了D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此外,我们还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验证,筛选并验证了可能作为DN肾小管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生物分子。结果:研究发现,D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长期的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蛋白尿、炎症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障碍是DN肾小管损伤的主要病理特征。在早期诊断标志方面,我们筛选出了多个与DN肾小管损伤密切相关的生物分子,如尿转铁蛋白(UTRF)、铜蓝蛋白(CP)以及新型脂肪因子Metrnl等。这些生物分子在DN早期阶段即出现异常表达,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D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并筛选出多个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这些成果为DN的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DN的发病机制,探索更多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和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DN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损伤 损伤机制 早期诊断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血清肿瘤标志升高受检者行PET/CT显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血清肿瘤标志升高而常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病灶的受检者按1:1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参考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情绪和记忆功能、生活质量自我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改善受检者生活质量,尤其是在情绪和记忆功能方面、生活质量自我评价方面。

  • 标签: 整体护理 PET/CT 生活质量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结局回溯性教育在首次体检肿瘤标志阳性的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于我院体检科行健康体检且首次检出血清肿瘤标记阳性的102名老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体检登记尾号为双号者的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体检常规延伸护理,体检登记尾号为单号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结局回溯性教育。比较2组干预后的焦虑情绪、肿瘤标志体检知识掌握情况、后续诊查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肿瘤标志知识掌握度、后续诊查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将结局回溯性教育应用于首次体检肿瘤标志阳性的老年人群中,可减轻老年体检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对肿瘤标志知识掌握度及后续诊查依从性。

  • 标签: 老年体检者 梧桐模式 体检时间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应用多种肿瘤标志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结直肠癌患者、23例直肠良性疾病者、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纳入恶性组、良性组、健康组,全部进行12种常见肿瘤标志蛋白芯片的诊断,比较三组阳性率及12种肿瘤指标的阳性率。结果:三组阳性率对比,恶性组70.59%(36/51),良性组21.74%(5/23),健康组3.33%(1/30),三组间均具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芯片诊断
  • 简介:如果把皮肤比喻为人的性格,那么最难缠的就是过于敏感的人,敏感性皮肤对所有的一切都那么难适应,动不动就会皮肤脱屑,出现红斑或湿疹、皮疹,感觉有发烫、烧灼、针刺或瘙痒等。根据皮肤科医师的说法,医学上并没有所谓“敏感性皮肤”这样的病名,

  • 标签: 敏感性皮肤 皮肤护理 手册 皮肤科医师 皮肤脱屑
  • 简介:六至十二岁年龄阶段,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父母反映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恼火的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头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 标签: 孩子 唠叨 母爱 心理发展 行为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中构建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作用。方法:对象以40名神经外科专家为例,通过建立敏感性护理指标体系,并经二轮专家学者函询后,对构建流程及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进而解析专家学者心态、意见的协同统一性、威信程度等。结论为:本组函询问题的第一轮回收率百分之一百点零,内容填写完善率百分之一百点零;第二轮回收率100.0%,填写完整度97.0%。第一轮专家函询CV、Kendall’W等均>于第二轮,而权威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治疗在老年骨髋骨折合并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受移植骨折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循证治疗。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理念,构建急性脑卒中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并对指标应用效果予以测评。方法:该研究是顺利进行,需以循证理论为依据,借助专家询问法等多种方式,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建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性指标,确保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依据量表相关流程开展工作,并对最终结果予以统计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高发性病症,而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敏感性指标的效果显著、优势明显,可在提升专科护理质量的根本上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予以检测,过程中更应该将敏感性指标作为重点,需对其可行性进行对分析,继而确保护理措施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并对护理质量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专科护理 护理质量 循证构建 敏感性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评价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工具,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儿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现状,包括指标的构建、应用及评价。研究表明,儿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日益完善,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指标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仍需进一步提高。未来研究应关注指标的动态更新、本土化应用以及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以持续改进儿科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儿科 进展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诊断技术,可提供24h内上百次血压测量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及药物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可靠数据。我院选用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护仪,该设备操作简单、仪器小、重量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小,使患者更容易快速熟悉和操作。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测量 血压监护仪 诊断技术 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